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学习成长 亲职系列】 04 孩子长期不是自己带,亲子关系如何建立? (隔代教养)

學習成長

04|孩子长期不是自己带,亲子关系如何建立?(隔代教养)

讲述 刘仁州|文字整理 刘晓芸

如果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孩子没办法由父母亲自抚养,孩子需要请长辈照顾,或者是请褓姆带,也有可能是请家里的其他的亲戚代为照顾,这样对孩子有不一样的影响吗 ?

对孩子当然会有影响,但是对为人父母者也是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去注意,也没有去因应,那就可能会产生冲突,甚至会产生在情感上的长久疏离。

父母亲自抚养这个孩子,经常抱他、经常看他、经常处理他的生活上的需要,包括喂食、洗澡,甚至他的大号小号的处理,这些都在建立跟这个孩子之间的连结, 这中间的情感流动当然就是非常的重要。这种东西有些时候是很难说要在短时间内你就可以把它弥补过来的。

这个区块变成是要由别人来处理,譬如说由爷爷奶奶照顾,那可能是爷爷奶奶在处理孩子的这个部分,那当然这个孩子就会跟爷爷奶奶比较亲近,如果是由外公外婆处理,那 也会是一样的。如果是照顾一两天,那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照顾了有半年、一整年,甚至有时候是3年、6年,这样的长期的被照顾,那将来这个孩子回到父母身边 的时候,有太多需要去注意的部分。

老人家、长辈照顾孙子女,态度很重要。 如果你是长辈,你会提醒你自己要注意什么?就是你不能够把小孩照顾成你自己的小孩,一定要有一种认知:这个孩子有他的父母,即使他的爸爸是我儿子,但是他是我儿子我媳妇的孩子,所以我是替人家照顾 ,所以我要把他(孩子)照顾成「他们的孩子」,而不是我把他照顾成「我的孩子」,因为将来这个孩子是要回去跟他父母生活,而不是我要把这个孩子留 下来,将来如果他父母要把他带回去了,我就百般阻扰不让孩子回去,我好像在抢人家的孩子。

怎么样做才是对这个生命最好?

而不是利用这个生命来满足我自己,满足我要当爷爷,满足我年纪大了我很寂寞,或者我生活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我就好像有一个孙儿、孙女来陪我;我不是 为了我自己来使用这个生命,而是我使用我退休之后,我比较有空的时间,等于是填补我儿子媳妇他们生活的一些困难、空缺,我怎样去填补这个部分是去对别人有好处、 有帮助到?

回过头来说孩子的部分,如果是被奶奶照顾跟被外婆照顾,会不会有不一样?虽然一样都是长辈,但是一个是我妈、一个是你妈,当然是不一样。

对一个母亲来讲,如果她的孩子是被外婆照顾,就是被自己的妈妈照顾,因为我是妈妈带大的,所以我妈妈现在来带我的孩子,我妈妈带孩子的一些方法、观念, 我比较熟悉,将来这个孩子回到我身边,我要适应也会比较容易,因为我们是同一个系统出来的,一脉相承的。但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是被奶奶照顾,奶奶就是婆婆,先生的妈妈,是一个不同的家族系统出来的,所以她照顾婴儿的观念跟做法,可能跟我从小所接受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孩子回来,我要带他,不管是吃,不管是一些生活上的细节等等,那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是很不能适应的。

但也不要以为给自己的妈妈照顾就会比较好照顾,因为这也会牵涉到母女的情感,如果我跟我妈妈关系很好,由我妈妈照顾我的孩子,孩子回来后我在适应上 会比较好;但是如果我跟我妈就是不对头,她讲几句话我就很烦,她小时候对待我的方式让我很痛苦,所以我很讨厌她对待我的方式,现在我看到她 又用相同的方式在对待我的小孩,我就会很生气,我就是不知道我是要替我的孩子生气,还是替我的小时候生气,莫名其妙的我就会想跟我妈妈对上;有 时候跟自己的妈妈更容易有情绪,面对婆婆还会比较节制,比较有礼貌。

不要有一种想法觉得,不管孩子3岁、 6岁,甚至年纪更大,就觉得说:「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要怎么样」。今天这个孩子如果他不是从出生的第一天,你就陪他、你就看着他、你就带领他长大,那么情感没有建立起来,情感没有建立好,身为父母要要求这个孩子是不 太容易的。孩子会有反感,他会反弹、会反抗,甚至会产生对抗。

很多时候我们要给一个过渡时期,

就仿佛孩子才刚刚出生,

你刚刚接待他来到你的生命。

虽然他可能3岁了,他可能6岁了,

但是他刚刚回到你的身边。

让自己去适应孩子,

不只是你去适应他,也是让他适应你。

因为他习惯了奶奶,或习惯了外婆,现在他回来,他要适应妈妈,对孩子来讲也是困难的,所以要给彼此足够的时间。当然在生活中会有一些冲突、一定会有冲突,面对这个冲突的处理要更有耐性,而不要有挫折感,甚至不要有比较,「你跟奶奶就那么好」、「奶奶有些事情, 你都不会跟奶奶计较」、「我稍微处理一下,你就哇哇叫,你就这样生气、哭叫」、「你是故意要给我难堪」。

有时候把孩子解释成:你是故意的,那孩子他在心理上有时候还调适不过来,他毕竟是个孩子。

怎么样去接纳这个过程,的确是很多父母都容易忽略的一点。很多父母只是想到他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但忘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其实更应该去关心孩子,关注他们彼此之间要怎么样去调适。

不管是妈妈或者爸爸,有时候当被人家照顾的孩子回来,如果孩子的生活常规或者一些学习状态不好,就会说:「这个孩子是被别人带坏的,现在孩子回到身边,我要 把他矫正过来」,因此很多时候就会有很多言语上的一种批评;「你阿嬷都不会带」、「你阿嬷都把你教坏了」,这些话语对孩子、对孩子跟父母 的关系,都不是一件好事。怎么样去尊重这过程里面的不得已。

如果你的条件、你的各方面的状况都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让老人家照顾?你就自己照顾就好。但是就是因为你有不得已的状况,才要请老人家来帮忙照顾,当然老人家照顾可能跟你亲自照顾就会不一样。

我们要去容忍这样的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所带来的困绕、

不一样所带来的挫折,

这个可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善。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调适过来,

我们要愿意去接受这些东西。

— 生命學習成長 —

生命工作|小助理

— 关注 分享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姨,我不想活了”:背后原因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如果必须请老人帮忙带孩子,请家里备好下面这些绘本
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想说爱你不容易
若妈妈够好,那爷爷奶奶真不好也没那么要紧
隔代养育中的那些冲突,如何轻松化解? | 专栏 新新家长
隔代亲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最近很火的《啥是佩奇》引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