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夏日<BR/>“空调房”里享清凉
古人夏日“空调房”里享清凉
□李 敏
古代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自制了很多种“空调房”,他们也能在炎炎夏日里享受到清凉的感觉。
先秦空调间叫“窟室”、汉代有“清凉殿”、唐代有“水亭”、宋有“寒瀑殿”、明清有“空调井房”。
先秦时期的“窟室”实际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讲究,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饮活动会安排在窟室中进行。《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大概意思是,郑伯喜欢喝酒,特地修建了一处窟室,晚上在窟室内饮酒取乐,通宵达旦。窟室很像是先秦贵族阶层夏季流行的“娱乐空间”。
到了汉代,夏季空调房叫“清凉殿”,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级避暑用房,制冷效果很好。“室内有石质高级床,身边会放置盛有冰块的国外进口的玉晶盘,还能让侍人站在一旁扇风。”采用多种降温法,想不凉快都难。
“水亭”,就是唐代宫吏设置的一种避暑建筑。《唐语林》卷五记载:御史大夫王某家“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诗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景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了避暑降温的效果。当然,这种半自动的制冷设施,耗费颇大,并非一般人所能建造,也只有王公贵族享用。
宋代宫中王孙公子们拥有专门的避暑“寒瀑殿”,那里“长松修竹,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这里的“寒瀑”,是一种人工的瀑布,用翻水车把凉水冲上屋面,水从屋顶流入大池中。而池中种植各种花卉,庭院里摆放着数百盆香花,用风轮鼓吹,清芬满殿。
明清时期的“空调井房”多是挖深井采集冷气,即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而冬天则有暖气上来,保证厅堂温度相对稳定、宜人。这种方法也是很多老百姓所采取的避暑方法,不仅可以作为空调房,其妙处多多,除了可以给房间降温,还可作为地下“冰箱”,将食品放进井内保鲜、冷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古代如何避暑:女人竟穿袒胸装和开裆裤
古人没空调是怎么“捡回一条命”的
古人解暑?吃“冰激凌”吹“空调”
古人避暑有奇招:南宋冷饮店热卖"冰激凌"
古人伏天战高温的手段
古人是怎么降温解暑的呢?揭秘古人的避暑良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