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德”谈
“玉德”谈
徐梦梅
  徐梦梅

  “玉德”是中国玉文化之精髓。“德”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周王朝提出“德”的标准是:“施实德于民”。用现在通俗的语言可理解成“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

  “玉德”的观点源自春秋时期。先圣孔子(鲁国人)处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为顺应统治者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的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和比附方法,最早将玉所具有的温润、缜密、锐廉、坚刚、清扬等质地美的自然属性,进行演绎发挥并将其人格化。认为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比德”的思想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而“温”则体现了儒家“恪守中道”的哲学观,是对人的品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处世的温良恭俭让,对人的宽宥,处理事情的适度和符合礼的规矩。从此“玉德”便成了君子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

  在此时期关于“玉德”的提法,还有齐国管子“仁、智、义、行、洁、勇、精、容、辞”的“九德说”;赵国荀子“仁、智、义、行、勇、情、辞”的“七德说”。表述虽不一,内涵大同小异。

  东汉的许慎总结归纳春秋诸家对“玉德”的各种说法,以“仁、义”两字为核心,添注了时代的信息,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仁、义、智、勇、洁”的“五德说”。他认为玉是非常温润柔和的,可恩泽万物,这是“仁”;玉的纹理清晰,自外可知中,表里如一,这是“义”;玉如被敲击,其声舒扬悦耳,可传得很远,这是“智”;玉的韧性和硬度都很好,不折不挠,这是“勇”;玉有断口,但边缘不锋利,不伤害他人,这是“洁”。许慎的“五德说”是我国历史上对“玉德”最具总结意义和最言简意赅的诠释。

  “玉德”观念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成熟于两汉。此后历代关于“玉德”的解读似乎趋于淡化,但与“玉德”有关的为人处世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几千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形成了其传承奉守的道德观。

  我们研究“玉德”,对其扬弃并赋予新释义,颇有现实意义。荀子曰:“吾观玉之美德,犹如镜鉴,可以照人。然世事纷乱,人欲横流,想独善其身难矣,以玉比德者甚少。”

  2001年9月,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强调要坚持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加强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笔者以为“玉德”应是中华传统美德最合适的代名词。

  去年12月,有“玉石之都”美称的广东揭阳市,在新闻媒体的协助下,开展穿越历史的道德传承,寻找具有“仁爱、信义、智慧、勇敢、廉洁”的“玉德”人物活动,最终广州佛山的拾荒阿婆陈贤妹等10位草根人物光荣当选。今年5月间先后发生的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佳木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在生命最后一刻恪尽守职的杭州“最美司机”吴斌之感人事迹,无一不是“玉德”精神的再现。

  小人物的义行善举,展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地,激发了几多国人对心中道德法则的敬畏和共鸣!

  我们呼唤“玉德”的回归,期盼“玉德”在新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更加发扬广大,不断完善升华,从而成为社会和谐有序、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玉比德,枕石观云列表页面-相册-人和网
玉的典故
玉的十一德
君子比德于玉
【关公文化】玉石之德与关公之义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