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厓山之战(一):厓山之战前宋蒙战争简述

1.宋蒙全面战争的爆发——从端平入洛到阔端北返(1234年五月~1236年末)


    金灭亡后,南宋高层看到了收复失地的希望,年轻的理宗在一些臣僚的建议下摩拳擦掌,试图在蒙古人在中原立足未稳之际抢占先机,收复洛阳、开封、应天三京。

    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力排众议,授主战派赵范以北伐的指挥权。    同年六月 ,其弟赵葵上书理宗,大军正式开拔,由全子才率军去收复东京开封,另外一路由监军徐敏子带领去收复西京洛阳。

两淮一带(出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全子才众人从庐州出发,因黄河泛滥行军困难,但蒙古人在开封的防御较为薄弱,宋军将其攻陷。但蒙古人立即南下,并放水淹了开封城,宋军最终溃退。       另一路向洛阳挺进的军队在进入洛阳城后收到蒙古军队的埋伏,也遭到了重大失败。

     八月,宋军由于准备不足,粮草缺乏,急于冒进等原因,端平入洛宣告失败。 

      这就给蒙古人提供了南征的口实,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队由阔端、曲出率领南下。

    

四川利州战场(出处同上图)

   阔端率军攻打四川,但受阻于利州守将曹友闻。次年(1236年),蒙军再度南下利州,最终攻陷了这座军事要塞,此后又轻易攻陷成都,并屠城,然后留下一小部分兵力北返。

    同年,曲出围攻襄阳成功,并趁机出兵江陵、蕲州,但都被孟珙所击败,随后曲出去世,蒙军暂时撤退。加之蒙古窝阔台汗于淳祐元年(1241年)去世,蒙古陷入内斗,宋蒙这一阶段的战争告一段落。


2.蒙哥汗灭宋战争的失败:从兴元之战到鄂州之战(1250年~1260年)


   在第一次交锋之后,宋军以守为攻,派余玠、吴渊、孟珙等人在四川、荆襄、两淮积极整修防备,日后蒙哥汗殒命之地四川合州钓鱼城就是在这次整修中筑起的。

    在蒙古人三次进攻失利后,余玠于淳祐十年冬(1250年)开始反攻,率军围困兴元(汉中)蒙古军李璮一部,但蒙古方援军随即南下打围,但余玠这次进攻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受到了理宗的嘉奖。

    随后,蒙哥在淳祐十一年(1251年)继承汗位。次年忽必烈从金莲川动身前往蒙军大本营和林,说服蒙哥汗将主战场从黄淮移至四川,这样就避免了与宋军的正面交锋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彻底断了南宋的退路。此外,忽必烈担任远征大理国的主将,于1254年灭大理国。

蒙哥汗的南征路线(转自杉山正明著《忽必烈的挑战》)

    1257年,蒙哥汗按下灭宋战争的按钮,他的设想是:由塔察儿(忽必烈的亲信)、李璮作为左翼军团南下围攻襄樊牵制宋军兵力,为他的四川攻伐赢得时间。他本人率领中央军团入川,与自云南东征的兀良合台右翼军团会合,然后东进灭宋。

    因为战斗意愿或者其他的原因,塔察儿左翼军团并没有服从蒙哥汗的命令,只是做了个样子,对襄樊进行一周的围困后就自行收兵了。不得已,蒙哥汗只能任命胞弟忽必烈担任左翼军团主帅(然而蒙哥汗并不太信任忽必烈,故分兵塔察儿攻两淮制置司、忽必烈则攻京湖制置司)。

    1258年十二月,蒙哥汗举大军四万亲自攻四川。但多次抵御蒙古人进攻的钓鱼城这次又发挥了作用,在守将王坚的带领下,宋军成功抵御了蒙军的进攻。最终,蒙哥汗于1259年去世于钓鱼城外。(可能死于痢疾、霍乱或者宋军的箭击)

漫画《崖山》中的大宋合州知州王坚


钓鱼城防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蒙哥汗之死使得蒙古又陷入争夺汗位的争斗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奉命西征中东的旭烈兀也因此带走了大部分军队,只留下了怯的不花一部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作战,最后战败于阿音札鲁克,马穆鲁克这个新生国家也幸得免于遭受灭顶之灾。

    忽必烈也听闻了蒙哥汗去世的消息,但经过他与谋士的商量,他还是选择了南征鄂州而不是争夺汗位,他认为此时北返不利于他控制手下军队。

    宋军此时的守将是紧急前来救援的贾似道(后来的“蛐蛐宰相”)。因为汗位等问题,忽必烈并未完成这场战争,在与鄂州宋军达成停战协议后匆匆撤离。南宋也奇迹般地苟延残喘了下来。


3.忽必烈的灭宋战争——从襄樊之围到焦山之战 (1267年~1275年)

    

忽必烈的进军路线(吕玻著《崖山》)

    咸淳三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将进攻的重心放在荆襄(京湖),于是派阿术、刘整征襄樊。但由于蒙军水兵战斗力等因素,襄樊久攻不下,于是刘整于咸淳六年(1270年)提出了一个造舰大计,上书忽必烈造战舰五千艘并训练水军,忽必烈当即同意,就这样,蒙古方面有了一只强大的内河舰队。后来在张弘范的建议下,蒙军又在襄阳、樊城间筑“一字城”,最终孤立两城。

     咸淳九年(1273年)樊城被元军(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本文为简便,自此不再使用“蒙军”一词,改为使用“元军”一词)攻陷,襄阳方面宋军指挥官吕文焕最终在绝望中投降。

    此后,元军一路高歌猛进,深入荆襄。德祐元年(1275年),宋朝廷派出在之前于鄂州“大败”忽必烈的“蛐蛐宰相”贾似道迎敌。贾似道不得已受命,只得前往丁家洲迎战,但他早已打好了自己的算盘:他自己率军驻鲁港(随时准备跑路),孙虎臣在丁家洲两岸布防,老将夏贵则带领水师在江中应战。果不其然,十三万宋军在此战中溃败,贾似道遭流放(途中被县尉郑虎臣所棒杀,一说刺死)。

    

漫画《崖山》中的贾似道
丁家洲(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贾似道是死了,但元军也不会像魔法一样消失。

   德祐元年(1275年) 七月,元军进军镇江,宋军派张世杰迎战于焦山附近水域。但不幸的是,宋军此时已经是军心涣散,很多士兵准备跑路 ,于是张世杰使用了“一字链”防止有人乘战舰私自逃跑,类似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将战舰用铁索连在一起。

    元军将领是此前在襄樊之战中崭露头角的张弘范(据说他与张世杰是同族兄弟),张弘范见宋军阵仗,使用了火攻,宋军大败,此战之后南宋再无反扑的实力。

焦山(出处同上)


     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廷投降,宋蒙全面战争告一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大汗战死 小城改变大世界冷兵器战争的奇迹:合川钓鱼城之战
大宋最后的五十年:将世界从蒙古铁蹄下解救(6)
蒙古铁骑号称无敌天下,为何36年攻不破南宋的钓鱼城
蒙古铁骑能踏平欧洲,为何40年攻不下破败的宋朝?原因很简单
蒙古骑兵有多能打?兀良合台率3千兵马,横扫40万宋军
元灭宋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