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先秦布币 ▏尖足布及类圆足布、类方足布

在战国魏、韩地区诞生桥足平首布、锐角平首布之后,赵也诞生了尖足平首布,并且在尖足布的基础上,后来相继派生出了圆足布、三孔布,以及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

一 尖足布

尖足布是从耸肩尖足空首布演变而来的,是黄河以北战国赵地的青铜铸币,局部地区一直延续至战国晚期。主要特征是:耸肩、尖足、平裆(少数为近似弧裆的平裆),周有廓线,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中间有一条竖线,钱文分列两侧;背面首部为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两线之间有记数文字。从器形看,大尖足布的两肩耸起比较明显,更接近于耸肩尖足空首布,小尖足布的两肩有的耸起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很明显,或应铸期较晚。从种类和遗存数量看,大尖足布明显少于小尖足布。这些迹象告诉我们:大尖足布为早期铸币,而小尖足布的铸行时间比较长,到尖足布行用的后期,已经都是小尖足布,所以小尖足布不仅种类多、遗存数量多,而且器形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晚期小尖足布的器形大小会更接近于类圆足布、类方足布。

1. 尖足布的国属 尖足布的面文均为地名,见有50余种, 背面则多有记数文字。从已经考释的地名和相 关的出土资料得知:它们主要集中在太行山的东、 西两麓, 今山西境内, 以及河北和豫北地区, 这些地区在战国时期主要属于赵, 所以尖足布应是战国赵的铸币①。

2. 尖足布的铸期 关于尖足布铸行的上限。三家分晋是公元前453 年, 赵位列诸候, 是公元前403 年。据 《史记·赵世家》 记载:赵献侯元年至赵敬侯元年(公元前 423~前 386), 中牟(今河南鹤壁) 曾是赵国都城。如尖足布的始铸时间在这个时期, 或者更早, 那么尖足布中应该会 有 “中牟” 布。但事实上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中牟尖足布的存在, 所以尖足布的始铸时期应 晚于公元前 386 年。又, 《史记·赵世家》 记:敬侯元年, 武公子朝作乱, 不克, 出奔魏,“赵始都邯郸”。今所见之 “甘丹” (即邯郸, 今河北邯郸)大尖足布 (图 1) 应该是 铸于迁都邯郸之后, 也就是 说, 尖足布始铸年代的上限 是公元前 386 年。



由此也可以知道, 尖足布的始铸时间 应当略晚于桥足布。又, “甘丹” 只有大布, 未见小布, 这是因为公元前 378 年以后, 邯郸改铸直刀, 不再铸布币, 因此可以推定:尖足布是先 铸大布, 后铸小布。尖足布铸行的下限应在战国末年, 尽管到战国晚期, 赵的南部地区已经铸行方足 布等其它形制的货币, 但在赵的北部地区仍继续铸行小尖足布, 一直到战国末。近年的出土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 战国晚期的小尖足布多和类圆足布、 类方足布同出, 出土地点主要在今山西的太原以北地区和吕梁地区。

3. 尖足布的分等制度尖足布分为大、小两等:大布通长80、 面宽 40mm 左右, 重10g 左右;小布通长 50、 面宽 28mm 左右, 重 6g 左右。大尖足布相当于一釿布,小尖足布相当于半釿布。兹分析如下:

(1) 只有大布的尖足布。仅见甘丹、宁、邑等少数几种。现在可以确认的地名只有甘丹一种。甘丹大尖足布应由甘丹耸肩尖足空首布蜕变而来,除了空首改为平首之外,其制作特征多仿效甘丹空首大布,甘丹两字亦为上下竖立,只是钱文的位置由钱体的右上角移至钱身的左侧,因此其铸行时期应在战国早期。

(2) 铸有大、小两等的尖足布。见有八种:焛(今山西离石,图 2 )、 晋阳 (今山西太原)、 阳匕 (河北唐县东北)、 大阴 (今山西 霍县)、 榆即 (即榆次, 今山西榆次)、 邪山 (待考)、 兹氏 (今山西汾阳)、 膚虒 (今山 西五台)。这一类小布几乎都在地名后加铸 一个 “半” 字, 以表示其折合大布的一半, 当和大布同时铸行。



(3) 只见有小布的尖足布。这一类小布的面文只铸有地名, 地名后一般不再加铸 “半” 字, 可见它们的铸期比较晚, 此时, 大尖足布已经不再铸行, 也就不再存在和大布折值的问题。这一类小布见有40 余种, 所见地名有:中阳 (今山西中阳) (图 3)、 阳邑 (今山西太谷)、 文阳 (今山西文水)、 平匋 (今山西文水)、 寿阴 (今山西寿阳)、 中都 (今山西平遥)、 西都 (今山西孝义)、 平州 (今山西孝义)、 (今山西神池)、 (今山西平定)、 尹城 (今山西汾阳)、 北兹 (今山西汾阳)、 新城 (今山西朔县)、 霍人 (今山西繁峙)、 离石 (今山西离石)、 大丌 (今山西太谷)、 于 (即盂, 今山西阳曲)、 日 (即涅, 今山西武乡)、 武平 (今河北文 安)、 武安 (今河北武安)、 百阳 (今河南安 阳)、 商城、 商平、 商乌等。



综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第一阶段,尖足布铸行之初只有大布,没铸小布,邯郸大布便是实证。开始铸造的尖足布不分等,应是空首布币制的继续。第二阶段,兼有一釿、半釿两等币制。这应是受桥足布两等制的影响,而且应该是桥足布废除二釿布以后的事情②。第三阶段, 废弃大布只铸小布。其时或应和方足布废弃大布只铸小布的时间大致相当, 或者稍微晚一些, 所以应是战国晚期的事情 (参见后文读先秦布币之五 《 三晋两周的方足布》)。尖足布币制变化的三个阶段, 也体现了逐步减重的发展过程。尖足布一般不在币面注明 “釿” 或者 “半釿” 的字样。在第二阶段, 有一釿、半釿两等币制的时候,也只在小布的钱铭后添铸一个 “半” 字。到第三阶段, 只铸行半釿小布时,也就只铸地名,不再铸有 “半” 字。但有一个特例, 即:“北兹釿” 布 (图 4) 的布面添铸了一个 “釿” 字, 所见 “北兹釿” 布都是小 布, 相当于半釿布,币面铸的却是 “釿”, 而不是 “半钅斤”。这说明它铸行的时间, 布币已经不再分等, 大布 (包括二釿布和一釿布)已经退出流通,所以也就没有了所谓的 “半釿” 之说。



二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都是战国晚期赵的铸币。它们和小尖足布非常相像,包括钱体的厚薄重量,制作和纹饰,尤其是它们都具有小尖足布的标志性制作特征: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中间有一条竖线;背面首部有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从整体而言,它们应该属于尖足布系列,是尖足布大家庭中的成员。但是它们的肩和足又不如尖足布那么锐利,有介于尖足布和圆足布、尖足布和方足布之间的一些理念,所以它们是在尖足布的基础上,接受了圆足布、或者是方足布的某些影响,在战国晚期,由小尖足布派生出来的两种货币形制。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均为小布,未见大布。一般通长 50、 面宽 27mm 左右, 重 5g 左右。这和尖足布铸行后期的情况相符合, 就整体而言, 它们还比尖足小布略为轻小。这样的 变化符合战国晚期铸币减重的规律。目前发现类圆足布的钱文地名有:晋阳 (图 5)、 阳匕、 大阴、 兹、 兹氏、 平匋、 于等 10 种左右, 这些地名在小尖足布中都可以找到。



类方足布的钱文地名约有10 余种, 即:大阴 (图 6.1)、 寽邑、 兹氏 (图 6.2)、 榆即 (次)、 平匋、 膚虒、 鲜虞、 成襄、 武安、 余 (涂) 水等, 其中除个别地名外, 多数地名也都可以在小尖足布中找到。





据唐晋源先生介 绍, 类圆足布和类方足布的出土地点多在山西太原以北的原平、 代县一带, 并多和晚期的尖足小布同出, 却未见到与圆足布、 方足布同出的记录, 由此可见, 它们晚期的尖足小布曾经一起铸行。就目前所见资料, 在河北邯郸、 武安、 邢台地区出土的尖足小布都是早期尖足布, 布身的两肩高耸, 却找不到晚期尖足小布、 类方足布和类圆足布的踪迹。其原因是, 战国中期以后, 这一地区改铸刀币, 尖足布退出了流通领域。方足布诞生以后, 主要是从太行山西麓北上, 但影响到晋北地区的时间已经比较晚, 这也说明类方足布的始铸时期应该在小 方足布流行到晋中以后, 是战国晚期赵国最后铸行的布币之一, 一直沿用到战国末。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类圆足布是尖足布和圆足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类方足布是尖足布和方足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其实, 圆足布与方足布都诞生于战国中期。圆足布分有 “两” 和 “十二铢” 大、 小两等, 即相当于一釿布和半釿布大、 小两等的币制, 明显是战国中期的货币制度, 和类圆足布的币制完全相悖。方足布则始铸于战国中期的魏地, 开始也分有大、 小两等, 所以类方足布和方足布之间更不可能存在所谓的传承关系, 相反是因为方足布的铸行区域逐渐从魏、 韩地区北上, 对晚期尖足布的形制有了影响, 才产生 了类方足的器形。

注释:

① 戴志强、 戴越:《古钱文字》, 文物出版社, 2014 年。

② 戴志强、 戴越:《桥足布和锐角布—— —读先秦布币 (二)》, 《中国钱币》 2014.2。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4年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隋钱币价格参考表2
读先秦布币 ▏桥足布和锐角布
读先秦布币 ▏圆足布和三孔布
中国古代钱币(组图,上中下)
前秦古币集藏 蔺|古币|前秦
山西博物馆里的钱币爱煞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