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进拴|神奇的苗寨

郭进拴|民族风情录


郭进拴|神奇的苗寨






一份纯净,简单地书写着“她”的内心之美;一份优美,却衬托着“她”的外衣;一份静谧,幽幽地躺在这片山林。一群蚩尤的后代,纯朴的苗族人世袭居住在这片偏静的山寨里,过着从拼杀与狩猎,到朴实和男耕女织,再到现在的青年外出与老小留守山村的生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年年岁岁写下了一段又一段精彩与凄凉的故事……这就是毛古塘苗寨。

在很久以前,有两个欧氏兄弟来到了这里时被这里的坏境给吸引,于是兄弟俩一个在官上坪、一个在毛古塘分别扎根永久地住下来。现在毛古塘全寨都是欧氏人士,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兴旺的寨子因为年轻的外出,和一部分人的迁移,开始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却多出了一份静谧,凄凉的静谧。





当进入土房子的寨子里,走在石块铺成的街道上,就会感到寨子里除了宁静,还是宁静,偶尔会碰到一个老人,他们不是从山上干活回来,就是正在准备去山上干活。

他们一生都陪伴在这片山林里,从出生,到老去。在世外的人,也许从来不知道这里有着一群终生都没有离开过这片山林的苗族人,他们穿着缝缝补补的衣服,养着一两头全家最值钱的牛。牛,是他们非常重要的家产,年年岁岁的耕作都是依靠牛来协助完成,因此,这些过着原始生活的人都会把牛当做宝贝一样地养护着。

对于熟悉大自然的溶洞的人来说,都知道溶洞有一个特性,就是冬暖夏凉。在毛古塘,却有一个不守规矩的山洞,在冬暖夏凉的自然溶洞的王国里,它却与众不同,很另类,与别的溶洞反着来。





洞里有泉水。据老人说,这是一个很深的洞,洞里有一条地下河,因为村里的自然饮用水有点缺乏,以前老长辈们便在洞里砌石头阻挡水流,让水位上升至洞口。这样山寨里的苗人就可以方便来取用。

一年四季,不管是什么季节,也不管是什么天气,走到毛古塘附近的石路上,就会感到有一股冰凉的寒气侵吞着人的身体。冰冷的寒气越靠近洞中也越重。在暑热的夏天,这里便是大自然赋予山寨里的苗人绝好的冷气空调。每到天热时节,男女老少有事没事都要来这里待上半天,吹吹冷气,聊聊天,有说有笑,很是热闹。就连家养的动物也会来这乘凉歇息,展现着一幅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景。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代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出去打工的人也是非常的少,因此一到炎热的天气时,洞内洞外都挤满了人。男的在一块,女的在一起,中老年人坐在这里,年轻人待在那边,调皮的孩子们凑到一处,各玩各的。有端着饭碗来吃的,有吃水果的,有缝衣服的,有带孩子带孙子的,有看书的,有睡觉的,有抽烟的,有说话的,有发呆的,有下棋的,有围观看热闹的,有唱山歌的,有听歌的,有洗衣服的,有挑水的,也有洗菜的。你们有你们的游戏,我们有我们的话题,他们有他们的活儿,都不闲着。

就连家禽也在人的旁边的草丛里,和沙土里,或者石缝里,来回的觅食捉昆虫。洞里清澈的泉水轻轻地从乘凉的苗人脚下流过,鸭子在人群的末端的水沟里玩水取乐,偶尔还会有鸟儿飞到洞口上面的树枝上来凑热闹,洞口外的花儿凭着自己的魅力,也招引了不少的蜜蜂和蝴蝶过来跳舞献乐。





时隔二十多年,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幼小的儿童在山寨里。山上的田地荒芜了很多无人耕作,有些土房子被风雨侵蚀的破旧,屋前屋后长满了青草,无人居住。村寨里的条条石路上也显得冷冷清清,与以往的人多热闹的情形相比,现在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在西江古镇街头。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同胞近千年来代代呵护固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财富。2008年9月,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这里举办后,西江苗寨已摇身变成贵州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成为中外游人前来贵州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西江苗寨历史悠久,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西江”二字的由来既无方位意义,也无地理意义,而是由于民族语言不通而形成的音译概念。西江千户苗寨,在古时原称“仙祥”,清雍正年代改称“鸡讲”,到民国时期才更名为“西江”。而所谓“千户”,也不是古时军事管辖意义上的千户、万户,而是因为这处寨子真正聚集了上千户苗族人家,取其数量才称之为千户。

太多人提起西江千户苗寨,不得不说起夜幕下像萤火虫般散落山间的苗寨吊脚楼。提到这一展览苗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我比较喜欢清晨薄雾笼罩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我们站在西江苗寨北大门往下远眺,这里四周重峦叠翠,田间地头草木葱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山上的房屋都是吊脚楼,很现实地解决了潮湿的问题,而青瓦又解决了房屋渗水的难题,在贵州天无三日晴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是何等的高妙。来到西江的游人无不为苗寨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但是,西江的神奇并不仅此而已,当你慢慢揭开她美丽的面纱时,你会发现,她的魅力是厚重的,也是多元的。





在西江,我们没有忘记去欣赏美轮美奂的歌舞表演。苍翠的苗岭山麓下,白水河畔吊脚楼前,激越轰鸣的鼓点间,男女老少投入到忘我的民族表演,娴熟独特的舞姿、欢快热烈的苗族飞歌令我们完全置身于这苗歌曼舞间,感悟到了这份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绚丽与感召。那些承载了千年的民风民俗,记录着千年沧桑历程的民族服饰,传承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歌谣,让人振奋的同时也让人以伤感,这方水土的苗家人能有今天的辉煌,实不容易。在这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在这里最有意思的经历,莫过于和八方游客共品长桌宴。苗家的“长桌宴”风俗历史悠久,起源是苗家接亲嫁女、外寨来访贵客的联谊,后来逐渐发展为苗家过年的一种喜庆方式。傍晚时分,我们美美地享受完苗家地道的长桌宴,西江千户苗寨飘雨了,绵绵细雨为我们送来了阵阵欣喜,淋着雨丝相邀往山下走去,身后的阵阵敬酒歌声飘然而至,散发着浓浓的开胃酸汤味道,游人、歌声、芦笙、酸汤味,在扑朔迷离的灯影间,构成了西江的绝美景致。在苗寨时,不论在哪儿,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了苗族姑娘,她们不是戴着银光闪闪的银饰,就是头上扎着一朵还含着露珠的娇嫩鲜花。而苗族壮年男子,他们身着黄黑相间的背心,头扎一根黄布条,下穿马裤,足穿黑布鞋,很有一副好汉的气慨!





在苗寨,我还欣赏到了苗族舞蹈。只见被银光闪闪的银饰和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苗族姑娘们,一个个排成一列,踩着轻盈的小碎步出场了,犹如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鸟儿。她们的舞步和着男子们演奏的节拍,头上戴着的银铃“叮当叮当”地响,声音是那么地清脆。

欣赏完了苗族姑娘们的民族舞蹈,我们还品尝到了苗族人特有的“长桌宴”。顾名思义“长桌宴”就是就餐的人围坐在一张由好几张长方形的桌子拼成一个特别长的长桌边吃饭。





宴席上,好客的苗族姑娘们唱着山歌欢迎远方的客人,她们还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红鸡蛋挂在客人们的脖子上。在我们桌边,还饶有兴趣地坐着另一桌人,他们中有老有少,还有很多外国人,这,也体现了“长桌宴”人人平等的寓意。

西江千户苗寨被我们游完了,但是,这个散发着浓浓民族气息的村落,被我用大脑拍了下来,永远存入了我的脑海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旅游】千户苗寨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用美丽回答一切
湛蓝 | 盛夏光年,重遇西江
散文|西江千户苗寨 ——古朴典雅的桃花源画卷
静谧的黔之南沸腾了我的心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风情的倩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