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的情绪是“信号”,都藏着什么秘密?

面对孩子经常爆发的情绪,相信大部分爸妈都会有深深的挫折感,3-6岁孩子的情绪就是6月的天,说变就变:

“上一秒还笑嘻嘻的,下一秒就突然发起了脾气。”

“动不动就生气,还骂人打人,讲道理、劝慰等一点也不起作用。”

“做某件事的顺序不对,又不可能复原了,就哭闹不止,能把家里的屋顶掀翻!”

“想要什么东西或做什么,若大人不答应,就会一直大哭大闹、撒泼打滚,直到要求被满足为止。”

......


一天能哭哭闹闹十几次,把家长们累得够呛,非得让你猜心思,猜不中了就哭闹,一不顺心家里就天翻地覆,充斥着娃那高分贝的尖叫声。

这都是因为3-6岁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3-6岁孩子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帮我们有效应对孩子的情绪?

3-6岁孩子的情绪发展

快速发展期的“矛盾”


小孩在2岁前后,自我意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孩子也逐步明白“妈妈并不总是我需要的时候就会在,我想要什么就应允。妈妈不是专门为了我而存在的。”

妈妈是另外一个人。早期的那种婴儿式的全能感,一点点在孩子心里丧失;与妈妈完全共生(我和妈妈就是一个人)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这个时候,孩子小小的“我”,处于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境中:前方是自由,背后是妈妈。

孩子需要往前走,这样他才能长大。孩子也需要妈妈,那是他的心理食粮。于是,孩子内心的迟疑以及恐惧越来越多。世界太广阔了。挑战太多。孩子愈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单。孩子的焦虑也日益浓重。

尽管他独立探索的进程不会终止,但却会更频繁地回头找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妈妈言行表露出的任何拒绝(即使妈妈可能出于某种正确性而拒绝孩子),都会很容易激怒孩子。

孩子的怒气说到底,是为了回避自己的无助感。若真的把这种无助担在自己一个人身上,那孩子只有绝望这一条路可选了。

妈妈若能够接住孩子的喜怒无常,孩子就会获得另外一条出路:确认爱、吸取爱的能量,情绪得以稳定,并有力量再次出发。

这种情况即使在成人身上也很常见。被一个陌生人拒绝并不容易让我们失控。被一个自己在乎的、亲近的人拒绝,却很容易让我们抓狂。

相反,一旦在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最亲近的那个人用理解的目光、宽容的怀抱接受住我们的暴怒,怒火反倒很快就散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如此。他们亟需要获得自主感,希望从母亲的怀抱里逃脱,但同时他们又如此渴望母亲的怀抱,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心理慰藉,而一旦母亲的怀抱过来了,孩子又会本能地拒绝,看起来固执的不行。

情绪调节、控制力发展不完全


3-6岁孩子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儿童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情绪易波动,极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脸就象春天的天气那样多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如不高兴就哭,高兴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而得到新玩具、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都会使情绪大起大落,他们的情绪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而随着年龄增长,控制能力加强,这些情绪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情绪受秩序敏感期影响


敏感期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它是儿童特定行为与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的秩序敏感期被破坏掉,就是大多数儿童哭闹的主要原因。


进入敏感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事物有着严格的秩序感,如果他们的秩序感被破坏了就很容易大哭大闹。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时期,只是早晚与时间长短不同。

比如孩子在排积木的时候,当他熟练之后一定会有他的条理;孩子画画的时候,一定也有她的顺序,甚至这种秩序感会蔓延到家人身上。

又如孩子会讨厌客人来家的时候,穿着爸爸的拖鞋,那是爸爸的,你怎么能穿呢?
家里来小朋友了,妈妈把她自己的水杯给小朋友喝水,孩子都会满脸的不高兴。
孩子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家长猛然插入进来帮他,反而孩子会大喊大叫。

他并不需要你的帮忙,因为你破坏了他的秩序感。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会开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甚至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情绪,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做?

解读孩子的情绪


解读孩子的情绪,时间点很关键。

要随时观察和留意孩子的情绪,及时捕捉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的苗头(对,是苗头就要捕捉哦,而不是等到娃已经大吵大闹,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才发现)。

这些苗头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一个反常的动作,都需要我们留心去捕捉。

比如刚出生的宝宝,不耐烦和轻微的抽泣可能就是他坏情绪的苗头,他可能是饿了或者尿了;

而大一点的孩子,突然把玩具用力扔地上,可能也是坏情绪的苗头。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


在大人的认知里,会习惯把情绪分成两类,一类是好情绪,另一种是坏情绪。

家长会把哭泣、恐惧等情绪归类为坏情绪,认为哭泣是表达忧伤的方式,恐惧是懦弱的表现,都代表着羞耻和软弱,是不好的象征,所以在孩子表露坏情绪时,会进行压制、嘲笑、指责。

比如,当孩子大哭时,家长可能会说:“你是个男孩子,要坚强,不能随便哭。”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否定了孩子的情绪。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只有快乐才可以被接纳,愤怒、忧伤不被接受。所以,当孩子再次有负面情绪时,便不会也不敢表达了。
而孩子在父母面前毫不掩饰地表露情绪,说明他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寻求帮助。

当孩子跟爸爸妈妈开启“吐槽模式”后,无论表露的是正面情绪(高兴、平静),还是负面情绪(暴躁、沮丧),我们都要接纳。
因为,情绪本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在我们心里,对它们进行了好和坏的归类。

比如愤怒,我们通常认为它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愤怒是一种强大且健康的力量,能让我们对不公正的状况保持警惕。

比如照片中的外国老爸,在这方面就做得就非常好。他充分接纳了女儿的所有情绪,并告诉她,即便是坏情绪也要接受并尊重它。


帮助孩子准确表达情绪


对很多孩子来说,能清晰描述情绪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同样是生气得不得了,但可能是因为把擅长的事情搞砸了,也可能是因为玩游戏输给了别人。

前者的情绪其实是懊丧,后者的情绪实际上是不服气。

所以,要教会孩子分辨清楚各种情绪。情绪很抽象,所以在教孩子的时候,可以用给情绪“贴标签”的方式来练习。

有一本绘本叫《我的情绪小怪兽》,它的方法就很巧妙。

它把每种情绪,都画成不同颜色的小怪兽,比如红色小怪兽代表愤怒;绿色小怪兽代表平静,蓝色小怪兽代表悲伤等等。(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看懂了)


  
蓝色小怪兽代表的情绪是悲伤


绿色小怪兽代表的情绪是平静


红色小怪兽代表的情绪是愤怒

和孩子亲子共读绘本,引导他使用不同颜色的小怪兽,来形容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时会说:“妈妈,我的红色小怪兽来了!”;心情平静时会表达:“妈妈,现在我的情绪小怪兽是绿色的。”

通过这种把情绪标签化的方法,我们很快能知道孩子的情绪状况,也为下一步的情绪管理扫清障碍。

“拥抱加三句式”


在孩子情绪不高,需要被帮助的时候,父母可以用“拥抱加三句式”的方法去对待。

第一,拥抱。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哭闹时,第一反应就是抱住他。所以当他们不开心时,下意识就希望家人能够抱抱他,这样孩子不仅能得到安慰,还能获得安全感。

第二,在拥抱后,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三句话。

第一句:“我看到你非常生气,非常委屈……。”

家长给孩子的情绪命名,会让孩子的情绪识别的颗粒度变得越来越细。

第二句:“如果你想哭可以哭一会儿。”

家长可以允许孩子在情绪中相处一段时间。

第三句:“爸爸妈妈会陪着你的。”

家长对孩子表达爱,会让孩子有被接纳的感觉,同时告诉孩子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表达情绪的方法有对错之别。


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工作”,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成长着、变化着、有自己独立灵魂的生命。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仍然保持清醒理智,对于父母来讲,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孩子愤怒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受伤的心。

所以,只有朝孩子伸出双手,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去判断孩子的情绪温度,根据不同的情绪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才能知道刚才的愤怒和暴力下面,到底隐藏了什么。

接纳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才是父母最该做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脾气特别坏怎么办?有效的5个步骤6个方法,培养高情商孩子。
家长必读!当孩子情绪失控时,这样沟通最有效!
愤怒孩子的无能,藏着你的压抑和恐惧
家庭教育:专家说的都是对的?独立思考,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大多数父母不知道,孩子改掉这个“缺点”,未来路会很难
奥特曼到底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有多大?父母需要干预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