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觅滹沱

寻觅滹沱

文/王俊英

一条发源于繁峙流经忻州地区六个县市的滹沱河,不知从何时起,在繁峙境内悄然而逝。滹沱河,母亲河,枯涩的眼睑永远地闭上了。偶见滹沱河曾经流过的地方,尚有几道枯瘦如泪痕的小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滹沱河,我童年的河,我出生于滹沱河岸边的中庄寨村。从小听说繁峙境内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滹沱河,另一条就是羊眼河。两条河流相加不足100里,关于两条河赛跑的传说听爷爷奶奶讲了无数次,每次听来都觉得新鲜神奇。

我长大后,走出山村,才知道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横涧乡泰戏山下的桥儿沟村。流经繁峙、代县、忻州、定襄、五台等六县市,再经盂县流入河北省归海河。它是忻州地区流域面积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河。从古及今,昼夜不舍地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了两岸的儿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滹沱河竟然消失了,在繁峙境内再无踪迹。2017年春,随同作协康所平主席、诗协宋秀林主席及文友四五人,一路东行,去寻觅滹沱河的踪迹。

01

听说滹沱河暗流四十里后,是从垚湾村钻出地面的。我们首先来到垚湾村(现叫兴旺庄村)。我们寻寻觅觅,转来转去,寻找河道曾经冲刷的豁口,但未曾见到滹沱河流过的一丝痕迹。无奈,上前搭讪村里的老者,说明来意。他们说,想了解滹沱河的情况,须到坡头村,永兴大桥处,那里是滹沱河露出地面之地。

坡头村在108国道边,村子不大,居住着零星的几户人家。走进村偶遇一位八十岁的老汉,我们上前说明来意。老人苦笑着摇头叹息。老人带我们到永兴大桥下的沙窝石头的河床中,细说当年滹沱河的壮观。

当年滹沱河如一位壮汉,从繁峙县大营镇老泉头村钻出地面,遇到干旱松软的沙石河床,再次潜入地下,暗流40华里,到上永兴村东头,涌出地面。那时,河水占满河床,两岸的庄稼全靠河水浇灌。因解放前缺乏治理,河水像一匹没有驯服过的野马,给两岸居民带来灾害。1970年,县里治理河道,河边装上铁丝笼,里面装满石头,随着河水冲刷,铁丝笼底下的泥沙流失,装满石头的铁丝笼逐渐下沉,形成一条冲不垮的巨龙。春天,两岸的水稻产区春寒料峭时,稻农赤脚站在残留冰花的稻田里耙磨、育秧。夏季,遇到山洪暴涨,河里“浮财”遍地,山药蛋、箩筐、木板,甚至还有牛、羊、猪等,人们手持长杆,站在河边打捞。到了冬天,滹沱河变成了白茫茫一片,孩子们带上自制的弓箭,射鸟、滑冰……

几十年后,河枯水断,只剩下老人的一声慨叹。

02

与老人握手告别,我们继续开车东进,即使找不到水源,也要找到遗踪。

“崇山峻岭依旧,却不见了波阔河宽。”当我们来到上浪涧村和南河会交界处,从南面流出一小股浑浊的河水,我们以为找到了滹沱河支流。河水夹带着冰渣,缓缓流淌,河边冻土消融,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坐在田楞上,晒晒太阳,如鸟儿一般悠闲。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嫁入上浪涧村,回娘家路过滹沱河,大水没膝,丈夫背我过河的情景。也许是惧怕大水,抑或是喜悦,才令我对滹沱河记忆犹新,再加上对这块土地的深情,急不可耐地顺着哗哗的小河走出很远,才发现小支流是选矿用过的污水源。失望之下,我们从上浪涧村沿北路向大营镇老泉头村奔去。

03

老泉头村,有“三泉涌冽”景观。泉水流出向下游河滩汇聚起一湾水,远望如白洋淀丛中的芦苇荡。三泉,也叫品字泉,像亘古的大河,汩汩涌出地面,日夜流淌,地下的喷涌和地上的翻滚,水珠四溅,也只有深爱这方水土的人才能品味其美景韵味。清代周人甲有诗:“泰戏山前品字开,清泉并注碧潆洄”,宫三杰有诗:“浩浩滹沱水,萧萧战马秋,将军麦饭酬。繁峙城东百余里,泰戏山下滹沱起,起处细流本涓涓,一泉三窟如鼎峙。”诗人寒泉配食,箪食瓢饮,守望着这一方泉水,写下了生命的一个篇章。从此,籍籍无名的三泉,因一个诗人的诗情,而名声大噪。这里露出地面的水当地人称为“龙头”,在孤山露出地面的称为“龙身”。我们用手掬起一捧清冽的泉水,喝了一口,都说:“好水!好水!清冽甘甜!”

水源枯竭,土地开发加速,已使滹沱河水失去了往日的潇洒和雄浑。只有三泉涌冽这颗明珠,显示它的存在。

04

苦苦追寻,终于到了泰戏山下桥儿沟。

泰戏山,出现了纵横断裂的山谷,层层叠叠,节理分明,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山谷沟底裸露着亘古的湿地,渗出地面的流水,时聚时散,顺谷延伸,谷底平展开阔,初春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串串银色的“葡萄”汇聚成河流,所以当地人叫“葡萄河”。我们几人一行,沿谷底行走,正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一切皆诗情画意,我们走走停停,在绿色的地毯上尽情歌之舞之。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树林,老树的根部延伸裸露出地面,踩着树根向缓坡爬行,地面渗出的水与泥土混和,泥泞不堪,大家鞋子都湿了。

这里便是滹沱河的源头。

据桥儿沟的村支书王长胜说,桥儿沟原住了几户人家,后来搬迁到一华里处的平川居住,把源头之水引入村里供人畜饮用。现在桥儿沟村里住着205户,至高考恢复后,村里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共40多名,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小村子能出这么多大学生?在这里把“仁者如山,智者如水”推到了极致。中国人自古信风水,从风水的角度说,神山智水赋予人们聪明智慧。据说,过去遭瘟疫或传染疾病,此村人从不染疾。非典时期,有不少外地人来取水,以保平安。

客从他乡来,每年有一大批艺术家来这里摄影采风。一辆辆客车带来了游客,之后又将滹沱源的美丽风光带到更远的江湖之中。2017年后,滹沱河源头重新治理打造,已修建了石栏石桥,在原有的生态景观上,新修建了广场,停车场等,增加了许多亮点。

归途中,我们与滹沱河一路相伴同行。途径孤山村,站在孤山下,回望滹沱河源头,我想,在地下亘古流淌的河流,以及时隐时现露出地面的“龙头”、“龙身”,会像一段人类历史,永远记载着尘世的盛衰荣辱。

责编/王志秀 图文/小樊

王俊英

作者系繁峙二中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先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精彩人生》和《生命留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古今泰戏山与滹沱源
万水赋(3)——《滹沱河赋》(一)——赵新月
【乡愁一缕】寻根故乡母亲河/纪从周
碧水环城
鱼过千层网
繁峙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