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知道身体健康与中医养生究竟有什么关系吗?

素妍心语:


现在各种身体疾病越来越多,除了营养和饮食之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带着一颗好奇和探索之心,我走进了“情绪体质学”的线下课堂,以此分享给大家共同来学习和成长。


现在生病的人非常多,或多或少,每个人最少有三种慢性病以上 。可是现在医疗这么发达、生活这么优越,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生病?原因是什么?

带着对人生病原因的好奇和探索之心,我走进了中医的学习课堂。今天分享一下学习《关于人为什么会生病》的收获及心得,欢迎大家指正与交流。

1. 

首先我们要寻祖问根,

人很多疾病是和遗传基因有关

 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甚至失眠都是可以遗传的, 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下自己父母亲的身体状况,提前做好预防。

比如有一个年轻人的父母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情况 ,那么这个年轻人即使在30岁前没有患这种病, 都要提前预防,在饮食和生活习惯,运动方式上多注意  。

2. 

生病和工作会有关系、职业病

比如:一些人在当领导,压力大、较操心 ,心理和脑力压力大,老年容易得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再比方说:当老师,站得比较多,坐得比较多,退休时候易得静脉曲张 、腰间盘突出、失眠(管理学生很操心)。再比如说:做主持的容易得慢性咽炎 。

3. 

生病和饮食有关

在北方,天气比较冷,会多吃油炸食物,口味会偏重些。喜欢吃咸的 所以在北方得高血压的比例要比南方多的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提前去监测自己身体,比如:

特别喜欢吃咸的,肾虚

特别喜欢吃甜的(蛋糕,糖),是脾虚

特别喜欢吃辣的(辣椒),是肺不好

特别喜欢吃酸的,是肝不好

特别喜欢吃苦的,是心不好

就是我们不要等到生了病再去找医生。

学习中医文化最大的智慧就是你通过你日常的行为习惯 饮食习惯,思维习惯,能够辨别出身体的一些情况 

 4.

生病和性格及情绪有很大关系

心态平和至关重要,一个人生病和性格及情绪有70%以上的关系。

A. 心脏喜欢“喜”,若你不给他一个喜悦的心情,整天心烦、 愁眉苦脸的,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你就会伤害了心脏,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头晕、头疼、手麻、乏力,严重冠心病;

B. 肝脏主的是“怒”,若你每天喜欢生闷气、爱发脾气,每天很急躁,这种情绪就会伤肝 ,会出现眼干、眼涩、白内障、青光眼,同时心烦、手脚麻木、抽筋、胃胀、胃疼等, 所以我们要少生气,因为生气伤的是自己的肝;

若是脾气比较急躁,肝气郁结,可以选菊花,麦冬,莲子一起煮水喝 

C. 脾主的“思”,若是你思虑过度,心特别细,就会伤脾

若是伤了脾之后,会出现胃疼、胃胀、大便干、大便稀,或者感觉身体困窘, 脾虚了运化不好,进而低血压、低血糖、贫血、脂肪肝、免疫力低下、胃肠疾病;

所以我们不能思虑过多、老是想事, 所以我们性格及情绪所导致的病根本就不是药物可以调整过来的 ,若是肝血少了,肝火大了,人就会出现口干、白内障、脾气发急;

这时候中医会用到莲子,养心安神,把火降下来 ,郁金疏肝理气的,就可以把火降下来 ,性格开始改变。中医是通过改变了性格,而改变人的体质,改变了人的病情 ,中医讲究天人和一,顺其自然,从根本上解决病根;

 D. 肺主的是“悲”,若是一个人整天悲悲切切的 若是伤肺后容易肺气肿,咽炎,咳嗽,有痰,皮肤病,便秘,因为从中医来讲,皮肤病,便秘都是肺引发的, 所以我们不要焦虑及忧郁,做事不要这么敏感,经常笑一笑,保持平和的心态 

5. 

生病与结婚后的夫妻感情有关系

若是双方恩爱,感情好,身体会相对健康 ,所以要彼此感情好,记住对方的优点,忘记对方的缺点; 比如:女性要做到温温柔柔,愿意弯下腰,愿意孝顺公婆,能够和睦妯娌, 能够和丈夫家-不管穷亲戚,富亲戚都能好好相处;男人要心疼,要关心,要爱老伴 。

6. 

孩子的生活状态对父母健康也有影响

孩子的条件、工作、感情怎么样,经济怎么样,都会有影响, 实际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的爱,最缺心眼的爱也是父母的爱 。

若以上问题都能注意,饮食上五味俱全,每天能锻炼30分钟-1个小时 ,每天能喝2000ML的水,能保证7个小时以上的睡眠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养生,否则养生是空中楼阁。

中医养生,其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

通过平时健康的习惯、饮食、活动等来改善人的体质,增强抵抗力。

其实,中医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遭受到风寒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生姜煮水喝, 当体内湿气比较重的时候,我们会去喝冬瓜汤和薏米粥 ,当便秘的时候我们会去喝蜂蜜水,等等。

中医是哲学,中医是智慧,中医是中国人的瑰宝,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根。

中医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

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行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味中医| 不可不知的五行养生法
养生堂 >> 中医养生
五行人的体质特征及食疗养生原则+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与身体的健康+五行学说+五行用药+五行人的进补药膳
值得收藏!养生专题视频大全【转载】
五谷杂粮养生法(图)
中医养生学概论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