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副麻将看到老

一副麻将看到老


  孙小宁
  说来,北京是越来越多雾霾天了,有时在微信上晒个出差拍到的碧水蓝天,都能得到一圈“赞”,但也能感到背后的羡慕嫉妒恨:你这可算是逃出生天了,美吧你……但是,逃出去又回来,说到底,这座城市还是有让你咬牙待下去的理由的。我说的不是工作也不是生活,而是人在这座城市染上的某种瘾。“剧场动物”,或许可以这样命名吧,但还不算准确。因为剧场动物,可以在任何剧场都得到欢娱,但如我这样的恋旧者,大抵还贪恋某种熟悉的、说不清却可以感知念想的剧场氛围。举个简单例子,演员忘台词,放在某些剧场,观众肯定是要嘘的,但在特定的剧场,这会成戏里戏外的佳话。那是角儿们与观众的默契,是要靠时间来养的。
  我之喜欢首都人艺,就是和一则佳话有关,还发生在我来这座城市之前。《茶馆》的告别演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那时于是之先生因病困扰,在台上忘了词。他自己深感歉疚,台下的观众却依依不舍,齐齐地在向他喊,“于是之老师,再见了,再见了。”现在于是之先生已然故去,这个故事还常被人提起,而我每每听得泪眼花花。从这儿就可以体会,作为人艺的演员,为懂他的观众演戏,有多幸福。而久居北京又是人艺戏迷,幸福又在于,你竟可以把一个出色的演员“看”到老,直至他演出谢幕。人说戏里戏外,但在这儿哪分得清呢?这可是台上台下多年煨出来的情感,装是装不来的。
  我没有机会看到《茶馆》告别一幕,最早的那版《洋麻将》自然更无缘得见。但刚刚在首都人艺剧场看时隔29年的经典重排,人一落座,也恍然有了属于这个剧场的历史感。我的座位正好是前排正中,被我邀来的闺蜜一坐下来就感叹,这个位置真好。我则向她说:可不是嘛,在差不多这个位置,我的身边还坐过濮存昕呢——我说的是马上要在台上看到的俩主角之一。这事说来也过去好多年。那一回其实是濮存昕请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看戏,我和童先生熟,他问我看不看,我马上答应。哪知道两张票并不联着,童老师把好位置让给了我。我坐下来不一会儿,旁边就来了濮存昕。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当时我就震惊了。浑身发紧,还无缘无故地咳,咳啊咳……我那没出息的情状到底有没有扰到他看戏,后来即使因为采访,和他变得很熟,我都没好意思问。但那次让我知道,在人艺剧场看戏,旁边坐个剧院自己的演员也是可能的。他们也观摩同行的戏,带着一份尊重与虔敬,还有一份跃跃欲试要挑战的野心。
  看《洋麻将》,我其实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年的《洋麻将》,那可是于是之、朱琳两位艺术家的对手戏,现在是作为后辈的濮存昕与龚丽君在演。我能感到,他们是在怎样不失经典范式的前提下,做着自己的阐释。抖腿、哼唧、甩牌、骂脏话、发脾气,是孤老头子魏勒这个角色的应有之义。于是之先生为他所做的功课,在那本《演员于是之》的书里就能看到。濮存昕怎么做的,我尚不知。只是见他突然开口骂脏话,开始有些不适应。虽然也知道,演完《建筑大师》后的他,一直在做着自己的角色颠覆。但无论怎么颠覆,大家头脑中,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知识分子气的濮存昕啊,突然在台上骂得如此直接而刻薄,合适他吗?但戏看着看着,又觉得濮存昕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小径。他把台词说得更松快更戏谑,脏话也便顺溜了些,处处还透出些自我揶揄。老魏勒说自己只是得了衰老这个无法治疗的病,我在这一处竟笑了笑,包括他频频的输牌,观众席上也频频掠起一股笑意。但是,这难道不是这出戏的妙处吗?能让人产生喜感的悲,才是大悲、至悲。
  四场戏,布景只一出。剧本交代这是养老院一个没人去的房间,但我望向台上,却觉得更像一个乱堆东西的仓房。那种没人气的荒芜,正好是两个虽有子女却无人看望的年迈老人处境的外现。魏勒在这里邀芬西雅打牌,濮存昕是从一张桌子上取下另一张桌子,他还动作轻巧地将每张椅子都亲自坐一圈,为的是把上面的灰坐掉。为老魏勒的开场戏所做的处理,濮存昕表现的是一个看似正常的老人要打牌取乐的兴致。只不过十四圈牌打下来,每局皆输,所有的人生伪饰都被彼此的言语挑破,便是无可逃遁的苍凉了:原来两个人都人生失意,靠救济金生活。无论养老院怎样让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的残生必要在此度过。
  一出高难度的对手戏,还打的是一副洋麻将,1985年的于是之、朱琳,怎么也打得出神入化呢——这个我是戏后通过网上视频补看的。看的同时又想到人艺早它两年排的《推销员之死》。也是个洋剧目,剧作家阿瑟·米勒还亲临过北京指导排戏。那时的北京,也包括整个中国,给他的印象都像一战前的美国:刚从一场“内战”中走出(指“文革”),街上人们穿的衣服颜色渐渐变得鲜亮起来,但还无暇顾及公共厕所的气味。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推销员这个职业。那么当时的于是之、朱琳们,深谙遥远的美国养老院里老人的孤苦吗?看完《洋麻将》,再回到《演员于是之》这本书,这样的句子就跳进眼帘:“昨日忽想读《第六号病室》,或有益于对魏勒的塑造。”“人的心理病态、神经质——一辈子生活的谜逼出来的心理不正常。”还有一句是:“面部肌肉随思想情绪,有一种(或几种)不随意的激动。(想到了几位朋友的脸,有的已作古。)”
  真是厉害啊,一下子就扣准老魏勒的灵魂:失败与孤独,还有死之将至的恐惧与不甘心。说到底,洋麻将就是人生一把牌,能演到什么火候,得看演员生命体验到什么火候。而一茬演员故去,后一拨演员又是哪个在哪个时候到了火候,考验的是一个剧院的眼力与耐心,当然也考验观众。这观众,这还得是常年都在看同一剧院演员演戏的人。诸如这样的联想做过一串后,我对闺蜜是这样说的:以我们的一生来看,能看人艺《洋麻将》的机会,也就两回了。到第三回,我们大概就不能看,或者不忍看了。
  这段话,我当然也发到了微信里。结果闺蜜看了说,她回家就跟丈夫念叨这出戏,得出的结论是:以她丈夫那颗本质上悲凉的玻璃心,这出戏他断断是不能看的。我想了想也是:男人说来都暴脾气,但其实都脆弱。若想到一副洋麻将就能把人看老,那得砸多少桌椅啊。
  但砸归砸,戏照看。我倒是不怀疑。这个剧场有老戏重排,没有男男女女和我呼应。有些事说来是这么矛盾,但却其实是真理,比如明明是在剧场,让你洞悉人生的某些残酷真相,但人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安慰。而看《洋麻将》更大的安慰是,这座城市还有这么多人,台上台下,同处于一个剧场,领受着真相一起老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开文化之门︱从《洋麻将》谈中外文化融合
陈薪伊:戏剧就是探索生命的意义
北京人艺变迁史:从演员心中的圣地,到老戏骨最后的阵地
无标题
逝者|朱旭:是他让舞台有了家的感觉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⑭】濮存昕:把经典和艺德一起传承下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