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注》里的北京(潮河篇)

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径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

鲍丘水大榆河),即今潮河。

                    潮河(图片摘自网络)

又南径镇东南九十里西密云戍西,又南,左合道人溪水,水出北川,南流径孔山西,又历密云戍东,左合孟广水,水出下,甚层峻,峨峨冠众山之表。其水西径孔山南,上有洞穴开明,故土俗以孔山流称。水又西南至密云戍东,西注道人水,乱流西南径密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有东密云,故是城言西矣。

孔山,今人多认为即丰宁窟窿山。 

密云戍城,按注文“又南径(御夷)镇东南九十里西密云戍西”结合文普资料,作方位及距离校验,疑与今丰宁土城镇土城城址有关。(河北文物局,2013)

大榆河又东南流,白杨泉水注之,北发白杨溪望离,右注大榆河。又东南,龙刍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东南出峡,径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左合县之北溪水,水出县北广长堑南。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其水南流径滑盐县故城东,王莽更名匡德也,汉明帝改曰盐田,右承治,世谓之斛盐城,西北去御夷镇二百里;南注鲍丘水。

滑盐县故城,按注文所述方位疑与今滦平陈营战国遗址有关。(河北文物局,2013)

又南径奚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德也。鲍丘水又西南径犷平县故城东,王莽之所谓平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出臼里山,西径三城,谓之三城水。

渔阳郡傂()奚县故城,北京文物局按《密云志》等所载,认为即今密云提辖庄遗址(北京文物局,2008)。但按注文方位次序考量傂奚县故城当位于犷平县故城(吴文涛等认为即今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的密云水库湮没区)的上游。故此结合考古及地名学等综合考量,今高岭镇田庄村(亦称北提携城)与傂()奚县故城有渊源。故此本文颇疑傂()奚县故城即今田庄遗址[1]而非密云提辖庄遗址。

三城,疑与今高各庄东汉遗址有渊源。(北京文物局,2008)

犷平县故城,尹钧科、吴文涛等认为即今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的密云水库湮没区[2]

又径香陉山,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又西径石窟南,窟内宽广,行者依焉;窟内有水,渊而不流,栖薄者取给焉。又西北径伏凌山南与石门水合,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以名山也。一水西南流注之,是水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溪故也。

香陉山,按《畿辅通志.卷十七》:密云县东北百余里,产藳本香故名。

又西南径犷平城东南,而右注鲍丘水。鲍丘水又东南径渔阳县故城南,渔阳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王莽更名通潞,县曰得渔。鲍丘水又西南流,公孙瓒既害刘虞,乌丸思刘氏之德,迎其子和,合众十万,破瓒于是水之上,斩首一万。鲍丘水又西南历狐奴城东,又西南流注于沽河,乱流而南。

渔阳郡故城即今怀柔北房镇梨园庄村东城子地[24]秦汉时渔阳郡治所在此,《史记·陈涉世家》中发闾左谪戍渔阳即此地。(2008,北京文物局)

狐奴县故城, 今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府村南狐奴山前,遗址面积接近50万平米。城址已毁。(北京文物局,2008)

又南过潞县西,鲍丘水入潞,通得潞河之称矣。

潞县,尹钧科等《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经过野外考察,在今三河县西南境、潮白河东岸的城子村处,发现了一处汉代遗址,面积较大,在被河水冲刷过的地面上,多散布汉代砖瓦陶片。经过多年反复讨论分析,认定这里应是东汉至北朝时的潞县治所。这一结论与《魏土地记》所谓潞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吻合的[3]。(备注:西汉潞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4]

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

高梁水,这里所说的“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水于戾陵堰”之高粱水,吴文涛认为即指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刘靖主持修建戾陵堰与车箱渠,把水引入高粱水上源之后,经景元三年樊晨改造,从高粱河引水“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的渠水[5]。(吴文涛,2013

水自堰枝分,东径梁山南,又东北径刘靖碑北。其词云:

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沛国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源流,相漯水以度形势,嘉武安之通渠,羡秦民之殷富。乃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

其遏表云:

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潞河之别源也。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依北岸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十丈。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人,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余万晦。至景元三年辛酉,诏书以民食转广,陆费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高下孔齐,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导渠口以为涛门,洒滮池以为甘泽,施加于当时,敷被于后世。晋元康四年,君少子骁骑将军、平乡侯宏,受命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宁朔将军,遏立积三十六载,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剩北岸七十余丈,上渠车箱,所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勋,亲临山川,指授规略,命司马关内侯逢恽,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门,门广四丈,立水五尺,兴复载利通塞之宜,准遵旧制,凡用功四万有余焉。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繈负而事者,盖数千人。《诗》载经始勿亟,《易》称民忘其劳,斯之谓乎。于是二府文武之士,感秦国思郑渠之绩,魏人置豹祀之义,乃遇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刊石立表,以纪勋烈,并记遏制度,永为后式焉。事见其碑辞。

三国魏镇北将军刘靖创修的戾陵堰与车箱渠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它奠定了蓟城时代水源开发的基本格局,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标志性地物。戾陵堰与车箱渠的基本情况也以《水经注》所录"刘靖碑"及其"遏表"的记载最详。吴文涛在《戾陵堰、车箱渠所在位置及相关地物考辨》一文中依据古今文献,结合考古发现和遗迹踏勘,对《水经注》的记载加以考释和辨析,为进一步确定戾陵堰、车箱渠及其相关参照物(梁山、刘靖碑、高梁水与㶟水等)的具体方位及相互关系等多个方面有着精细而详实的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又东南流,径蓟县北,又东至潞县,注于鲍丘水。又南径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汉光武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也。屈而东南流,径潞城南。世祖拜彭宠为渔阳太守,治此。宠叛,光武遣游击将军邓隆伐之,军于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败,果为宠所破,遗壁故垒存焉。鲍丘水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纤曲淆十余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夏泽,据(清)顾炎武考证:今三河县西三十里,地名夏店,旧有驿,鲍丘水迳其下,而泃河子县城南至宝坻下入海。疑夏店之名,因古夏泽,其东弥望皆陂泽,与《水经注》正合[6]。 

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鲍丘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水东出,今笥沟水断,众川东注,混同一渎,东径其县北。

雍奴县,按注文“又东南至雍奴县西,为笥沟”作方位推析,此处雍奴县故城应指西汉雍奴故城,即今天津武清区大宫城城址。(2002,天津文物局)

备注:东汉雍奴即“魏遣张郃、乐进围雍奴”之城,治今通州区德仁务古城[7];附近的晾鹰台墓群[8]可为佐证。

笥沟,约今北运河。

又东与泃河合,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径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北抱犊固南,径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幡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盘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险,人迹罕交,去山三十许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余里,素湍皓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泃水又东南径平谷县故城,东南与洳河会,水出北山,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东南流径博陆故城北,又屈径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非也。汉武帝玺书,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而无其县,食邑北海、河东。薛瓒曰:按渔阳有博陆城,谓此也。今城在且居山之阳,处平陆之上,匝带川流,面据四水,文氏所谓无县目,嘉美名也。洳水又东南流径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泃河。

沟河又南径紻城东,而南合五百沟水,水出七山北,东径平谷县之紻城南,东入于泃河。

泃河又东南径临泃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即是水也。泃水又南入鲍丘水。

泃河,今泃河。

右北平无终县,今天津蓟县。

平谷县故城,北京平谷县东北十里大北关、小北关一带。

独乐水,今黄松峪石河。

盘山水,今豹子峪石河。

博陆城,今北京平谷区白各庄与北城子间。(北京文物局,2008)

紻城,今北京平谷区马坊地区英城村北。(北京文物局,2008)

临泃城,按注文“泃河又东南径临泃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结合文普资料综合推析,疑即今平谷区河北村汉代城址。(北京文物局,2008)

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北径泉州县东,又北径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入其下,历水泽百八十里,入鲍丘河,谓之泉州口。陈寿《魏志》曰:曹太祖以蹋顿扰边,将征之,从泃口凿渠径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今无水。

泉州渠口,约今河北香河县东渠口镇一带。

泉州故城,治今天津城北武清县城上村。遗址东西600米,南北500米。城墙为夯筑,宽17米,夯层厚10厘米,残高约2米。城址东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内遗存丰富,出土文物较多,并曾在东南11公里处的双口镇发现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钵和陶盆残片。


[1]北京文物局,2008

[2]吴文涛:《北京水利史》,人民出版社,20134月,第23页。

[3]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224-226

[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通州区文化委员会:《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中国文物信息网》,2017-03-24  

[5]吴文涛:《北京水利史》,人民出版社,20134月,第23

[6](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夏谦泽”条。

[7]韩嘉谷:《通县晾鹰台为东汉雍奴县故城东门旧址考》,《北京文博》,20046月,第46

[8]北京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下),科学出版社,20087月,第3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宅十书 | 阳宅外形吉凶图说:看宅形断吉凶(九)
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诗词赏析-39
欣赏-唐-李翰---【蒙求--68】
大家知道“覆水难收”典故吗?
欣赏-唐-李翰---【蒙求--70】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