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在线】| 张仿治作品:明月湖上明月夜


那年的中秋佳节,我们几个老年朋友来到春晓的明月湖畔。
明月湖南枕一道海塘,北临一片新开发的房产,再向北则是一带起伏的青山。湖四周是葱绿的草木,点缀着精致的花坛小桥,十分雅致清秀。湖岸树影摇曳,湖中碧水如镜,正是赏月的好去处。
日落未久,暮色初合,月亮便从东方如约而至。刚刚露脸,她似尚带羞意,只悄悄吐出朦胧月色,隐隐约约的,令近水和远山都如同披着一袭轻纱,倒显出嫦娥的无比温柔。
缥缥缈缈中,有同伴在二胡和口琴伴奏下唱起了旧时的歌“月儿弯弯照高楼……”。老歌引出往事,我脑际不由得出现了四十年前的一个明月夜。那是我作为知青初次上山砍柴。一天下来,我这笨拙的手没砍下多少柴,挑起柴担回来时,月亮已经升上了。四顾山坡上再无一人,回家路却还遥远。见皓月当空,疲乏的脑子里跳出一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是,月光下这黑魆魆的树影并不可爱,叮咚的溪水也听不出诗意来。好容易挑柴担到家,却发现钥匙丢在了山上。亏得那高高在上的明月陪着我再次上山,又把她的清辉直照到睡在山路中的钥匙上,使精疲力竭的我不至失望。今天,照着我的仍是这轮明月,你还记得那曾经的一幕吗?



月亮渐渐轮廓清晰。不知是谁给明月湖起了这么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名字,站在湖边,抬头望天,是一轮大玉盘,低头看湖,水波里也是一轮大玉盘。秋夜的宁静中,这上下两轮明月静静相对,格外妩媚,就连湖中的水草也不忍稍有晃动。我痴痴地问月亮,你怎么就如此的迷人呢?月亮不语,只是撒下一地的银辉来回答我:“你就不懂得‘月是故乡明’?”
这杜甫的名句,自是千古传颂。可是谁都知道,杜翁的意思并不真在月亮上。时处战乱、身在异乡的他,“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何况是“寄书长不达”,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自然使他认为哪怕是月亮也一定是家乡的更明亮了。莫非人同此心?



三十年前我也曾结伴赏月。在一个不太高的山顶上,四个朋友仰望婵娟,俯视人间,饮桂花酒,分圆月饼;举杯共祝,祝欢笑,祝幸福,祝能加一级工资……那时我默诵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想,千里之外的她,是不是也在看着这同一轮明月呢?就在一个月前,暑假结束,我要回家乡上班,傍晚她送我下轮船,明月无声,离人有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白居易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明月之夜,我们人分两地,心是在一处的。我在心内暗暗祝祷,你早日调回来吧,月是故乡明呢!
“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有朋友唱起了《十五的月亮》。说不定这歌声让嫦娥听到了,高高的广寒宫里放出了更热烈的光华来,把不远处那片房产群栉比鳞次的屋顶镀上一层水银。我们切开一只大月饼,边吃边聊着天。望着那片房子,我想,到明年,就该有人团团圆圆地在这崭新的家里过中秋了。



回想十六年前,我有了自己的住房。从一直挤学校的宿舍,到一下子拥有三室一厅,突然的喜悦简直让人猝不及防。短短几年间,爱人调回了,职称评好了,女儿大学毕业了,现在又住进了盼望已久的新居,好事连连啊。我们第一次合家在真正的“自己家”里过中秋,一家三口,同望着皎洁的明月,合吃着同一只月饼,何其甜蜜温馨。当时,我的潜意识告诉我,生活将有新起点、新希望。果然,几年后,我就得以享含饴弄孙之乐了。从此,每年中秋,分吃月饼的人多了,家中欢笑声更浓了,“团圆”一词的内涵也更为明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在上,让代代人生都得团圆吧。



海塘外传来阵阵涛声,一定是涨潮了。月亮又爬高了不少,似比初升时清瘦了一点,但是娉婷中更现出几分庄重。谁播响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大家就在月华中踏着节奏翩翩起舞。可以看出,只有身心无比欢快的老年人,才能有如此轻盈的舞姿。凝视这些快乐的身影,我颇为自豪地举头问明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不语,只是撒下满天的金辉来提醒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默然了。且不说人间总免不了天灾人祸生离死别,也不说世上尚有太多的人难求温饱,就算丰衣足食者,有时也会遇上小灾小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然上天给了我们同一个月亮,就应让尽量多的人享受到同样的快乐。当我们载歌载舞时,能不能也为他人送去哪怕一丝的欢笑呢?回想到两个月前我们这些朋友去一个小山村欢度月夜,不但吸引了不少当地乡亲欣然前来观看,而且有好些来此地度假的退休干部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可知,我们虽然老了,但我们还可以有所给予!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兴头上,有同伴提议,待到重阳节那天,我们这一群老人一起去敬老院慰问那边的老人!大家一致拍手同意。我这才领悟了明月的深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临离开明月湖,再次仰望,已是月上中天。明月湖的月亮——不,故乡的月亮——果然分外明亮!


本栏目主编:张仿治


作者简介:张仿治,1949年出生,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首批学科骨干。已退休。因所学是中文专业,退休后寻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动笔写点东西以自娱。于是近几年陆续在报刊发些小说、散文,并出版有散文集《一个榫头一个眼》、《米饭为什么这样香》、《悠然见菜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专刊】张舒媛:中秋团圆夜
中国诗歌报内蒙古工作室临屏诗精华作品《牵挂》《那轮明月》
​千古中秋千古月,千里明月千古情
中秋节——清风明月寄相思
月是故乡明
散文||故乡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