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感对治至要(下)
5.舌质鲜红。前面讲“舌苔”,这里讲“舌质”。
“舌质”即舌头的表皮包裹的里边那部分。舌质鲜红,往往有隐隐发亮的感觉,那是血热;舌质深红或绛红,那更是血热。这种情形,大致可等同于所谓的“风热证”。只不过,不用“风热证”来描述,是因为“风热证”仅仅讲到体表,而往往忽略了舌象(内在脏腑的寒热阴阳),导致很多白厚滑苔的患者,用了很多“双黄连口服液”或者黄芩、黄连、大青叶、龙胆草等苦寒或甘寒清泻之后仍然难有起色。
舌质鲜红或深红是血热。既然是血热,无论是否并见发热,清它就是了。药用夏枯草、金银花、蛇舌草、蒲公英(上药可并用)。不建议起手就用黄芩,因其苦寒泻阳气的缘故。
外感的血热在胆经(足少阳经)。胆经因郁热而不降,往往将贼胃腑而致呕吐或干呕,加柴胡;刑肺脏而致口渴、咳嗽、气喘,或白睛红丝,加栝楼根、白茅根、桔梗等;熏咽喉而致口苦、咽痛,加柴胡,或桔梗、生甘草;逆于上而致头痛,加柴胡、白芍,重者并加蒲公英(均用大剂量),视情酌加广郁金疏肝气或浮萍开表气。偶有大便黄、稠、臭,便后肛门热痛者,加大黄(或酒大黄。用大黄清腑热,99%的人不必超过2日。超过2日仍然需要用大黄的,99%的原因是三个,一是大黄用量太低调;二是未能并调肝胆;三是未能宣收肺气)、升麻。前症一并施治即可。强调三点:
——并见持续微汗与发热者。这是典型的病于“风”而产生的“热”,即《伤寒论》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这时,清热用白芍。因为白芍并有敛胆气的作用。热气较旺者,并加上述夏枯草等。
——恶寒而无汗者。加紫苏叶,或薄荷,或荆芥解表,热重或疫情期间,改用浮萍。
——确认患者是否有白厚滑苔。若有,参前文去寒湿法。
顺便说说,儿童的舌面,有时会见到密集的小红点,这种情形,一般认为是有瘀热。瘀热在脾或在心。加点茵陈蒿,或连翘,或广郁金就可以了。
6.舌尖鲜红。这个是心火上炎。加连翘,或淡竹叶,或麦冬,或黄连。或并用灯心草。强调一点:
——确认患者是否有白厚滑苔。若有,参前文去寒湿法。
关于舌象,比较完整的,还有“薄白苔”(普通外感)、“齿印舌”(气弱血虚)、“紫黑斑”(肝心血瘀)、“灰黑苔”(湿为水盛,燥水败)、“舌面芒刺”(阴虚燥盛,宜生地),以及舌质“淡红色”“泛白色”(均为血虚)等。这些要么不会给外感用药造成太大阻碍,要么不多见,这里不细说。
不少中医书讲外感,往往不是“风寒”就是“风热”。那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患者觉得中医有负,其实不是“中医有负众望”,是“某些被误导的中医有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合集
外感发热方
口味异常的解决方案大全都在这里了
【舌红苔白是怎么回事?】
手把手教你用桂枝汤治疗头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关节病、外感、出汗……
发热症中医治疗优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