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胀预期起,超配“农业”成为精神喊话!(股票池后阶段见分晓)

文章来源:易选股APP,更多高胜率量化选股策略请下载易选股APP

先是沈阳、郑州等4地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伴随着新一轮猪周期开启,吹响了猪价上涨的序曲,然后是近期受山东等地自然灾害的影响,蔬菜价格上行,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3.5%,再是自如带来的房租上涨潮市场担忧因此可能会影响通货膨胀。

我们说通胀或许最终会幻化于无形,因为无论怎么推导涨价就是涨价,不是通胀…get it?!

蔬菜来说,本身生长周期在2个月以内并不会对CPI产生持续性的长期影响

按照蔬菜价格季节性规律,7-9月份,蔬菜上市属于青黄不接阶段,夏季蔬菜开始逐步退市,秋季蔬菜还没有大量供应,上市量阶段性减少,所以7-9月份蔬菜价格季节性上行。从2014-2108年山东蔬菜价格指数可以看出,历年7-9月份蔬菜价格都在不断上行,今年发生季节性因素上行也不例外,不过今年蔬菜价格指数要高于过去几年同期数值,所以洪灾等气候因素影响显著。

一个区域的自然灾害导致的蔬菜价格脉冲上涨,会较大概率传导至全国其他区域,导致其他区域蔬菜价格也上升,最终可能导致全国整体蔬菜价格的上升,蔬菜价格的区域性规律比较显著。

历史上蔬菜价格位于CPI食品分项之上的阶段,CPI食品分项并非都处于增速上行阶段,有部分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而且蔬菜价格分项连续高于CPI食品分项的时长通常不会超过14个月,平均不超过9个月,所以蔬菜价格冲击对CPI的影响时间通常有限。而且蔬菜本身生长周期在2个月以内,生长周期较短,蔬菜价格并不会对CPI产生持续性的长期影响。

生猪来说,疫情不改变猪周期总的演化趋势,更谈不上成为CPI的主要拉升动力

过去十多年间,我国爆发过多次生猪疫情,我们以其中较为严重的两次为例进行分析,分别为爆发于2006年的猪蓝耳病疫情和爆发于2010年的猪仔流行性腹泻疫情。

在生猪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由于猪肉需求端消费者恐慌情绪的产生,导致对猪肉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养猪户会加速出栏,以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暂时导致猪肉价格下跌。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受疫情影响导致供给端的生猪供给下降,而需求端开始恢复,供需缺口出现,猪肉价格开始上涨,最终加速出清过程,导致猪周期提前到来,但疫情不改变猪周期总的演化趋势。

同理,今年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开始触底反弹,截止820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生猪外三元价格已经由9.90/千克升至14.10/千克,增幅达42.4%。此次的非洲猪瘟疫情恰好发生于生猪价格反弹阶段,预计猪肉批发价格的上涨态势仍将继续。

在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前提下,我们仍旧坚持关于猪周期的判断,即猪价或已见底,但反转为时尚早,后续仍可能有曲折。考虑到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年内猪价对于CPI的拖累作用逐渐减弱,但很难成为拉动CPI上升的主要动力。

研究机构就是这么可爱,无论从蔬菜涨价角度看还是从生猪涨价角度看,都构不成通胀,但是呢,他们说通胀窗口期来了我们要超配农业!感受一下

基本上所有的券商都在喊话,通胀超配农业,而农业确实也涨的很好,这逻辑基本上就是沿用涨价概念,至于通不通胀等宏观经济数据说来再说,再去后验也没啥意思,反正涨价是一定的了

通胀是8月、未来三年两个维度农业最重要的词。未来3年,我们认为,在周期变换、中国粮食有效去产能、油价带动、贸易战汇率影响四维驱动下,农产品价格和通胀之间的关系将会面临明显变化,将会由相互拖累转为相互促进。此外,从短期来看,8月份是每年的天气大月,玉米的高温影响问题是当前市场上还没有预期到的问题,加上前期小麦、海参、猪等的影响,短期农产品价格带动通胀预期将有所加强。通胀买农业,推荐超配农业板块

持续重点推荐禽链:本周毛鸡均价9/公斤,环比上涨4.1%。鸡肉综合品售价达10780/吨,环比上涨4.6%。鸡苗均价4.35/羽,环比上涨10%,创2年来新高;屠宰场库容率稳于67%,开工率下降至69%。叠加后续需求的改善,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且本轮行业景气可以持续到2019年,预计年内毛鸡价格有望达到10/公斤。消费方面,非洲猪瘟疫病的爆发有可能导致猪肉团膳消费下降,作为替代品,鸡肉的消费有望进一步增加,并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叠加当前的行业景气周期延续,继续重点推荐。弹性方面优选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稳健型方面选择圣农发展、仙坛股份。

主要大宗农产品已进入去库存阶段,农产品价格涨势已现,叠加下半年乡村振兴框架下的政策有望持续强化,种植链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优选种植链优质龙头:苏垦农发、种业龙头:隆平高科、化肥龙头:新洋丰。

疫苗方面,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或比预期复杂,我们认为,非人畜共患病将主要影响的是养殖环节,对疫病的恐慌将限制行业产能扩张进程,从而提高养殖行业对疫病防控意识,限于尚未研发出针对该病的疫苗和药物,不存在对疫苗企业的直接利好,但随着夏秋交接天气由暖转凉,或提高猪场对疫苗的免疫覆盖率,疫苗企业短期产品销售有望得到回暖,中长期有望激发企业的研发投入动力。重点关注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普莱柯。

即使真有通胀,那么也可以有抗通胀的配置思路

2006年至今,我国经历过两次较为明显的通胀周期,分别为2007-2008年、2010-2011年,2018年至今处于温和通胀过程。

从抗通胀的能力看,吨价复合增速调味品(约3%>乳制品(约2%>啤酒(约1.6%)>肉制品(约-0.6%)。从盈利能力看,通胀周期中大众品盈利能力会受益于提价而提升,历经2007-2008年、2010-2011年的通胀期后,大众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明显改善。从行情表现看,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通胀或温和通胀时期,大众品的行情表现普遍优于大盘。

大众品自2017年进入新一轮提价周期,2018年提价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啤酒、饮料、休闲食品以及凉茶等子行业,预计未来大众品整体盈利能力进入持续改善通道。

总结:如果蔬菜、生猪带不来通胀,而农业板块也正处于涨价阶段,可以适当配置,就当是涨价潮,也不用顾虑太多;如果真迎来通胀,那么大众消费品可能会有超额收益,不过对于后者要多抱着谨慎态度,因为45月份的消费行情使得他们估值、位置并不是太可观,这一点要切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经济指标(九):解读CPI
【独家】猪周期决定股市涨跌的原因
5月CPI涨幅重返“2时代”,猪周期进入后半场,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下半年将上涨70%!未来3年价格难降!现在趁便宜多吃点吧
下行周期结束 CPI将重回“2时代”
猪周期背后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