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位女作家的文字
01

一度被许多女作家模仿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

  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

  “玛格丽特·杜拉斯,她写作,有的只是用来写作的铅笔和水笔。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这是1988年玛格丽特·杜拉斯接受吕斯·佩罗访问时在题铭中所说的一段话。她曾经对最亲密的女友说:“真奇怪,你考虑年龄,我从来不想它,年龄不重要”。


《情人》精彩段落


1.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3.

爱,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一种不老不死的欲望。

02

离经叛道的文青教母

弗朗索瓦丝·萨冈

  弗朗索瓦丝·萨冈,令法国人为之疯狂的小女孩,是20世纪和张爱玲、杜拉斯齐名的“文青教母”,而亦舒早期作品几乎照搬了她的风格与叙事模式。

  “为我们国家女性地位的改善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法国总统希拉克这样赞誉她。她一夜成名、放纵不羁的自由精神和小资情怀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她满怀爱意而不无悲哀的一头扎进人生——“幸运的是,人生匆匆,我在这里,你在这里,我们共舞。”的确,在她的时代里,她跳得离经叛道,跳得迷人极了。


《你好,忧愁》精彩段落


1.

感觉良好,但是,在我内心总有一种厌倦,孤独,有时是种激奋的情绪,这种情绪犹如一头活生,热烘烘的野兽在我体内骚动。我常忘却了世间,忘却了生命的短暂,忘却了世间美好的感情。我考虑着,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是我的理想。

2.

爱除了使我获得肉体上十分现实的快感之外,还让我体验到某种智力上的快感。'做爱'这两个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诱惑力,只要从字面上把它们的意思分开,就产生一种文字上的力量。这如此具体、如此积极的'做'字,和富有诗意的抽象的'爱'字结合在一起,令我倾倒。从前,我说到'做爱'时,没有一丝羞耻,没有半点别扭,丝毫没有注意到它的区委。现在,我感到自己变得羞涩了。

03

特立独行的

三毛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语)


《撒哈拉的故事》精彩段落


1.

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2.

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仍是为了父母,至于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谈成败,论英雄。

3.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04

女性主义的先锋

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

  她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伍尔芙一生勤奋,著述丰富,除小说创作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日记等,供后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收集得已经十分完全。伍尔芙认为写作要摒弃纷繁的物质表象,在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探求中定格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通过人物的瞬间感悟揭开生活的面纱,触探生命的哲理。


《到灯塔去》精彩段落


1.

这时她用不着顾忌任何人,她可以独处,可以处于自然状态。这正是现在她常常感到需要的——思考;哦,甚至连思考也不要。只要静默;独自一人,一切外扩的、绚丽的、语言的存在和行为都消失了;人怀着庄严感缩回自我,一个楔形的隐秘的内核,是别人所看不见的。尽管她直挺挺地坐着,仍继续在织袜子,但正是这样她感受到了自我;而这个摆脱了一切身外附属之物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从事最奇特的冒险。当生活的活跃程度暂时减低时,体验的领域显得无边无涯。

2.

一个人并不是经常找到休息的机会,只有作为人的自我,作为一个楔形的内核,才能获得休息。抛弃了外表的个性,你就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当一切都集中到这种和平、安宁、永恒的境界之中,于是某种战胜了生活的凯旋的欢呼,就升腾到她的唇边。

05

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让-保罗·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

  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伏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如《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


《第二性》精彩段落


1.

人们常说,女人打扮是为了引起别的女人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实际上是成功的明显标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被人嫉妒、羡慕或赞赏,她想得到的是对她的美、她的典雅、她的情趣——对她自己的绝对肯定;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自己。

2.

服饰对许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她们的内在自我。

3.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06

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赛珍珠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

赛珍珠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有她的故居。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也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该作品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


《大地三部曲》精彩段落


1.

“不要担心,爹,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地绝不会卖掉的。”但是隔着老人的头顶,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会心地笑了。

2.

在祖国,我们一直躺在床上睡大觉。我们放下帘子,以为黑夜还没有结束,以为整个世界在与我们一起睡觉。可是天早就亮了,这些外国人一直醒着并且干着活……我们究竟要不要去寻找在这么多年里我们失去的东西?

3.

春天过去了,接着夏天也很快地转入了收获的季节。

07

生死场上的勇敢跋涉者

萧红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杰出作家,在于她实践着时代对作家的“立言”要求。她两次到北京求学,思想上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不同,她有着强烈的女性自觉和强劲的生命意识。

  《生死场》何以在家国破碎的年代里,如鲁迅所言,给人“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原因在于作品本身的品质与气度。从一只山羊、一个小孩、一个跌步的农夫、一片菜田写起,《生死场》以十七节文字,绘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东北农民生活的图景。作品的镜头剪辑得很碎,没有特别主要的人物或贯穿始终的故事,却保持着生活原有的真实。这种散漫的写法,使得小说呈现出无主角但场景明晰、无情节但细节动人的特点。如果只是狭义地将它视为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铺陈书写,就低估了作品的文学史价值。《生死场》所提供的意义更为丰富。比如,从十一节开始,作品写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百姓的蹂躏,更写出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有血气的人”。老赵三这个曾经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醒来了,他和大家一起流着泪,“在红蜡烛前用力鼓了桌子两下”,表达着自己的信念:“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不是亡……亡国奴……”


《生死场》精彩段落


1.

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

2.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3.

他觉得人间是温存而愉快。

08

用诗写出一无所有的境况的女作家

赫塔·米勒

  赫塔·米勒,德国女作家和诗人,1953年8月17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

  米勒向我们证明,优美的语言并不必然表现为温软与繁复,正像深邃的思想一定不会经由豪迈却空洞的语言。秋风更胜秋雨,坚忍的、永不自我背叛的罗马尼亚农家女就这样登上了世界文学的荣誉之巅。即将出版的米勒文集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良机,让我们可以确认她优秀作家的地位。(《中华读书报》康慨)


《心兽》精彩段落


1.

但愿爱像割过的草地一样会重新生长出来。应该以别样的方式生长,好比小孩换牙,好比头发,好比指甲。它应该按自己的意愿生长。

2.

我们在恐惧中,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本来这是不可以的。正是基于这种长期的信赖,我们需要意想不到的转折。仇恨允许践踏,允许毁灭。亲密无间的人允许割爱,因为爱会像深草一样重新长出来。一声原谅就能立刻收回伤害,好比嘴里留不住空气。

3.

我很想将我的爱从身上一把扯出来,扔到地上踩烂,然后再爬到它旁边,让它穿过我的双眼重新爬入我的脑中。

09

加拿大的契诃夫

艾丽斯·芒罗

  艾丽斯·芒罗(又译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07.10~),加拿大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

  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2013年10月10日,艾丽斯·芒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艾丽斯·芒罗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中心,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在冷静、精致的叙事中,给读者带来阅读与心灵的震撼。


《逃离》精彩段落


1.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2.

生活总是那么的忙乱。为了得到什么并用掉它,我们总是白白耗费了我们的力量。其实又何必让自己这么忙碌,却无法去做我们应该去做与愿意做的那些事呢?

3.

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010

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

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的时候,她那向往田园生活的父亲带着妻儿移居到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在一个农场工作。

  年幼的多丽丝是一个“神经质”的女孩,在学校里,爱幻想的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白白浪费更多的时间。16岁时她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在非洲早年的艰苦生活中,十九世纪小说大师如狄更斯、吉卜林、史汤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莱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也为她的文学生涯奠定厚实基础。

  1962年她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她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2013年11月17日,多丽丝·莱辛去世,享年94岁。


《金色笔记》精彩段落


1.

当人生经历一段困难的日子,一个毫无生气的时期,我总是这样做,坚持某几句话,表达某种见解的几句话。即使这些话已经过时并毫无意义,我知道生命一定会回归,从而使它们重焕生机。

2.

我已经深深爱上这个人而无法自拔了。

3.

上面最后一句是我三天前写的。我是在扳指推算之后,才意识到已整整三天过去了。我陷于恋爱之中,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前天夜里我们谈得很晚,渐渐地两个人的内心都紧张起来。我真想笑出声来,因为这始终很可笑,可以说两个人在捅破窗户纸之前,都在装模作样。那时候我感到不愿离开,因为我确实在恋爱,我敢说我们两人谁都可能会打破这局面并且道一声晚安。但最后他走近来伸出双臂抱住了我。并且说:“我们俩都很孤独,让我们对彼此好一点吧。”我听出他的话中有一丝愠怒,但我决定不予计较。我已忘了和一个真正的男人做爱时怎么回事。我遗忘了躺在自己所爱的男人的怀里是怎样的感觉。


来源 /  “小镇的诗”(id:xzds1224)、《中华读书报》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把时间交给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113届诺贝尔文学奖中,只有这16位女性杀出重围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名言(15条)
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芒罗
2013诺贝尔文学奖艾丽斯芒罗名言中英文对照
朱白 : 反女权主义的女权主义者
白俄女作家、记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