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9輯:山菜豆等十個品種(79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9輯:山菜豆等十個品種(79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植物名稱目錄
1.山菜豆
※※※※※※※※※※※※※※※
2.山黃皮
※※※※※※※※※※※※※※※
3.小葉桑
※※※※※※※※※※※※※※※
4.大葉釣樟
※※※※※※※※※※※※※※※
5.大果黃褥花
※※※※※※※※※※※※※※※
6.三花雙瓶梅
※※※※※※※※※※※※※※※
7.三星果藤
※※※※※※※※※※※※※※※
8.大果榆
※※※※※※※※※※※※※※※
9.大葉黃楊
※※※※※※※※※※※※※※※
10.小葉馬纓丹
※※※※※※※※※※※※※※※
植物資料美圖
1.山菜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菜豆                                                              更多山菜豆
英文名稱:Asia Bell Tree
學名:
Radermachia sinica (Hance) Hemsl.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山菜豆屬(Radermachia)
別名:山苦楝、苦楝舅、苦苓舅、Kariran(泰雅)、Sikazyu(排灣)、菜豆樹。
原產地:台灣之中國南部及琉球
分佈:廣泛自生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森林中,尤其是台北、屏東,原野、山麓。
用途:1.園藝觀賞用:其樹幹挺拔、葉色亮麗、葉姿平展及蒴果條狀彎曲之外觀,視覺感受清新脫俗,可做為庭園造景及中、小品之觀葉盆栽等用途。2.藥用:性味:根:苦、寒。效用:根:清熱解毒,散血止痛。治暑傷發熱,高熱頭痛,胃痛,跌打,癰癤。
莖:樹皮有不規則深裂,老樹木心易腐造成空心,小枝散佈皮孔。
葉:
葉為 2~3 回之羽狀複葉,對生,小羽片及小葉均為對生;小葉全緣或不規則裂,具短柄,橢圓形或卵形,長 3~6 公分,寬 1~2.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銳形,上下表面光滑。
花:
頂生圓錐花序,花朵白色,花萼筒狀 2~5 裂;花冠唇狀,長漏斗形,一側膨大,長 10~12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近於圓形,之大小不一,邊緣具捲縮狀齒牙;雄蕊有 4,花藥 2 藥室;具花盤;子房 2 室,每室胚株數多,柱頭 2 裂。花期於春季。
果實:果實為蒴果,似菜豆,長可達 50 公分左右,細圓筒狀,縱裂;種子為扁平近圓形,兩側具薄翅。
特性:
山菜豆為紫威科山菜豆屬之多年生落葉性中喬木,樹皮有不規則深裂,老樹木心易腐造成空心;葉為 2~3 回之羽狀複葉,對生,小葉全緣或不規則裂,具短柄,橢圓形或卵形,長 3~6 公分,寬 1~2.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銳形,上下表面光滑;頂生圓錐花序,花朵白色,花冠唇狀,長 10~12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之大小不一,花萼筒狀 2~5 裂;雄蕊有4,花藥 2 藥室;具花盤;子房 2 室,每室胚株數多,柱頭 2 裂;蒴果似菜豆,長可達 50 公分左右,種子為扁平近圓形,兩側具薄翅;花期於春季。
植物圖片
※※※※※※※※※※※※※※※
2.山黃皮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黃皮                                        更多山黃皮
英文名稱:Euchrestaleaf Jasminorange
學名:
Murraya euchrestifolia Hayata
Chalcas euchrestifolia (Hayata) Tanaka
Clausena anisum-olens auct. non Merr.
Clausena euchrestifolia (Hayata) Kanehira
Murraya koenigii auct. non Spreng
科名:
芸香科(Rutaceae)月橘屬(Murraya)
別名:
山豆葉月橘、野黃皮、山黃皮、豆葉九里香、山豆根葉九里香、過山香、千只眼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中國廣西、雲南,菲律賓。
分佈:台灣中、南部中海拔溪岸及崩壞地有強烈陽光處。
用途:1.園景樹、綠籬、水土保持:耐旱、耐陰,適合作園景樹、綠籬、水土保持用。2.蝴蝶食草:山黃皮樹葉為黑鳳蝶幼蟲的食草及成蟲(蝴蝶)的蜜源植物。3.藥用:性味:枝、葉:辛、溫。效用;枝、葉:舒風解表,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治瘧疾,感冒,咳嗽,頭痛,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莖:常綠小喬木,高可達 5 公尺,徑 10~20 公分,樹幹通直,具多數枝條;小枝細長,近似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或略有柔毛。
葉:
葉為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20~25 公分;小葉 4~8 枚,近似對生或互生,排成兩列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 7~8 公分,寬 2.5~3 公分,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薄革質或厚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呈淡綠色;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較隆起,側脈 5~7 對,長短不一;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葉柄長 4~6 公分,光滑無毛;小葉柄長 0.3~0.5 公分。
花:
花多數,白色,具香味,開放時徑 0.7~0.9 公分,呈頂生或腋生聚繖花序;花序長 7~10 公分,具有柔毛,分枝直立或斜上昇;花柄長 0.2~0.4 公分,有毛茸;花萼筒狀,先端 4~5 裂;裂片覆瓦狀排列,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 4~5 枚,長橢圓形,長 0.5~0.6 公分;花絲細長,光滑無毛;子房長卵形,基部具有粗肥之柄,1~2 室。
果實:果實為漿果,球形,長 1~1.2 公分,徑 0.7~1 公分,成熟時橙紅色,外面有黑色小斑點;種子 1~2 枚,長 0.7~0.8 公分,壓碎後有芳香味。
特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條細長,光滑或疏被毛。羽狀複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0~20 公分,小葉 4~8 片;小葉片長 5~8 公分,寬 2~3 公分,具短柄,對生或亞對生,橢圓形,葉基鈍而略歪斜,葉尖漸尖或突尖,表面光滑,側脈 5~7 對。花序為聚繖花序,生於枝梢之葉腋;花梗被毛;花萼 4~5 片,狹卵形;花瓣 4~5 片,長約 0.5 公分,寬約 0.2 公分,長橢圓形;雄蕊 5~10 枚,不等長;子房長卵形,基部具粗肥之柄,1~2 室。果實為柑果,徑約 1 公分,球形,成熟時呈橙紅色,外具黑色小點;種子 1~2 粒,長約 0.8 公分。
植物圖片
※※※※※※※※※※※※※※※
3.小葉桑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葉桑        食用植物         果實      百年老桑樹   蠶絲產品
英文名稱:
Small-leaved Mulberry, Japanese Mulberry
學    名:
Morus australis Poir.
科    名:
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
別    稱:
小桑樹、桑樹、蠶仔樹、蠶仔葉樹、桑材子、桑仔樹、梁樹、鹽桑仔、雞桑、桑白、娘子樹、野桑、島桑、Teroi、Tigoutu(泰雅)、Ajizumu、Zusu、Diisu(排灣)
原 產 地: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印度、印尼及台灣
分    布:
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向陽之地。
用    途:
1.園景樹用:可作綠籬、庭園美化、盆栽;單植、行植或列植均可。2. 養蠶用:桑葉可養蠶。3.食用:果可生食,製果汁蜜餞等食品,也能當純粹清涼飲料。4. 造紙原料及繩索:取樹皮內皮纖維部份,可作造紙纖維和編製繩索的材料。5.藥用:枝葉煎服可以解熱、消炎、水腫、吐血骨折、毒蛇咬傷等。性味:葉、根或皮:辛、甘、寒。效用:葉:清熱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瀉肺火,利尿。治肺熱咳嗽,水腫。
莖:樹皮灰白色,高可達 3-5 公尺,常有黃褐色的皮目作為通氣用,枝幹折斷處會流出白乳狀液汁。
葉:
葉互生,具柄;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長 7-15 公分,寬 5-12 公分,先端尖或長尖,基部近心形。
花:
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夷花序,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
果    實:
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桑椹),可生食。
特    性: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枝條沒有毛但有皮孔(增加氣體交換用)。葉互生,具柄,三出脈,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長 7-15 公分,寬 5-12 公分,先端尖或長尖,基部近心形。葉子形狀變化大,葉緣有鋸齒有時裂有時不裂,膜質但表面粗糙;花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夷花序,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花柱有毛柱頭2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可生食。樹皮灰白色,常有黃褐色的皮目作為通氣用。
植物圖片
※※※※※※※※※※※※※※※
 
        
    
    
        
4.大葉釣樟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葉釣樟                     更多大葉釣樟
英文名稱:Large-leaved Lindera,Oldham Spicebush
學名:
Lindera megaphylla Hemsl.
Actinodaphne crassa Hand. -Mazz.
Benzoin grandifolium Rehd.
Benzoin oldhamii (Hemsl.) Rehder
Benzoin pricei (Hayata) Kamikoti
Benzoin touyunense (Level.) Rehder
Benzoin touyunense (Level.) Rehder var. megaphyllum (Hemsl.) Rehd.
Lindera oldhamii Hemsl.
Lindera pricei Hayata
Lindera touyunensis Level.
科名:樟科(Lauraceae)釣樟屬(Lindera )
別名:大香葉樹、大香葉樟、俄氏釣樟、黑殼楠、巒大山山胡椒、Pato'tto(排灣)
原產地:台灣及中國大陸南部和西南部
分佈:台灣北中部中低海拔山區,台北、南投,山麓叢林中。
用途:1.庭植觀賞用:大香葉樹樹姿優美,可供庭植觀賞。2.木材可供建築、造船或製優良家具。3.葉、果含芳香精油,可作香料;種子可榨油,為香皂原料。4.藥用:性味:根、枝、樹皮:辛、微苦、溫。效用:袪風除濕,消腫止痛。治風濕麻木疼痛,咽喉腫痛。
莖:中喬木,樹高可達 20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冠廣卵形,樹幹灰黑色,少有剝落,小枝光滑。
葉:
葉單生,互生,多長在小枝先端,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2~20 公分,寬 6~10 公分,革質或厚紙質,表面亮綠,背面粉綠色,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銳尖,羽狀脈,側脈 9~12 對,網脈極明顯;葉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
花:
花紫紅色,雌雄異株,繖形花序,腋出,每一團花由大約二十朵小花構成;花序的總苞由 4 枚苞片組成,總苞片革質、卵形,長 0.6~0.8 公分,先端鈍,外面具有毛茸;花被 6 枚,紫紅色,長卵形或舌形,長 0.4~0.5 公分,寬 0.2~0.25 公分,先端圓,毛緣或外面有毛茸;雄花中有完全雄蕊 9 枚,花絲細長,有細毛,第三輪花絲基部有綠色線體一對,腺體有柄;花藥內向,2 室,瓣裂,初生子房甚微小;雌花中有退化雄蕊 9 枚,略呈線形,直立,子房上位,光滑無毛,花柱細長,柱頭微小;花期 1~3 月。
果實:漿果,橢圓形,長 0.7~0.9 公分,徑 0.7~0.8 公分,初為綠色,變為鮮紅色,後為暗紅色。
特性:
落葉中喬木,樹高可達 20 公尺,樹冠廣卵形,樹幹灰黑色,小枝光滑。葉單生,互生,多長在小枝先端,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2~20 公分,寬 6~10 公分,革質或厚紙質,表面亮綠,背面粉綠色,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銳尖,羽狀脈,側脈 9~12 對,網脈極明顯。雌雄異株,繖形花序,腋出,每一團花是由大約二十朵小花構成,總苞有四片,花被六片,紫紅色;雄花有褐色總苞四片,雄蕊有三輪,第三輪花絲基部有綠色線體一對;花期 1~3 月。漿果橢圓形,初為綠色,成熟是紫黑色。大葉釣樟的葉子常有 20 公分長,輪生於枝條頂端,葉片聞起來也有樟樹和楠木同類植物共同特殊氣味,又叫大香葉樹,拉丁學名就是取其大葉的意思。
植物圖片
※※※※※※※※※※※※※※※
5.大果黃褥花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果黃褥花           更多資訊
英文名稱:Acerola、Barbados-cherry、West Indian Cherry
學名:
Malpighia glabra L.
科名:
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黃褥花屬(Malpighia)
別名:
西印度櫻桃、大果西印度櫻桃、巴佩道櫻桃、黃褥花
原產地:熱帶美洲
分佈:性喜高溫,台灣中南部較適合栽培。目前僅嘉義地區較多,西印度櫻桃在臺灣並未普遍。
用途:1. 園藝觀賞:庭園樹、綠籬、盆栽、老株可作盆景,以觀花為主。 2. 食用:果實紅熟可食。
莖:莖節有白色疣點,株高 1~2 公尺高。
葉:
葉對生,橢圓形到長卵形葉尾鈍或內凹,常 2~5 片葉簇生一叢。
花:
夏季時開粉紅色花,繖形花序,腋生,花冠五片,桃紫紅色,蕊黃色。
果實:果實球形或扁球形,未熟果青綠色,熟果粉紅至鮮紅,肉少多汁,味酸,稍有香氣。
特性:
常綠灌木,莖節有白色疣點,株高 1~2 公尺高。葉對生,橢圓形到長卵形葉尾鈍或內凹,常 2~5 片葉簇生一叢。夏季時開粉紅色花,繖形花序,腋生,花冠五片,桃紫紅色,蕊黃色。果實球形或扁球形,未熟果青綠色,熟果粉紅至鮮紅,肉少多汁,味酸,稍有香氣。紅色漿果,營養價值高,可生食、可製果汁或釀酒。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冬季整枝促使側枝生長,以利開花結果。
植物圖片
※※※※※※※※※※※※※※※
6.三花雙瓶梅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白頭翁                                     更多小白頭翁
英文名稱:
Grape-leaf Anemone
學    名:
Anemone vitifolia Buch. -Ham. ex DC.
Eriocapitella vitifolia (Buch.-Ham.) Nakai
科    名:
毛茛科(Ranunculaceae)銀蓮花屬(Anemone)
別    稱:
三花雙瓶梅、野棉花、滿天星、台灣秋牡丹、水棉花、接骨蓮、打破碗花、葡萄葉銀蓮花、大星宿草、土羌活、三輪草
原 產 地:
中國大陸中南部及西南部,朝鮮半島及日本。
分    布:
台灣全徑海拔 1,000~2,800 公尺間的路旁、林緣或陰濕空隙地。
用    途:
1.藥用:全株有毒,根可當殺寄生蟲或藥用原料。全草有清熱,下氣,活血,去瘀,殺蟲之效。治小兒寸白蟲,胃寄生蟲病,膽道蛔蟲寎,目翳,鼻疳,食積,胃痛,淋病,痢疾,難產,死胎,對口瘡。根有袪風,散瘀,利濕,接骨之效。治蛔蟲病,鈎蟲病,蟲牙,瘧疾,痞塊,痢疾,阿米巴痢疾,胃蟲痛,黃病,腸炎,腳氣,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內外傷出血,咳嗽氣喘,皮膚癢,癰疽腫毒,滅蛆。
莖:
草本,株高 50~80 公分,被白色剛毛。
葉:
基生葉簇生,具長柄,三出複葉,小葉具短柄,葉片近圓形、卵形或不整齊狀五角形,4~5 裂,復為淺裂或不整齊狀鋸齒緣,基部心形,葉脈被毛,葉背灰白色;莖生葉,對生,漸上葉柄漸短,葉片亦漸小。
花:
花單生花枝分叉處或 2~4 朵簇生花枝頂端,具不等長長梗;花被 5 片,白色或淡粉紅色,外被絲狀毛;雄蕊多數;子房圓錐形或卵形,柱頭四方形。
果    實:
瘦果多數,聚集成球狀,密生白色毛。花期夏、秋間。
特    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 50~80 公分,被白色剛毛。基生葉簇生,具長柄,三出複葉,小葉具短柄,葉片近圓形、卵形或不整齊狀五角形,4~5 裂,復為淺裂或不整齊狀鋸齒緣,基部心形,葉脈被毛,葉背灰白色;莖生葉,對生,漸上葉柄漸短,葉片亦漸小。花單生花枝分叉處或 2~4 朵簇生花枝頂端,具不等長長梗;花被 5 片,白色或淡粉紅色,外被絲狀毛;雄蕊多數;子房圓錐形或卵形,柱頭四方形。瘦果多數,聚集成球狀,密生白色毛。花期夏、秋間。
植物圖片
※※※※※※※※※※※※※※※
7.三星果藤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三星果藤                     更多三星果藤
英文名稱:Shower of Gold Climber、Vining Galphimia、Vining Milkweed、Maiden's Jealousy、Thryallis Vine
學名:
Tristellateia australasiae A. Richard
科名: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三星果藤屬(Tristellateia)
別名:星果藤、蔓性金虎尾、庚中藤
原產地:菲律賓、馬來西亞、太平洋諸島亦有分佈,台灣產於恆春半島、蘭嶼海岸林邊。
分佈:台灣產於恆春半島及蘭嶼近海叢林中。現普遍被栽培作綠籬藤架植栽。
用途:1.適合濱海蔓籬、蔭棚:木質藤本,其耐旱、抗風、?陽光是理想的藤架植栽。
莖:藤本灌木,莖上具有顯著皮孔,大多無毛,以柔軟的莖部纏繞攀爬,開花於枝端。
葉:
葉對生,先端銳或銳尖,基部圓或略呈心形;葉基有 2 腺體;葉柄具 2 小托葉;長 10~12 公分,寬 4~7 公分,銳尖至漸尖頭;葉柄約 1 公分。
花:
總狀花序,頂生,花柱細長,花萼 5,花冠五瓣,鮮黃色;子房上有毛;具長花柄;花柱通常 1,圓柱狀;花柄長 1.5~3 公分,中間偏下有關節;雄蕊 5 長 5 短,花絲紅色。
果實:翅果星芒狀,呈三星背貼狀,花萼 5 片,5 條黑色長雄蕊留存於萼片和星果之間,雌蕊突出在三星中央;3 星,1 大 2 小,大星翅片呈米字形,向陽,米字形立畫上部呈立匕首形,下部呈錐狀,其餘扁平細長,2 小星,形狀似大星;三星熟後變為褐色。
特性:
常綠蔓性藤本灌木,莖上具有顯著皮孔,大多無毛,以柔軟的莖部纏繞攀爬,開花於枝端。葉對生,先端銳或銳尖,基部圓或略呈心形;葉基有 2 腺體;葉柄具 2 小托葉;長 10~12 公分,寬 4~7 公分,銳尖至漸尖頭;葉柄約 1 公分。總狀花序,頂生,花柱細長,花萼 5,花冠五瓣,鮮黃色;子房上有毛;具長花柄;花柱通常 1,圓柱狀;花柄長 1.5~3 公分,中間偏下有關節;雄蕊 5 長 5 短,花絲紅色。翅果星芒狀,呈三星背貼狀,花萼 5 片,5 條黑色長雄蕊留存於萼片和星果之間,雌蕊突出在三星中央;3 星,1 大 2 小,大星翅片呈米字形,向陽,米字形立畫上部呈立匕首形,下部呈錐狀,其餘扁平細長,2 小星,形狀似大星;三星熟後變為褐色。三星果藤也叫星果藤,其名來自於它如星星狀的翅果。本種已淪為稀有木質藤本,其耐旱、抗風、嗜陽光,是理想的藤架植栽。在溫暖地區可以全年開花。花期4~5月(或全年),果期 5~7 月(或全年)。種子成熟後易脫落,不易採集,通常均以枝條扦插繁殖,每年 4~6 月間,剪取二年生以上枝條 10~15 公分,插入沙床或盆缽中,至少 1/2 以上深度,約經 1~2 個月時間萌發新根及新芽,發根成活率高達八?五成以上。
植物圖片
※※※※※※※※※※※※※※※
 
        
    
    
        
8.大果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果榆
英文名稱: Bigfruit Elm
學名:
Ulmus macrocarpa Hance
科名:榆科(Ulmaceae )榆屬(Ulmus)
別名:山榆、毛榆、黃榆
原產地: 東北亞
分佈: 中國東北、華北、河南、安徽、江蘇、甘肅、青海
用途: 1.食用:果實可食。1.木材堅韌,質細密,可製車輛和各種農具,枝條可編筐。
莖: 樹皮灰褐色,淺裂,枝具木栓質翅。
葉:
葉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 4~9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常突尖,葉基常偏斜,葉緣常具粗糙的重鋸齒,側脈 8~16 對,葉上面粗糙,葉背被毛;葉柄長 0.2~0.6 公分,被短柔毛。
花:
花先葉開放,簇生於上一年生枝的葉腋。花期 4 月。
果實: 翅果寬倒卵形,長 2.5~3.5 公分,被短柔毛,先端具凹陷;種子位於翅的中央,周圍均具膜質翅。果期 5~6 月。
特性: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褐色,淺裂,枝具木栓質翅。葉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 4~9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常突尖,葉基常偏斜,葉緣常具粗糙的重鋸齒,側脈 8~16 對,葉上面粗糙,葉背被毛;葉柄長 0.2~0.6 公分,被短柔毛。花先葉開放,簇生於上一年生枝的葉腋。翅果寬倒卵形,長 2.5~3.5 公分,被短柔毛,先端具凹陷;種子位於翅的中央,周圍均具膜質翅。花期 4 月,果期 5~6 月。
植物圖片
※※※※※※※※※※※※※※※
9.大葉黃楊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日本衛矛                                            更多大葉黃楊
英文名稱:
Japanese Spindle-tree,Evergreen Euonymus
學名: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Euonymus japonicus Lin.
科名:
衛矛科(Celastraceae)衛矛屬(Euonymus)
別名:
四季青、正木、海衛矛、七生木、扶芳樹、冬青衛矛、大葉黃楊
原產地:
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菲律賓,西里伯斯,爪哇,蘇門答臘及馬來西亞,台灣自生於台東外海的蘭嶼及綠島;台灣本島的則是從日本引進種植於庭園中。
分佈:偶而被栽植於庭園中作為觀賞花木用。
用途:
1.庭園觀賞花木用:可做綠籬、庭園美化、室內綠化、花材;可單植、列植、叢植。2.藥用:性味:根、莖皮及枝:辛、苦、溫。效用:根:活血調經,袪風濕。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莖皮及枝:袪風溼,強筋骨,活血止血。治風溼痹痛,腰膝酸軟,跌打傷腫,骨折,吐血;葉:解毒消腫。治瘡瘍腫毒。
莖:高可達 5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
葉:
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3.5~6.5 公分,寬 2.5~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鈍,革質,粗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裏兩面皆隆起,側脈較不顯著;葉柄長 0.6~1.5 公分,光滑無毛。
花:
花多數,黃綠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徑 0.7~0.9 公分,呈腋生或頂生的複聚繖花序;花序長 4~6 公分,具分岐枝,光滑無毛;花柄長 0.6~0.9 公分,綠色;花萼先端有裂片 4 枚,裂片甚小,長 0.2~0.3 公分,先端圓,毛緣;花瓣 4 枚,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0.6~0.8 公分,寬 0.3~0.5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花絲細長,長 0.5~0.7 公分,花藥腎形;子房四稜形,花柱短。
果實:果實為蒴果,球形,徑 0.7~0.8 公分,成熟時四瓣裂,每瓣有種子 1 枚,假種皮紅色,光滑無毛。
特性:
常綠直立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3.5~6.5 公分,寬 2.5~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鈍,革質,粗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裏兩面皆隆起,側脈較不顯著;葉柄長 0.6~1.5 公分,光滑無毛。花多數,黃綠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徑 0.7~0.9 公分,呈腋生或頂生的複聚繖花序;花序長 4~6 公分,具分岐枝,光滑無毛;花柄長 0.6~0.9 公分,綠色;花萼先端有裂片 4 枚,裂片甚小,長 0.2~0.3 公分,先端圓,毛緣;花瓣 4 枚,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0.6~0.8 公分,寬 0.3~0.5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花絲細長,長 0.5~0.7 公分,花藥腎形;子房四稜形,花柱短。果實為蒴果,球形,徑 0.7~0.8 公分,成熟時四瓣裂,每瓣有種子 1 枚,光滑無毛。
植物圖片
※※※※※※※※※※※※※※※
10.小葉馬纓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小葉馬纓丹                      更多小葉馬纓丹         小葉馬纓丹
英文名稱:Trailing Lantana
學名:Lantana montevidensis (Spreng.) Briq.
別名:蔓性紫花馬纓丹、紫馬纓丹、鋪地臭金鳳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馬纓丹屬(Lantana)
原產地:南美洲,台灣於 1970 年代引入種植。
分布:栽培,多種植於庭園、公園、公路分隔島及校園供觀賞用。
用途:1.觀賞用:花期甚長,繁花,極具觀賞價值;多種植於地面,任其在地面生長整片,花開時極為壯觀;有時亦種於窗台上,枝條下垂,繁花盛開,極具觀賞價值。
莖:亞灌木,莖伸長,蔓性或下垂,長 1~2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細長,四方形,不具針刺,有毛茸。
葉 :葉為單葉對生,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1.8 公分,先端銳尖或鈍,基部鈍,紙質,粗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散生粗毛,中肋於表裏兩面皆隆起,側脈每邊 2~4 枚,明顯;葉柄長 0.2~0.4 公分,有毛茸。
花 :花多數,略小,紫紅色,開放時徑 0.2~0.3 公分,呈頂生及腋生的頭狀花序排列;花序梗長 1~1.5 公分,密生毛茸;頭狀花序球形,徑 2.5~3 公分;苞片小,披針形;花萼小,筒形,先端 2 裂;花冠高盆形,冠筒細長管狀,長 0.3~0.5 公分,先端 4 裂;裂片卵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雄蕊著生於花冠基部。
果實:果實為核果,熟時紫黑色,肉質,光滑,台灣栽植者較少結果實。
特性:亞灌木,莖伸長,蔓性或下垂,長 1~2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細長,四方形,不具針刺,有毛茸。葉為單葉對生,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1.8 公分,先端銳尖或鈍,基部鈍,紙質,粗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散生粗毛,中肋於表裏兩面皆隆起,側脈每邊 2~4 枚,明顯;葉柄長 0.2~0.4 公分,有毛茸。花多數,略小,紫紅色,開放時徑 0.2~0.3 公分,呈頂生及腋生的頭狀花序排列;花序梗長 1~1.5 公分,密生毛茸;頭狀花序球形,徑 2.5~3 公分;苞片小,披針形;花萼小,筒形,先端 2 裂;花冠高盆形,冠筒細長管狀,長 0.3~0.5 公分,先端 4 裂;裂片卵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雄蕊著生於花冠基部。果實為核果,熟時紫黑色,肉質,光滑,台灣栽植者較少結果實。
植物圖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二十年的变化,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收藏起来看看吧。
杜甫七律《狂夫》读记
这个烧伤治疗法,是别人家的祖传秘方,现在都公之于众了 ! 起效快、不疼痛、价低廉 !
王小利信中提到与李琳那晚路过苞米地情节,赵本山:这也是梦呀?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掌握了七个利用人性弱点赚钱的技巧,学习下吧
世界最长寿的十位老人一览图!|巴西|日本|印尼|南非|俄罗斯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