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MU食堂笔记|正面管教-你真的会鼓励孩子吗?
编者按

我很开心地看到大家敞开心怀地讨论。一直就觉得没有完美的妈妈,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妈妈',但是愿意不断学习前进的妈妈一定会让孩子感觉棒棒的吧。


分享嘉宾
馨冉Tatiana

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家庭时光”家庭教育指导师

萨提亚模式亲子关系游戏引导师


本文整理自HMU食堂微课,为HMU第289篇原创文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正面管教是什么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PD)是一系列的书,是一套理念,一项训练,它鼓励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赋能的关系。它教给成人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去提升与孩子的关系,从而帮助孩子成为他们最好的自己。正面管教的系列书籍很多,最基础的是《正面管教》这一本。



正面管教是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阿德勒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心理治疗师和医师。他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有非常了不起的观察技能,他的理论是基于对人类行为的观察而得出的。如今的脑研究不断地证实了阿德勒理论和工作的有效性。


简·尼尔森和琳·洛特一起写了正面管教的系列书籍和家长课指南。她们设计了体验式活动的学习方式,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和原则以一种更简单,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正面管教的第一版书在1981年出版。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正面管教相关书籍和体验式活动来支持大家学习。个人认为正面管教学习最有效的是参与线下家长课堂中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比单纯看书有更多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下正面管教中的鼓励。


正面管教的书中反复强调“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缺乏鼓励的孩子,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可以说,鼓励是正面管教体系里最为核心的概念,正面管教体系其实就是一整套鼓励的模式。


《正面管教》里讨论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用来帮助孩子和大人感受到鼓励的。我们不能指望鼓励一次就产生终身的效果,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能够让气馁的孩子最终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


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的行为,从而不令孩子感到气馁。如果我们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对自己缺乏信心,就容易造成孩子气馁。另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只要我们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我们就鼓励了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怎样鼓励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取决于孩子,我们需要细心地观察,认真的思考,经常扪心自问“我的这个方式,对我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


鼓励并不容易,大人习惯性地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而不是处理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以激励孩子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大人们总是相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


1.在面对一个因为行为不当让人烦躁无奈的孩子,能想起应用鼓励,想到孩子只是向有所归属,有时候挺困难

2.大人很擅长惩罚孩子,对于鼓励孩子却不得要领

3.在冲突发生的时刻,孩子并不一定能够接受鼓励

 

鼓励的误区之一是简单的把“表扬”替换成”鼓励”,而忽略了鼓励不仅仅只是鼓励的语言。

鼓励,需要先放下“评判性眼镜”,先学会客观地观察。孩子不好好吃饭,你看到的是什么,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有玩耍的需要),还是吃饭的时候,用手捏米饭,把菜扔到地上(有自主、探索的需要)?观察孩子的行为,行为背后是孩子怎样的一些特点(不好好睡觉,精力旺盛?)并且去看到孩子进一步的感受和需要。


鼓励不仅仅只是语言,它意味着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真正地看见孩子,第二真正地相信孩子。所谓“看见孩子”,不是只看见孩子所谓的“好的一面”,而是要看到并尊重他整个的特点、个性等等;有了相信,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放手”和“赋权”。正面管教中提及的“启发式提问”、“关注于解决问题”、“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家庭会议”等工具和方法都是一种鼓励的方式,可以说,正面管教本身是一套关于“鼓励”的学问,通过鼓励去正向引导出孩子发展自我,走向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时我们的行为所传递的感觉远比我们的行为本身更重要,即“我们做什么,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我们常常无心地通过讲话语气、行为动作,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无能、没用、做不了大事情。很多家长说,我也经常用鼓励,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自信?鼓励不仅仅只是鼓励的语言,或许你一天有10%的时间是在对孩子说鼓励的话,或者做一些鼓励的行为,但或许还有50%的时间在传递挫伤孩子的信息,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保持觉察的地方。什么是鼓励?就是“当孩子走进你的房间时,你的眼里有没有放出光来”。鼓励,不只是语言层面的,而是真正的看见孩子、欣赏孩子,相信孩子。


鼓励的误区之二是认为鼓励就必须让孩子感觉好。


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所以,让孩子去体验输,去体验输了之后自己失望的感受,去体验这个失望是如何强烈然后又如何慢慢地化解,这也是鼓励。这个鼓励可能让孩子当时感觉并不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共情等去陪伴孩子。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哦,这就是失败,失败会让我有这样的感觉(难受),不过难受也没什么关系,爸爸妈妈不会因为我失败了不喜欢我,不会因为我哭不喜欢我,我可以从难受的情绪中好起来,我可以从失败中走出来。”鼓励和挫折教育并不矛盾,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生活,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这就是很好的鼓励。

 

通过互动练习我们可以对比出“表扬”和“鼓励”的诸多区别,比如:

表扬(外在奖赏)

我太为你自豪了

我很高兴你听我的话

我很喜欢你这样做

恩,你就是按照我告诉你的做的

太好了,你真的知道怎样让我开心

太棒了,这正是我希望的

你真是个好孩子


鼓励(引导孩子的自我评价)

你一定很为自己自豪吧

你是什么感受

啊,你自己想出办法来啦

我相信你的判断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我对你有信心,相信你能从错误中学习

无论如何,我都是爱你的

 

鼓励的本质,是尊重和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个体,他可以为自己负责。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如果对要对孩子说的话是赞扬还是鼓励仍然困惑时,想想以下问题可能会有帮助: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尤其有帮助,我们对朋友说的话通常都会符合鼓励的要点)

 

最后,我们分享一些鼓励的方式和原则:

  1. 注意把握时机“非冲突时间”“私下时间”

  2. 以优点而不是缺点为基础

  3. 关注并认可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完美

  4. 给予鼓励而非表扬,避免批评

  5. 花时间训练孩子,让孩子清楚你的要求

  6. 鼓励孩子自我评价

  7. 教给孩子把犯错看作学习的机会

  8. 尝试拥抱彼此

  9. 倾听孩子


如果所有的方法都没有效果,可能陷入了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和报复循环。把错误告诉孩子,并请孩子帮助重新开始。向孩子承认你的错误,是你能给予孩子的最好鼓励之一。



 

Q
A
&


Q1. 鼓励和表扬后好像孩子的主动性会减弱,做点什么事总想着你再夸他或一个个告诉家里的所有成员。这样好吗?还要继续鼓励表扬吗?


A1. 孩子都希望大人时时看到他,尽可能多的认可他。听你的描述,应该是平时语言层面的表扬用的比较多,孩子已经有点依赖大家的赞美和评价了,所以做事主动性减弱。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就是要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对赞美的依赖,这不利于孩子的自我评价。要留心自己平时给予孩子的语言,如果是简单的表扬,不要再使用,多尝试鼓励的方式。具体可以通过事例来体会。观察和思考下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寻求你们的关注?还是因为对事情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不同的情况,再有不同的应对。

 

Q2. 我有个问题,鼓励,表扬。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一旦事到临头的时候就控制不了,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处理?


A2. 你说的控制不了是指发脾气吗?可以请你分享下你想用鼓励却没有用上的时刻,是什么样的事情吗?先来说遇到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怎么处理,正面管教里有个工具是“积极的暂停”,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在爆发前离开冲突的现场,你没有办法在当时去鼓励孩子,你可以告诉孩子,你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去冷静一下),之后跟他讨论。


(对A2的后续反馈:在想例子的时候,我突然发觉好像好多时候是我没有了耐心!问题在于我!有了妹妹的这一年来,细想想,对于姐姐,我真的少了很多的耐心,总把她当做一个大人来看待,来要求她!平时真的没有这么静下心来回想,经您这么一说,真的一下子,挺惭愧的!)


**以上为HMU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谢谢。


**HMU开设了读书、Parenting、理财、扮靓、吃货、Art六大社群,希望加入的朋友请加客服小U(微信号:HMU-xiaou)为好友,通过审核之后邀请入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面管教工具卡(1-23天完整版)
微课第四讲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鼓励的三种语言
30个正面管教工具卡
为你读书——《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11情感和沟通的艺术(上)
30种最简单的正面管教卡片
试试“鼓励”的沟通方式,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