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感悟:“拧巴”的人该怎么走出来?

图文编辑:毛毛虫Claire

定时推文:小助理

认识个很拧巴的人,她的身上有很多矛盾点。

比如说话口不择言,一点不满意就要狠狠怼回去,但是心肠却很软,别人说几句软话就又变得无底线(嘴硬心软)。

比如平时表现得冷漠无情,觉得已经参透人世奥秘,但泪点和感动阈值都很低,一点点小事就能把她感动得要做牛做马了(讨好型人格)。

比如有时候做事很拼,确定一件事情后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完成,熬夜通宵也不是问题,但又不是个长期主义者,动不动就开始摆烂(缺乏毅力)。

比如嘴上说着要有松弛感,不要有年龄和容貌焦虑,但内心真的很敏感,一旦她人cue到这个话题,她就仿佛被触了逆鳞,立刻跳了起来(内心不够强大)。

她整个人就很拧巴,拧巴的人自然也没办法很快乐。

所以她的情绪经常反复,起起伏伏,一年之中脸上挂起笑容的时刻很少。

说句实话,她身上的这种拧巴,我二十来岁的时候也有些,在她的身上,看见了我当年的影子。

我在微博发了她身上的矛盾后,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私信,大多数年纪都在二十多岁的样子,纷纷表示自己身上也存在这些拧巴的点。

-拧巴的来源是什么?

-该化解的情绪没有及时化解。

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不得不按下不表,但怨念还是埋着。

这时人就会选择更隐晦更半吊不吊的攻击来偷点“报复”,这份“报复”不彻底,属于棉里针,很快新的攻击又袭来,新的拧巴又诞生。于是人就在极度不自由中,长年累月拧着这些不痛快,久久不散。

如果你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改变,那么不妨看看这一篇,怎么去除身上的“拧巴”,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点。

话说为什么会拧巴呢?

我在20出头的时候很不喜欢自己。

那个时候的我,自卑、矛盾、清高又混沌,其实是可爱的,但因为过分喜欢矫饰自己的真心会显得有那么一些些浮躁和不够真诚。

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特别拧巴的状态,无论生活,还是感情。

明明不适合那份工作,为证明“我可以”,崩溃又不甘放弃;

明明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不敢表达,在人群中习惯做个烂好人;

明明是喜欢对方的,却在对方靠近时故左而言它,永远在以一副刺猬的状态在感情中戒备前行,伤人伤己,不懂温柔的真谛。

可能许多女孩都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吧。

过分敏感,讨好型人格,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总是在纠结和焦虑中惶惶度日,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这种奇怪的、微妙的情绪拉扯,本质上是由于我们缺乏“自我认同”,才会迫切的想要一个标准答案。

简单来说,是内心情感需求的部分无法被足够的看到与满足,同时又时刻被要求遵守及回应某些道德或秩序的规则等等外部世界的诉求,内心始终处于冲突与挣扎之中,无法形成自己相对一致的状态。

那什么叫“自我认同感低”呢?

表现就是:内心自卑,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和退缩。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会感觉别人在挑剔和苛责自己,从而回避与抗拒他人,严重的会形成社交恐惧症。

或者遇到点儿事情,容易往坏的方面想,行为消极、被动,甚至会自我放弃,导致很多事情不敢去做或者半途而废。

长期缺乏成功的体验,内心就会时时感到挫败,从而缺乏对未来的信心。

是什么导致的这种现象呢?

自我认同感来自于被认可感,最初是在和父母的关系里形成的。

如果从小经常被父母认可与喜欢,就会从内心里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和容易被他人喜欢的。

从而在人际关系、学习或工作中积极主动,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从小被父母否定和厌弃,则会缺乏自我认同感。

还有在“牺牲”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牺牲,将这种牺牲从小到大一遍遍的讲给他们听。

因此他们一直深深怀着内疚、自责,甚至有强烈的负罪感好像来到这个世界就是错误。

国内的打压式教育和牺牲式教育太普遍也太严重,所以我们这一代在二十多岁发展期时自我认同感还没跟上,也就出现了很多人(特别是女生)拧巴的现象。

那么怎么去除拧巴感呢?

有个粉丝在私信中和我讲述了她的情况:

我并不是一个擅长“主动说出自己想法”的人,在外企工作开会时,经常需要头脑风暴。

其实面对一个点,有时候我有很多创意和想法,但是我很怕主动发言,只有领导cue到我的时候,我才说几句,还不敢全部说出。

因为我怕别人把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更怕自己的想法被毙。

所以我宁愿浪费想法,也不愿意表达。

虽然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但有时候也会后悔,因为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的创新很棒。

平时我也害怕拒绝别人、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经常被动去做一些本身没那么喜欢的事情。有时候真的会感觉很累……做不到知行合一。

其实能够意识到自己性格拧巴,是改变的开始!

但改变的过程会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已经构建形成的认知模式会因此而打破,而每一步的打破可能都会触及到心灵的伤痛,可能会有大量的情绪需要释放与疏导,这将是一段自我成长之路,需要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下面就说几条可行之法吧!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是拧巴的一大根本原因

又躺平又想不劳而获,每天想破头想捷径想窍门,时间久了人就开始陷入无限拧巴中自我内耗。想做的事就去做,用行动去生活而不是想法去生活。

大大方方表达自己需求

就拿恋爱关系来说,很多女生在恋爱中真的特别拧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有动不动让对方猜的,有喜欢口是心非的,这样只会让自己很累!你知道打直球的感觉有多爽吗?

想要什么就大大方方说,表达情绪就明明白白。

勇于提出自己的需求,听起来可能有些自私,但是没关系,这种打直球的状态要比拧巴的状态更好,也更有利于双方感情的稳定。同理,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也适用!

✅ 第三视角观察法

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要不要结束一段不舒服的感情?

要不要开始新的生活?

这些很难拿捏得稳的决定,试着尝试使用第三视角观察法。

把自己从自己的世界中拔出来,尝试关闭情绪通道,用第三视角的理性状态来看看自己的生活应该如何做选择。

 避开自证陷阱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很敏感,我会把自身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映射在他人身上,喜欢察言观色,甚至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可以左右我一天的情绪。

怕被误解,急于解释自己,这让我十分痛苦。

但其实往往对你善意的人不会让你陷入一个尴尬摇摆的局面。

那些质疑你,否定你,冤枉你,甚至想控制你的人他们才是那个看热闹不嫌事大,在心里暗自高兴的人。

“瞧,这个人面红耳赤,急躁紧张的样子真有趣!”

不要做一个轻易解释和道歉的人。陷入自证陷阱往往会使事情越描越黑。

很多时候越是解释越是道歉,越是付出行动去证明,对方就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很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知道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就笃定冷静。如果知道自己有错误,那么行动上改变就好了,语言上的解释只留给值得的人。

罗永浩曾说过,自己这辈子只有碰到两种情况,才会去解释:

第一,是法院、警察误会他了,他要去解释,不解释就会出事;

第二,是挚友亲朋误会他了,他要去解释,避免他们伤心;

剩下的什么泛泛之交、点头朋友,随你误会,懒得解释。

 允许一切发生

一些事情,选择让它过去。不然还能怎么样?

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发生。

允许遗憾、愚蠢、允许有人不选择你。当你允许一切后,你会变成一个柔软、放松舒展的人。

生活不是见招拆招,要能放下不甘和执念,才能大步向前走~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活得舒展、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的顶级修养,是情绪稳定
为什么你总是成全别人,委屈自己?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
别为了合群,弄丢了自己
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着自己拥有什么,一...
觉察智慧的自己——高我!
释放小纠结,开启人生的功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