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芒罗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全加拿大人送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艾丽斯·芒罗(见图)获奖的消息让加拿大人奔走相告,兴奋不已。总理哈珀当即发出贺电说,“加拿大人为这一卓越成就感到无比骄傲……诺贝尔奖将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属于世界上拥有最好作家的国度之一的地位”。
其实,芒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北美文学界来说,并没有多么意外。数十年来,她的小说经常是美国《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刊物的拳头作品,有圈内人更是称她为“北美最伟大的作家”。她几乎囊括了加拿大和英美的所有奖项——不仅3次摘得加拿大最高的总督文学奖,也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英国的布克文学奖。她的“伯乐”、资深编辑辛普森说,“我并不感到吃惊,她理应得奖,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奇妙的是它现在发生了。”
空谷幽兰——
散发淡淡花香
艾丽斯·芒罗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一个名叫温纳姆的乡村小镇。父亲经营着一家饲养狐和貂的牧场,母亲是小学教师。她在家乡生活,直到18岁考上西安大略大学才离开。她在大学攻读的是新闻与英语专业;但在20岁时与同学芒罗结婚后,两人双双辍学,一起移居到丈夫的家乡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两人育有三女,并在市中心开了一家“芒罗书店”。两人于1972年离异后,艾丽斯·芒罗又回到久别的故乡,并与一位地理学家结婚,丈夫于今年4月病逝。82岁的芒罗一个多月前来到维多利亚市,打算在大女儿家过冬。芒罗书店至今仍由其前夫经营着。就在诺贝尔奖宣布的前一天,芒罗先生还约她在外面共同进餐,并谈论过文学。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知道自己已被提名,但从未想到真会获奖,后来就将此事完全忘掉了,直到女儿于凌晨叫醒她。而芒罗先生听到这一消息后,马上将她的书移到了最抢眼的位置,并立即向出版商增加订购。
尽管芒罗夫人在北美文学界闻名遐迩,但却一直深居简出,极少参加大型社交活动。她说,自己不会打桥牌,不会打网球,这些时髦的事情,她都没兴趣;她也从不签名售书。但她却有时间望着窗外而遐想,构思小说。当被问及成功原因时,她说,“我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其他才能……我不是知识分子,只是家庭主妇。没有其他的东西能够吸引我。所以我的生活不像许多人那样受到干扰。”确如其言,芒罗就像是一朵空谷幽兰,不求人赏,只在那里悄无声息地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小城故事——
道尽人性真实
芒罗的小说多以故乡小镇为背景展开,充满着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和思索,她写出了乡间小镇普通人的辛勤劳作与日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乡土气息:青草的芳香、马厩的气味、破败的木桥、泥泞的小路……翻开她的小说,凡是有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都会备感亲切。
她笔下的人物也都是乡村小镇上极普通的人:农场主、小学教师、售货员、中小学生等,你在乡村小镇一出门就会碰到的芸芸众生。不过,在她的小说中,男人多是陪衬角色,少英雄气质,甚至还有点肮脏龌龊。小说的主人公多是少女、姑娘、少妇和中老年妇女。她们普通得让你感到似曾相识,读来会让你不由想起你的同学、姊妹、母亲和邻居。她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理想人物,各有其缺点与脆弱,但也因此让读者感到人性的真实、生活的真实。瑞典文学院对此介绍说:这是些发生在加拿大小镇里的故事,在那里人们拼命追求被社会认可的生活,由此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精神道德冲突。这些问题还源于不同年龄层的代沟,以及人们野心间的磨擦与碰撞。
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是如何吸引读者并得到文学界认可的呢?这要归因于芒罗那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和叙事的天才与技巧。《纽约客》的评论说,“芒罗的故事能够深邃地洞悉人们之间童年时的关系,以及加拿大小城生活的实质。”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文学评论指出,“芒罗有深入人物性格深处的天才……能让我们了解人类的缺陷,并引发我们的怀旧情绪。”
因此,芒罗的小说被归于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在叙事中,她从不使用诸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或是魔幻主义等现代派手法,她完全采用传统写法。但她对女性心理描述准确,刻画细腻,可以说是曲尽其妙。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叙事风格以细腻见长,表达清晰和心理现实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短篇小说——
再受文坛垂青
芒罗小说的风格可说是“文如其人”,其语言简单平易,朴实通俗,有散文特色。读她的小说,极少碰到生僻词语,初中生都不用查字典。其故事娓娓道来,像是一位母亲在向子女述说童年往事,然而其魔力则能让你读起来津津有味,不能释手。如果说畅销的流行小说和描述重大事件的巨著是一瓶烈酒,那么芒罗的小说则是淡淡的午后清茶,供你慢慢品味,而且在放下杯子之后,你仍能感到口有余香。所以很多文学批评家称她是“加拿大的契诃夫”、“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其实,芒罗获奖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对她个人成就的承认,也不仅是加拿大文学或是女性文学的荣耀,而且是对短篇小说的最高褒奖与巨大鼓励。长期以来,短篇小说往往得不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也被诺贝尔奖一再忽略。幸运的是,现在,人们终于看到,在契诃夫、莫泊桑和欧·享利之后,又一颗明星升起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位女作家的文字
不得不了解的关于爱丽丝·门罗的十件事
今日分享|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3诺贝尔文学奖艾丽斯芒罗名言中英文对照
在113届诺贝尔文学奖中,只有这16位女性杀出重围
门罗小说《侵犯》中多重主题内涵解读(迟成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