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柴胡剂方证

1.少阳病脉证治概论

 所谓少阳,是个小阳,主春天,和风细雨,万物生长,不能过热过寒。在人体中,少阳者,胆也,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胆者,中正之官,决出焉,调节五脏六腑,遇事果断,此谓有胆有识,故《内经》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手少阳三焦,为气机、水液运行之通道,主气机升降出入。因此,少阳主枢,为人身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其功能失调,就会引起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水液运行障碍。

 在三阳经中,少阳为枢,太阳为开、为表,阳明为合为里;在六经中,三阳为开、为表,三阴为合、为里。因此,少阳又称为半表半里。少阳舒展,三阳才得开泰,六经阴阳才能调和。少阳抑郁,必致表里不调、阴阳失和、气机升降乖乱。少阳虽小,内寓相火,有君火助威,有命门之火为后盾,三阳缺它不可,六经无它不行。临床上,太阳与少阳、阳明与少阳、三阳经合并、并病者常见同时少阳病所致阴阳失和、气机不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因此,少阳病远远超越了我们临床所见,许多不明言状的疾病,或辨证不准的疑难病,皆可从少阳而论

 肝胆相照,肝胆合体。在五行中,肝胆均属木,胆为甲木、为阳,肝为乙木、为阴,阴阳相抱,两者互为表里。在人中肝主疏泄主升发调节情志分泌胆汁,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胆主降排泄胆汁,两者升降相因。在六气中,胆主火,肝主风。火性炎上,风和日丽。正常生理,火不能过亢,亢则害,壮火食气;火亦不能过悲否则少阳之火上炎,就会出现烦躁、亢奋、失眠难安、口干口苦、头晕目眩,甚则惊狂胆大妄为胆火过悲,就会心惊胆颤、心悸怔忡、胆小如鼠。和风细雨,万物生长;在人体,则为肝气条达,气机和畅。自然界无风,则万物死机;在人体则肝气郁结,情志不畅郁闷寡欢木郁克土默默不食木郁气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树大,风性善动,风动木摇;在人体就会出现肝风内动,,头晕目眩等病证,即诸风掉眩。正如《金匮要略》所说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胆虽小而力却强,胆能统领十二经,帅前有斩关夺门之威,百战百胜,立于不败之地。人身有三火君火、相火、命门之火。君火虎威在前,君明则天下安;命门之火在后,深藏不露,为生命之本;少阳为相火,依赖君火和命门之火,前仗君火之虎威,后依龙宫中命门之火作后盾,少阳摇旗呐喊,谋略决断,协调五脏六腑,运行气血津液。正常生理情况下,少阳之火旺,则胆汁收藏、排泄有常,肝主疏泄有度,中焦脾胃升降功能正常。胆寒郁结,胆汁排泄失常,郁积不降,而致上逆,临床不会出现胆结石、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病变,还会胆气不降肝气不升气机郁滞胸胁痞满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脘腹胀满、嗳气不舒等病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毗眼外角瞳子髎,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窝直行脉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有三个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篇曰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凡少阳胆经所过之处发生病变,均要从少阳胆经找病。

《伤寒论》曰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为少阳经表证的证治法。又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病因病机是邪气侵犯胆腑,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枢机不利。少阳属半表半里,无论少阳经表证或少阳胆腑为病,均以和解为法,小柴胡汤为其代表方。

禁汗、吐、下法,若逆此三禁,必助长胆火,耗伤正气,可能发生坏变。如《伤寒论》曰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惊而悸;又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以上条文,仲景指出了少阳病不能用汗、吐、下三法,并指出了使用上述误法的各种变证。因此和解少阳为少阳经表证、腑证或经腑同病的定法,小柴胡汤为其主方,脉弦细为小柴胡汤主脉。但也要知常达变,临床中常见少阳经虚,邪气长期不解,有症状不见脉象者,这往往要考虑少阳与它经合病或并病,最常见的有与太阴、少阴合或并病,此时合病合方,方能凑效。

2.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出自仲景《伤寒论杂病论》,其方证论述原文共有21其中《伤寒论》中有18条,《金匮要略》中有3现论述于下。

1原文

《伤寒论》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伤寒论》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己,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伤寒论》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小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论》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论》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为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论》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伤寒论》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论》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伤寒论》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者,以下解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小柴胡汤。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病大便难,何谓也?……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

2原方组成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根据1981年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大司农铜权折算,汉代一两约为当今15.625g,取其整数15g。又据其相关文物计算,汉代一斗相当于今之2000ml,一升为200ml一升半夏为今之130g。汉代1斤,为今之16两。

小柴胡汤原方剂量柴胡120g,黄芩45g,人参45g,半夏65g,生姜45g,炙甘草45g,大枣12枚。

煎服方法加水2400ml,煮取1200ml,去渣,煮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3注意事项

本方柴胡用量很大,约为今之120g,为君药。黄芩、人参、生姜、炙甘草均为45g,柴胡与它们的比例为8:3;半夏为65g,约为柴胡的一半,古时均为生用用热水洗涤数次,洗去表面稠物,除去对咽喉的毒性。根据临床需要,整方用量减少,一定注意药物之间的比例,否则,小柴胡汤了,或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本方加水2400ml,分2次煎煮,第一次煎去一半水,取液1200ml,再去渣,又煮药液,最后取药液600ml,分3次服,每次200ml每日1剂。

2400ml水第一次煎煮去一半水,煎煮时间至少在1小时以上。为什么要煎这么长时间?分析原因可能是用大量柴胡需久煎,久煎柴胡,是祛其轻轻上发之气减其升发之性,而留其浊味,以降少阳胆气清泄少阳邪热。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柴胡用量都为半斤,煎煮法都一样,临证使用大剂量柴胡须注意。同时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都有生半夏,此药有毒亦需久煎,而且还有生姜,以解半夏之毒。仲景的其4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都有生半夏,加水一斗2000ml,煎取61200ml,煎煮时间都较长,可见上述方久煎是有深义的。去渣后再煎煮药液,从1200ml600ml,也要大约半小时。所以,本方2次煎煮时间1.5小时。去渣后再煎煮药液,是因诸方为和解剂,煎煮药液是调和诸药,以协同发挥各药作用,团结协调,此仲景和解法方剂使用之特色。

 4临床用量煎服法

  药物剂量以成人用量为例分为小剂、中剂和重剂,以50kg体重为标准,小儿按体重折减。重剂主要用于解少阳之热邪,即用于发热;中剂主要用于和解少阳;小剂主要用于调畅气机,疏利三焦。临床中剂使用最多。

重剂:柴胡125g,黄芩45g,生半夏或法半夏65g,党参或人参45g,生姜45g,大枣12,炙甘草45g

中剂: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或法半夏)35g,党参或人参30g,生姜30g,大枣10枚,炙甘草30g

小剂:柴胡45g,黄芩16g,生半夏(或法半夏)25g党参或人参20g生姜20g大枣8炙甘草20g

使用生半夏,需用热水冲洗去掉其表面的性物质,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加水16小碗,约2000ml,将药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再煎煮半小时,分6次温服,每天3次。至于服法是21剂或每日1剂,则根据患体质强弱,疾病的缓急、轻重而定。体质强,病情急重,则加水减量,遵上法煎煮,每日1,分3次服;反之,则分6次服,每天3次,21剂。

5方解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大枣生姜炙甘草7味组成。其中柴胡用量大,原方为半斤,为本方主药《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配黄芩,加强清热除烦之功;配半夏、生姜止呕和胃;配党参、大枣、炙甘草健胃气补中气,使气血有生化之源。本方具有清解少阳邪热宣通上下三焦之气结健胃生津,扶正祛邪的功能。因此,小柴胡汤为解热剂、行气散结剂、扶正祛邪剂。

6)功用及主治

 参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小柴胡汤的论述,可将其临床主治归纳如下。

少阳位居表之内,里之外,半表半里,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涉及广大的胸腹腔。其病变影响上下三焦多个脏腑,因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表邪不解,或误汗、误下,或正气虚衰致邪入少阳,正邪交争于胸胁之间,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少阳证四大主

·小柴胡汤为解热剂,善解少阳之热邪,正邪交争,常表现寒热往来。半表半里之邪热外不能达表,内不能入里,因此常表现诸多孔窍的热性病变,临床以口苦,咽干,目眩,目赤,小便难,大便难,肛门肿痛为特征。

·小柴胡汤不为解热剂,亦是健胃、气血生化剂,有扶正祛邪之功。常常用于表证误汗、误下,传于少阳,或小儿年老体弱者妇人经水适来或正值断经或产后体虚等感邪而表现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既能健胃生津补益中气,又能宣通上下三焦之气滞、热郁。因此,既治大便溏,又治大便难。

   · 少阳位居半表半里,病变涉及多个脏腑,但主要为胸胁心下,以肝胆胃为病变中心,临床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气结,胆胃不和,胃失和降为病理改变。

·本方中柴胡善治胸胁胃肠结气,因此可治气滞之胸腹诸痛。

·小柴胡汤还治邪居少阳,郁而发黄者,临床又用于治疗邪居半表半里之黄疸。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指明了使用小柴胡汤的原则,临床上凡具备柴胡证四大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一,见脉弦细或伴乏力等气血津液亏虚表现者,均可放心使用本方,说明小柴胡汤运用甚广。但临证中,也有脉象与小柴胡汤主脉不符者,如231条的脉浮、266条的脉沉紧。前者指出了表证刚入半表半里,脉仍浮,但临床主要表现为少阳证;后者指出了邪气已入半表半里,邪气已较深,脉沉紧,没用吐下法,邪气还没进一步入里,临证还是表现为少阳证,仍要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此两条仲景给我们明示了,临床中使用本方要知常达变,在脉证不相符时,有时舍脉从证,有时舍证从脉。

 综上所述:本方具有解少阳邪热疏利三焦气机调畅气血和胃止呕健胃生津等功能。广泛用于恶寒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心悸怔忡,恶心呕吐,咳嗽气促,胸胁胀满,腹痛腹泻,大便干燥,小便不利,黄疸等病。如伤寒论96条原方证加减应用指出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协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二两。以上明示了小柴胡汤药证加减变化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7临床

 脏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六经亦是一个统一整体。 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合,少阳为三阳之枢,为半表半里 因此,少阳病可与太阳病、阳明病合病或并病。少阳之经气,主要来源于太阴的水谷精微,以及少阴肾中的阳气,当太阴虚衰或少阴阳气不足时,少阳常虚,易感外邪,或少阳之邪长期携带不解,临床中少阳与太阴、少阳与少阴合病或并病者屡见不鲜。手少阳三焦又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少阳为病,往往又兼有气、血、水液为患,因此本方临床多种加减变化。小柴胡汤单用或合方使用,临床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历代有很多名医,使用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有一张小柴胡打天下之美誉。

·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小柴胡汤证高热口渴,心烦者用于外感高热肺炎发热牙龈炎等。

·小柴胡汤加芒硝小柴胡汤证潮热者用于外感发热,少阳阳明合病胸胁满痛,恶心呕吐阳明里证潮热,大便难等,现代疾病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不全性肠梗阻等亦可用之伤寒论104条论述了伤寒十三日不解,是论述外感时间最长的条文,外邪从太阳已入少阳,为少阳病,故胸胁满而呕,本是小柴胡汤证,应用和解法。可医者用下法,使邪入里,转属阳明,故有潮热。此时,治之先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后再用柴胡加芒硝汤。因先用了小柴胡汤,少阳证已不甚,故只取小柴胡汤三分之一量加芒硝二两。芒硝又名硝石,《神农本草经》曰:芒硝味苦,寒。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功效与大黄相似。芒硝与大黄均苦寒之药有泻下,荡涤胃肠积热,推陈致新但芒硝长于泻热,大黄长于荡涤肠中屎积聚。因本条所述为阳明潮热,而无肠中屎、不大便等肠腑积聚之证,故仲景用芒硝而不用大黄。对于芒硝泻阳明里热作用,郝万山教授曾很形象地指出麻黄长于发皮肤之汗,芒硝长于发肠管之汗

    ·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少阳阳明并病发热,口渴,汗出,乏力,不思饮食者。用于外感发热虚人产后感冒腮腺炎等。

·小柴胡合桑菊饮少阳阳明并病,发热,汗出,咳嗽,咯脓痰,咽喉疼痛,乏力,不思饮食者。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等。

·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太阳病转属少阳者,高热恶寒,无汗,清涕,鼻塞,颈强痛,肩背痛者。用于感冒颈椎病肩周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三阳合病并少阴病者,颈强痛,怕冷,肩背冷痛,无汗恶风,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干燥或稀溏,嗜睡乏力,脉沉细等。用于体虚感冒颈椎病肩周炎等。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用于梅尼埃病,抑郁症,失眠症,神经症心悸怔忡等。

·小柴胡汤合麦门冬汤治疗咽喉疼痛,口干口苦,咳嗽少痰者。用于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小柴胡汤合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转属少阳证,即太阳少阳并病,发热,汗出,恶风,身体关节疼痛。用于外感关节炎等。

·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少阳阳明合病,胁下满痛,心下疼痛按之盛,咳嗽气喘,咯脓痰者。用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胃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

·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少阳厥阴合病,两胁满痛,心下疼,干呕,头晕头痛者。用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胃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

·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少阳阳明湿热证,口苦口干,目眩,两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乏力,不思饮食,大便干结者。用于各种肝炎胆囊炎黄疸重者。

·小柴胡汤合茵陈五苓散少阳太阴合病,目黄,身黄,发热,小便黄、色,小便量少者。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者。

·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逍遥散少阳证兼水饮血瘀者,头晕头痛,妇人月经不调,乳房疼痛,乳房包块等。用于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脑梗塞闭经月经过多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小柴胡汤合桂枝新加汤治疗虚人外感,身体疼痛者。用于产后、老人体弱者外感疾病,乏力,不思饮食身体疼痛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两胁痛,口干口苦,不思饮食,月经不调,痛经者。用于肝炎综合征肝硬化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

·小柴胡汤合猪苓汤少阳阳明蓄水证,口干口苦,渴而欲饮,小便黄赤,小腹隐痛,白带黄者。用于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盆腔炎等。

·小柴胡汤合四妙散加金钱草海金沙尿频,尿急,尿痛者。用于急性尿路感染秘尿系结石等。

·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口干口苦,不思饮食,乏力,胁满,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者。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复发性口腔炎急慢性咽喉慢性直肠炎等。

·小柴胡加大黄汤少阳阳明并病,口干口苦,乏力,不思饮食,胸胁满,大便难。用于便秘急慢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小柴胡汤合橘子姜汤少阳证,口干口苦,两胁满痛,心下胀满,嗳气则减,不思饮食,大便干燥。用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功能紊乱等。

·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四逆散胸胁满痛,心痛胸痹,心悸,乳房疼痛包块,少腹包块,腹痛,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用于乳腺增生症、冠心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闭经等。

·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不思饮食,口干口苦,大便溏。用于慢性胃炎肠道功能紊乱者。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口干口苦,不思饮食,两胁满,心下胀痛,嗳气吞酸等。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胃炎胃下垂等。

·小柴胡汤合栀子豉汤口干口苦,心烦失眠

·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少阳太阴并病,腹痛腹泻。用于急慢性肠炎里急后重者。

·小柴胡汤合麻子仁丸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等。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少阳证兼痰饮气郁者,咽中不适,如有异物,咳嗽咯痰,恶心欲呕者。用于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小柴胡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阳少阴合病者,见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右胁满痛,背冷足寒,嗜睡乏力,脉沉细者。用于阳虚感冒兼少阳证慢性胆囊炎乳腺增生等。

·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少阳病兼血虚者,见口干口苦,行腹痛,头晕头痛,月经量少。用于血虚感冒月经不调痛经失眠等。

·小柴胡汤合小青龙汤太阳少阳合病兼水饮内停者,见恶寒发热,咳喘,咯白色痰,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干燥或稀溏,乏力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小柴胡汤合小青龙汤金匮肾气丸太阳少阳少阴合病见反复咳喘数年,咯稠痰,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干燥,口渴欲饮,小便频繁以夜间为甚,双下肢水肿等。用于慢性支气管肺气肿肺心病等。

8)临床验案

【案一】牙龈肿痛

,男,53岁,本院职工2017813日初诊。

 刻诊:自诉口腔左侧有智齿,每年都会牙龈肿痛1周前出现左侧智齿疼痛,逐渐加重至左侧齿龈红肿热痛,服用头孢类、红霉素等抗生素,时好时坏,遂寻求中药治疗。诊时见左侧齿龈红肿,张口困难,舌红,苔薄微黄,手摸左侧面部发热,口干口苦,欲饮,右脉浮滑左脉弦细数。

诊断:少阳阳明合病(西医诊断为牙周炎)。

处方: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

柴胡90g,黄芩30g,党参30g,生半夏40g,生姜30g,大枣12枚,炙甘草30g,生石膏打粉150g,知母60g

上方加水15小碗2000ml1小时,中火煎1小时,去渣,再煮30分钟,分多次温服,每日1。共服3剂,诸症消失而愈。

【案二】腹胀

,男,44岁,仪陇赛金场镇人20181010日初诊。

刻诊:1年前出现腹部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燥不爽,矢气多,排气后稍减,随即又胀,不思饮食,神差乏力,腹部发冷。肠镜检查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经多方中西医治疗用药不详,效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少阳太阴少阴合病(西医诊断为肠道功能紊乱)。

处方:小柴胡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党参30g,生姜90g,大枣12枚,炙甘草30g,生半夏50g,厚朴90g,生麻黄30g,北细辛30g,蒸附片30g

上方加水15小碗,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分6次温服,每3次。3剂。

上方服3剂后,诸症大为减轻,腹胀满大减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大便每日1行,排气减少。后复诊,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又3剂,诸症消失而愈。

【案三 胃痛

,男,48岁,住仪陇新政镇20181129日初诊。

刻诊:半年前,出现胃脘胀痛,伴呃逆,失眠,夜间易醒。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窦炎,服西药治疗用药不详,时好时坏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患者自诉上腹胀痛烧灼,呃逆反酸,失眠每晚睡23小时,易醒,口干口苦,舌质淡红苔薄黄,左脉弦细,右脉寸浮,关尺部弱。

中医诊断:阳明少阳太阴合病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神经功能紊乱。

处方:黄连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黄连30g,生半夏45g,桂枝尖30g,筠姜30g,党参30g,大枣12,炙甘草30g,柴胡65g,黄芩25g,生姜30g,酸枣仁30g,柏子仁20g

上方加水16小碗2000ml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煎煮30分钟,分6次温服,每3次,21剂。共3剂。

125日复诊,服上方3剂后,上腹胀痛减轻,呃逆反酸亦减轻,已能正常入睡,每晚睡8小时左右,中途不再醒。上方再进3剂,煎服法同前,服后诸症消失而愈。

【案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女,79岁,仪陇县赛金和平村人20181129日初诊。

刻诊:2月前,患者背部及两胁下、腹部患红色疱疹,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后疱疹消失,但仍感烧灼疼痛,经中西治疗无效西药用阿昔洛韦,今日来院求中医治疗。见背部、两胁下及腹部疱疹消失,皮肤呈深褐色,患者自诉局部烧灼疼痛,口干口苦,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诊断:太阳阳明少阳合病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处方:大青龙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生麻黄30g,桂枝尖30g,生姜30g,大枣12,炙甘草30g,生石膏65g,杏仁15g,连翘30g,赤小豆50g,桑白皮30g,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45g,党参30g

上方加水13小碗1500ml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分6次温服,每3次,21剂。3剂。

上方服3剂后,于127日复诊,烧灼疼痛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原方加麻黄附子细辛麻黄30g,北细辛30g,蒸附片30g,煎煮方法同前,分6次温服,每3次,21剂。4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案五】黄疸

 ,男,64岁,仪陇新政镇人。以目黄、身黄、小便黄1,于20181123日初诊。

刻诊:1周前患者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伴背心疼痛,在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肝内胆管多个结石、肝囊肿,住院治疗1周,无缓解。经人介绍来我处求中医治疗。诊时,两目、全身黄如橘色,小便亦黄,背心疼痛,无厌油腻,无厌食无乏力等表现,舌质淡红苔薄白,右脉浮大左脉弦细。经检查肝炎抗体阴性谷丙转氨酶625U/L,谷草转氨酶358U/L,总胆红素113.6mmol/L直接胆红素68.9mmol/L间接胆红素44.7mmol/L

中医诊断:太阳阳明少阳合病

西医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肝功能损害

处方:小柴胡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洗)35g,党参30g,大枣20g,炙甘草30g,生姜30g,麻黄20g,连翘30g,赤小豆50g,杏仁20g,桑白皮30g,金钱草30g延胡索30g,香附20g,郁金30g,茵陈60g

上方加水15小碗1800ml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并去上沫去渣,分6次温服,每3次,21剂。2剂。

1127服上方后,黄疸明显减轻,小便变淡黄,背心疼痛消失。继续原方加鸡矢藤、威灵仙、茯苓各30g,以加强除湿作用。煎服法同前,5剂。

128服上方后,目黄、身黄、小便黄明显减轻,自述夜尿多、每夜34次,泛吐清水,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少阳太阴少阴合病,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八味肾气丸加味

柴胡65g,黄芩25g,桂枝30g,筠姜30g,生牡蛎30g花粉45g,炙甘草30g,蒸附片30g,茯苓30g,干生地45g,淮山药30g,山茱萸45g丹皮30g,泽泻30g,金钱草30g延胡索30g,郁金30g,鸡矢藤30g,威灵仙30g煎服法同前,6剂。

1220日四服上方后,黄疸全部消退口吐涎沫大便溏等症减轻肝功能各指标均正常肝脏B超提示肝内胆管结石消除,肝囊肿大小约为1.9cmX1.1cm。继续用附子理中汤,补先后天之本。

【案六】咳嗽 

,男,62岁,仪陇县城人。以咳嗽1,于2019322日初诊。

刻诊:1年前,因感冒引起咳嗽,经中西药治疗缓解,后反复发作,咳嗽,咯痰不爽,每咳少许稠痰,咽喉不利。1月前,因感冒后加重,伴口干口苦,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经肺部 CT检查提示为双肺慢性感染,住院用抗生素、止咳化痰等治疗后,效不佳,仍咳嗽痰少,咯痰不爽,稠痰,咽喉不利如有异物,口干口苦,出院后求中医治疗。上述症状加重,伴背心发冷,夜尿频繁,舌质淡红苔少中间裂纹,左脉弦细沉,右脉沉细。

中医诊断:太阳少阳少阴合病

西医诊断双肺慢性感染

处方:小柴胡汤合小青龙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热水洗35g,生姜30g,大枣20g,党参30g,炙甘草30g,生麻黄30g,桂枝30g,白芍30g,筠姜45g,北细辛30g,五味子20g,蒸附片30g,干生地45g,淮山药45g,山茱萸30g,茯苓30g,泽泻30g丹皮30g,紫菀30g冬花30g,白果打碎20g

上方加水15小碗1600ml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水沸计时,去渣,分6次温服,每3次,21剂。4剂。

服上方4剂后,于43咳嗽减轻,能咳出泡沫痰,咳痰后咽喉爽利,有微汗出,夜尿减少,但不思饮食,大便稀溏。效不更方,原方减麻黄为15g,加炒白术30g,有理中汤意,加强温中健脾之功。再进4煎服法同前。

412咳嗽消失,睡眠、饮食、二便正常,临床治愈。后用中成药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再服1月,以健脾益肾,巩固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临证医案 第01期
辩证心悟---谈脾胃病中阴虚证的辨别运用
冯世纶教授临证实录(转帖) | 经方实验录 - 经方医学论坛(黄煌经方沙龙) - Powe...
(28)[转载]陈雁黎主任医师运用经方大柴胡汤临证经验
【《宋本/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原文释文
【李敏州经方医话】经方医话两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