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成绩问答录(上)

家长:周强老师您好!这周孩子学校刚刚开了家长会,老师说孩子表现还可以,可是我总是担心他的学习……。

周强老师: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大家如果注意,会发现有的家长在开会时忐忑不安,如坐针毡,甚至唉声叹气,有的出来之后脸上乌云密布。也有一些高兴的家长,但是,这些高兴是暂时性的,就像您的心态一样,老师已经表示可以了,我们家长却对下一次的考试表现出担忧,希望孩子能保持甚至更好。所以很少有家长对孩子成绩保持乐观的,微乎其微。因此,我告诉大家,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这种天赋时,你就要寻找孩子身上其他的天赋,优势去着重培养。但不是说就不
管学习成绩了,孩子学习成绩好当然更好,但是一定要清楚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永远第一名,学习成绩只是孩子一个单方面能力的表现。

想让孩子学习好首先

第一点:很简单,我们常说的学习氛围、环境!但是,这个学习氛围、环境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家长有一个误区,就是单独的安静的房间,回到家吃喝不耽误,需要什么学习物品提供什么物品,我们以为这样就是了。其实这只能算是应尽的义务也就是最低点、最起码的。那么真正的环境是什么呢?比如说孩子回家了,你呢饭菜已经做好了,这时你在干什么或者一家人用过餐,孩子要写作业了,你家务也收拾好了,这时你又在干什么?你有没有往电脑前一坐,电视机前一坐,出去打麻将,更有甚者直接在家就开始了牌局。这些环境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正确的是孩子一回来,一进家门孩子喜欢的音乐就回荡在耳边,饭菜已经做好了。你呢正拿着一本书再看,那怕是一本食谱,这样氛围就出来了,因为人会自然地受环境的影响,倾向于周围人所做的事情,并且自然的养成习惯。吃完饭,收拾好家务,也是一样去看一些书,孩子也会安静的去写作业。



第二点,信任孩子。大家不要小看信任的力量。因为当一个人受到信任之后,这个人会自发的产生一种能量、动力,他会遵循你的这种信任的要求高度去做,甚至超出你的标准。已达到对你的回应。这是一种心理因素的变化。比如我对现场主持人的主持充分的信任,主持人就会有自信,压力减少,做节目时就能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能量充沛。我不是对主持人说我要求你做主持时一定要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要求没有作用,必须是内在的自主的。反观现在我们不仅对孩子的,有时对上司、对同事、下属都有不信任感,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很多人家里的房子大了,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了,有的父母就不信任孩子,孩子是不是在写作业,有没有在哪发呆、有没有瞎玩,看漫画书?不行,我得看看,所以孩子写作业时有的进行偷偷的监视,有的是找借口进孩子房间一辨真伪。


我咨询的很多孩子都提到过这一点,因为心理学对孩子的注解中有一条,就是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孩子孩子们心理很清楚,从你的眼神、语气都能够摸透你。告诫大家,这种不信任的心理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而且这种抵触心理会升级,升级为了对付你而专门对付你。这时孩子的主要精力就不在作业学习上了。对孩子表现信任,一开始孩子很可能达不到你的期望,但你如果抱定这种心理,孩子会给你一个你期待的结果。

家长:那孩子写作业时我们该不该看着?

周强老师:我把您的这个看着换成另外一个词——陪读。陪读对于孩子与家长来说,是一种紧紧跟随步步为营的策略。它的表面意向体现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而且这种陪读现象也是越来越普遍,尤其孩子高中时期表现更明显。

父母的陪读一般基于两种心理:

一、 在于督促监督孩子好好学习,每天的新课内容是否掌握以及作业的完成。

二、 体现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有关陪读的效果来说,好的少,可以说微乎其微,反之坏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大多数家长最根本的心态和目的不清晰不正确。

首先,没有平等性,没有合作伙伴的关系。陪读不是属于一言堂。也就是第一种心理,监督性,只要是这种心理,孩子的成绩就不要设想会好,同时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排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父母陪读不是监督,不是责备,而是为了给以及时有效的帮助,温馨适当的陪伴,有耐心有容量的体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1130篇】史银芳 | 在家学习,你需要制定三份清单!
【付桂敏老师】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做孩子才努力
杨校长在初一新生家长会上的发言
你越盯孩子越不写作业?聪明家长这样检查作业,孩子定优于他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