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案例分享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黄召兰

一、概述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病变和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以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肿大、关节内摩擦音、关节活动受限为其主要症状及体征。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物理治疗(各类声、光、电、热、磁及冲击波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NSAIDs 肌松药COX-2抑制剂等)、关节腔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注射液、富血小板血浆等)及手术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方法则以针刺、推拿、艾灸、贴敷、封包等为主,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中西医治疗方法各有所长。

膝骨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痹病”“膝痹”等范畴,其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寒湿之邪侵袭筋经、关节,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筋脉拘挛,不通、不荣则痛。针刺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目前常用针刺方法包括:电针、内热针、温针、火针、小针刀等,相关实验表明其起效内在机制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减少局部炎症刺激;②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③平衡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增强膝周肌力,调节应力平衡;④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骨内压;⑤调节疼痛介质水平,发挥镇痛作用等。

二、岐黄针疗法

陈振虎教授运用自身发明的一次性无菌穴位针,根据数十年临床经验,潜心提炼总结出了以“取穴少、操作时间短、疗效好”为特点的岐黄针疗法,笔者有幸伺诊教授门诊,见证了陈教授独特法的神奇疗效,常有病人针刺后会质疑自己是被做了“封闭”治疗,或者感叹自己是遇到了神医,就连跟诊的同行也有时会悱恻这真是几个简单穴位针刺后就取得的疗效吗?笔者学习结束后临床中运用岐黄针治疗了一些疾病,虽功力和陈教授相比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但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疗效,现就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谈一些个人想法,抱砖引玉,以期能通过这种形式不断提升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

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分三步走:

第一辨经/筋:《灵枢 ·经筋》言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踝 ,斜上结于膝 ,其下循足外踝 ,结于踵 ,上循跟 ,结于腘 ,其别者 ,结于腨外 ,上腘中内廉 ,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上夹脊上项”;足阳明之筋“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鼾,结于膝”;足太阴之筋“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入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足厥阴之筋:“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足少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夹脊上至项”。由此可见其一:足三阳及足三阴经在腰、骨盆、膝、踝关节处结聚,对这些关节起到约束、保护的作用,腰、骨盆、膝、踝关节之间通过经筋连接,进行协同运动,治疗膝关节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腰、骨盆、踝关节处所结聚的经筋病损;其二:循行于膝部经筋有 6条,分别为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和足太阴、足少阴和足厥阴之筋,考虑到解剖学和生物特性,可将足的三阴经筋合并为一条,即足三阴经筋,这 4条经筋在膝关节处的循行分别为:足太阳经筋结于膝部;足少阳经筋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足阳明经筋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足三阴经筋分别络于胫骨内髁部,结于胫骨内髁上、下。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时不要仅关注膝关节局部疼痛部位,也要对腰部、骨盆、踝关节等部位仔细查体以更精确的经/筋。

第二步选穴位:穴位古称“气穴”,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气穴所发,皆有处名。气穴之处,游针之居,针刺必以气穴为本。所谓气穴,即指其是经脉气血反应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有效进行经脉气血的通调。因此教授不提倡局部阿是穴针刺,认为虽然经穴初起也多数是从阿是穴而来,但这些经穴是经过2000多年的反复临床验证,定名定位逐步归经而形成,其疗效明确可靠。因此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必以穴位为本,治疗膝骨关节炎根据辨/筋结果以膝阳关、委中、犊鼻、曲泉等穴为主,辅以脾俞、气海俞、腰阳关、居髎、髀关、箕门、飞扬、丘墟、商丘等穴。

第三部定刺法:根据病人具体五脏、五体辨证情况,治疗膝骨关节炎时较多的采用五刺中的关刺、合谷刺、输刺种刺法:①关刺:使用岐黄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时,左右直刺尽筋上针刺得气后不再提针到皮下,而是借助岐黄针的硬度按经筋经络循行方向来行针,达到关刺的良好疗效。合谷刺:用岐黄针时如果按照传统合谷刺法容易损伤肌肉浅表卫气及损伤分肉诱发疼痛,在针刺得气后,借助岐黄针针具较好的硬度,沿经络走向上下摆动弾剥针炳,可以更好地疏通淤堵的经络,使之通则不痛而不伤卫气和分肉。输刺:《灵枢·官针》 曰:“输刺者,直人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以飞针方式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用刺手拇指和食指指尖的虚力,将针缓慢轻巧的刺入到皮下结缔组织中运用虚力缓慢推进针身,直至抵到骨面,再借助岐黄针针体的硬度,轻轻摆动针柄以起到调气行气运气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讲到“诸筋者,皆属于节……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说明筋脉、肉、皮、骨五体相互为用,密不可分,因此临床具体操作时易不拘泥于单纯的某一种刺法,常常为多种刺法的复合刺法。

三、案例分析

患者徐某某,女,70岁,因“双膝关节疼痛2 月”于2022年3月2日就诊,以双膝关节前侧及内侧疼痛为著,上下楼梯时症状明显。查体:双膝关节局部稍肿大,左膝关节皮温稍增高,双侧浮髌试验(-),麦氏征:左侧( )、右侧(-),抽屉试验(-),双侧侧副韧带损伤损伤试验( ),研磨试验( ),弯腰及蹲下站起时腰部及双侧臀部有酸胀感,双侧4字试验( ),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气海俞、秩边、居髎、髀关、曲泉、犊鼻穴处有压痛,VAS评分:8分;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膝痹(肝肾亏虚)

西医诊断:膝骨关节炎

辨经: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厥阴经/筋、督脉

选穴:

第一次(2022年3月2日):双侧委中、膝阳关、气海俞

第二次(2022年3月4日):双侧曲泉、犊鼻、臀痛穴

第三次(2022年3月7日):双侧犊鼻、膝阳关、髀关、腰阳关

第四次(2022年3月12日):双侧曲泉、委中、居髎

刺法:合谷刺、输刺,针刺完成后均沿针刺穴位沿经络循行走向局部予以岐黄罐拔罐5分钟。

疗效: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诉双膝关节疼痛减轻,VAS评分为4分;第二次治疗后患者诉2022年3月6日开始无明显诱因疼痛加重,VAS评分为7分;第三次治疗后VAS评分为3分;第四次治疗后上下楼梯疼痛感VAS评分为2分;于2022年4月6日电话回访患者诉行走及下楼梯时无明显疼痛,并指导患者相关养护常识。

四、日常调护:

九针论第七十八篇说:“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合于经络者也。故为之制针……静之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特别提到针刺后的养的问题治疗疾病“三分治七分养”,生病了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注意平时生活的细节保养,才能达到疾病的痊愈因此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指导其日常正确的养护方式至关重要:①避免长途疲劳奔走、爬山、上下高层楼梯、以及各种不良体位姿势(长久站立、跪位和蹲位等)。②肥胖者应减轻体质量,控制体重有利于减轻关节负担。③保护关节,可戴保护关节的弹性套,如护膝;避免穿高跟鞋,穿软、有弹性的“运动鞋”,选择适合的鞋垫。④发作期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协助活动。⑤科学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等膝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做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⑤进行有关肌肉或肌群的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如下肢股四头肌等长伸缩锻炼等。

五、结语

无论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均以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为主要目的,作为一名医生临床中应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灵活选择治疗手段,总的原则应是以最小的伤害带给患者最大的受益,岐黄针疗法针对膝骨关节炎亦具有取穴少、操作时间短、疗效好、患者经济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笔者水平有限,分享一点个人拙见,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96-199.

[2] 岳峰杰 ,许二玲 ,刘伟基,等.刘伟基运用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浅谈 [ J ]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20):18-20.

[3] 韩清民,张罡瑜 郭斯印 ,等.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446-452.

[4] 张昆,偶鹰飞,陈雨婷,等.基于《灵枢》五刺法探析岐黄针疗法的诊治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1):2245-22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岐黄针疗法治疗急性期痛风性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验小结
内热针疗法在保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新提醒】背三针 膝三针 五龙针,截根刺血特效疗法 转载分享
截根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
老年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中医治疗(绝对经典)
岐黄针疗法治疗跖痛症病例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