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弄清这三点,给你的读书技能升个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在读完一本书,过一阵子后,书中的内容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如果别人问你,这本书怎么样?你就皱着眉头,45度角仰望天空,做出一番冥思苦想的样子。别人耐心地等着你高谈阔论,结果最后,你就干巴巴地吐出一个“好”、“很好”、“非常好”,惊得听众一脸懵逼。这种没有内容的评价,其实就反映出了我们可能没有真正读懂这本书。

美国的经典读书指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读书的目的有三种,分别是消遣娱乐、获取资讯、增进理解。而我们读书,往往都只是停留在前两种层面。要么消磨时间,要么是获取信息。而对于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增进理解,提升自我,却是置若罔闻,或束之高阁。

但并不是说我们不想达到第三种目标,很多时候只是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至少笔者从小到大很少意识到,读书居然是有方法的。读书这么简单的事还要什么方法?不就是拿起就对吗?一遍不懂,那就再读一遍,还能有什么难度?

固然像我这种方法读下来,也能记住书中一二,但不可否认,效率太低。大多时候,只是像叔本华说的,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了一遍,没有深度思考。读完之后,书也干净,脑子也干净。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似老套实则经典的阅读方法,那就是记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

在作者眼中,记笔记是一种虽然笨拙但非常实用的技巧,一直被他运用至今。所以全书基本上围绕着展开做笔记这一主题而展开,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我们需要记录哪些东西?

这里作者给的思路特别开阔,没有让我们局限于记录某种事物,而是指出只要跟读书有关的,都可以记下来。比如随想笔记,记下平时的感悟,这与日后选书息息相关;购书清单,帮助我们找到真正想读的书;各种报道的剪报,里面可能藏着好书;读书笔记,将读书感悟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这四类笔记都可以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中,毕竟整理记录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要是再让读者用不同笔记细分记录,那估计可以劝退一大批人了。

但上面记录的四种内容过于笼统,我们还需要具体细分下记录的第四种内容——读书笔记。在这里,作者提出,我们需要记录的有两种,一是书中精彩或引发共鸣的语句,二是自己的阅读感悟。

书中精彩或富有哲思的语句,是我们能从一本书中获得的最直接的东西。它们往往是作者在书中的思想精华,或是心血的凝结,值得我们反复揣摩。不过,能激起我们共鸣的语句,不一定非常精彩,但肯定戳中了我们的心房。这也值得我们记录下来,留作日后回顾。

将自己的读书感悟随时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读完这本书后重新梳理自己的思想,加深对这本书的认识。尤其是当自己需要写书评或相关文章时,这些笔记就能提供很多参考。里面只言片语的灵感,等我们日后再来看,可能又会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通过做笔记,我们就可以将无形的感悟,变成有形的文字,这就成了属于我们一笔精神上的财富。以后想看这本书,只需翻阅笔记本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也是华罗庚所说的“把书读薄”的道理。

二、我们该怎样记笔记?

做笔记,并不是将上面提到的四种内容,一股脑地都往书中塞进去,而是也有方法和技巧在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带着读书笔记的概念读书。

么理解呢?其实就是说,我们读书时,要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因为只有“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就像《高效能阅读》中说的,只有抱着以输出为目的看书时,你才能真正去理解掌握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读书笔记应该既简略又全面。我们写笔记时,一定要严格挑选出最想摘抄的内容,即感触最深、最精华的部分,同时从多个角度出发,尽量提炼自己的想法,简化自己的语言。没必要长篇大论、废话连篇。尽量花时间在书中的精华部分。

写读书笔记要忠于内心,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是评论家,学习和吸收书中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才是最为重要的。没必要刻意去记录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就好了。读书笔记要注重主观性,因为这完完全全是给自己看的。

学会采用“葱鲔火锅式”笔记。这种笔记方法,既简单也实用。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很熟知,只是被作者创造的这个名词搞懵了。具体来讲,就是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然后加上评论。就这么一直重复,就像是鱼肉夹大葱一样。但这种笔记很费时间,所以一定兼顾前面两点,进行调整。

其实本质而言,就是两方面内容,一是破除思想上的误区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只有摆脱思维上的束缚了,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动更加灵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扩大产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在正确路线上,那我们就远远领先于一大部分读者,也会离自己读书的目标越来越近。

三、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提升自我?

正如前面说过,我们记笔记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记录,而是为了吸收书本中的知识,为己所用。而记读书笔记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笔记灵活运用起来,从而提升自我,改善自己的人生状态。这里分享两个方法。

1、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写完一份笔记,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将其丢在一旁,不闻不问。因为笔记只是我们对书籍进行的一次粗加工。粗加工的过程后,我们可能会吸纳一些,但要想吸纳更多,就需要我们加工完成之后,找时间重新翻阅品读

所以我们需要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重新回顾下。说不定我们对这本书又会产生新的想法或认识,这也是在为自己的思想增色。

2、写书评。我们在采取“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时,其实也是一种输出,但这种输出的知识过于零散和粗糙,不成系统。严格来讲,不能叫做知识,只是信息。秋叶大叔曾说过:“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有组织的信息。”而我们初始的读书笔记就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将其联系起来。

这时候,写书评就是很好的一种输出方式。它逼迫我们不得不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本书,并搭建出一个逻辑体系,将这些零散的想法组织起来。这份深加工,也能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新的整体的认识。

通过重读读书笔记来加深对书本的认识,通过写书评来积极促进这种认识的内化。当书本中的知识真正地与我们融为一体时,我们才能灵活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提升自我,改善个人状态。

总结

总的来讲,关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实用,那就是做好读书笔记。但事实上,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并不新颖。比如很多读书大家,比如钱钟书、李敖等,也都非常重视读书笔记。而此书也是作者完全基于自身数十年的经验和感悟总结出的一套方法论,还是颇有含金量。

关于笔记本记什么、如何记录、记录完之后如何利用,都做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对广大读者来说,尤其对于阅读初学者来讲,还是颇有参考价值。本文只是摘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介绍,难以展示本书的全貌。但要是弄清了以上三个问题,并踏踏实实地付诸了行动,那对我们来讲,也是受益匪浅。正如佛家有言:“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交流~

作者@隔岸樵夫,专注读书写作,用文字分享生活,内容涉及书评、影评、观点文、情感文等。欢迎朋友们的关注!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书笔记
怎样的读书方法比较好?
你真的会做读书笔记吗?看这里。
如何写读书笔记?
一堂读书必修课:教你把一本书读扎实了!
读书之后有哪些输出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