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问诊理要•百病问诊“六要”•溺

临证问诊理要

一、百病问诊“六要”

(六)溺。一般问“颜色?次数?尿量?

“溺”的问题,从六经来讲,主要是了解“足厥阴肝经是否抑郁?足太阳膀胱经是否热瘀?”的问题;间接了解“足少阴肾经是否寒盛?足厥阴肝经是否风动?手少阳三焦经是否下陷?”

1.外感。外感病小便异常,主要是三种情形。

一是小便不利。也就是小便少。这是乙木抑郁的缘故。乙木抑郁,往往是中焦湿盛所导致。因此,宜察其舌苔。如果乙木抑郁而出现风动的现象,那么患者还会并见口渴的症状。这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文蛤证。治法要在清肺生津、利水燥土并息风达木。

二是小便黄,甚至深黄、黄赤。正常人的小便是淡黄的、清澈的。小便明显见黄,这是足厥阴肝经下郁而生热的缘故。如果并见小便短、涩、痛,则是手少阳三焦经也下陷了。《灵枢·本输》:“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闭癃”指的就是这个症状。(《素灵微蕴·气鼓解》:“所谓实者,三焦之火陷于膀胱也。”)结合其他热象,比如唇舌是否绛红、舌苔是否黄厚腻或黄厚燥,凉营热、清下热,并酌情去中焦湿热或实热可也。中成药可用桂枝茯苓胶囊+金钱草颗粒+理中丸,无汗并略觉恶寒加藿香正气水。实热则应考虑承气汤法。

三是小便过多。小便过多,可以是次数与尿量均多,也可以仅仅是尿量多。这是风木(乙木)过度疏泄的缘故。但是,风木为什么会过度疏泄?其原因要深挖。比如,胃腑燥热,右阳不降,导致左阳不升,表现为风木疏泄。这种情形,往往将导致津液枯竭而大便更加燥结。大法是承气汤+玄参、地黄、麦冬。有这种问题的病人,是少有的阳盛之人,宜珍惜先天宝贵的身体条件。至于足少阴寒水过旺,导致乙木不达,郁而生风的情形,必然是一派寒象,其小便的颜色,必然是无色的、透明的。二者不难分辨。

2.杂病。杂病小便异常,可表现为上述外感病的三种情形,这是两者的“同”。其“不同”,第一,杂病小便异常的病因并非外邪,无须开表去寒邪或清热凉营血。第二,杂病病程久,体内病理产物可成为致病因素。如结石可以导致小便黄、短、涩、痛或出血等。第三,杂病病程久,肝脾肾损伤重,其小便颜色多为红(肝之血色)、黄(脾之土色)、透明(肾之水色)。肾虚较重者,通常表现为夜尿频繁。这是肾水寒盛且夜间阴盛,肝木不达,郁而化风的缘故。医者问夜尿次数,是了解患者肾阳虚损程度的重要渠道。第四,杂病小便异常的深层病因往往是土湿水寒,或曰脾弱肾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国美论腰痛
五腧穴应用
​咳嗽明明如此常见,为什么有些咳嗽很难治愈?是因为没有辨证而治
病机十九条解读
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34)沈绍功教授主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