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咖啡馆在欧洲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

咖香导读:随着春节的到来,相信很多咖友们该放假的都放假了,也有不少人想出去旅游哦,其实咖友们如果想要去国外旅游的话,不妨去探探当地的一些优秀咖啡馆,相信会给你们很多启发,其中,欧洲的咖啡馆文化相信会让你们有很大的冲击力,因为在欧洲,咖啡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饮品!



  “如果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如果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一位维也纳艺术家写给妻子的便条,在西方广为流传。咖啡馆,在西方公民社会和各种思想流派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咖啡馆里诞生的。记者在欧洲游历期间 ,除了探访教堂、博物馆、歌剧院这些必游景点之外,坚信要想真正体验欧洲的文化、欧洲人的惬意生活,一定要到充满人文气息的咖啡馆呆一个下午,来一杯咖啡,坐在历史上那些热烈的幻想家、文学家坐过的位置,亲自体味过去与现代交织的故事。


  巴黎咖啡馆颁文学奖

  

  “双叟咖啡馆”是巴黎声名在外的一家咖啡馆,位于左岸圣日耳曼德佩区,坐落在巴黎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正对面,曾经是巴黎文学和知识精英的集散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慕名来到这里。

  

  为了感受咖啡馆里面的气氛,记者决定挑一个室内的座位,结果刚一进去就眼前一惊:在这家已经营业100多年的咖啡馆大厅正中央的方柱上,竟然端坐着两尊中国清朝官吏的人像木雕(如图)。



突然有种超现实的感觉:两位中国的古人坐在这里,望着进进出出金发碧眼的洋人喝咖啡,听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高谈阔论,见证西方世界的物换星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说双叟咖啡馆的命名灵感就是中国清朝一件商品的双叟商标,于是这个木雕也一直摆放至今。但也有传说称,双叟咖啡馆的名字来源于同一条街上的帽子店,后来帽子店被咖啡馆取代,但民众已经熟悉了这里,名字就延续下来。

  

  虽然有关双叟咖啡馆名字的来源无法确定,但有一点是有明确记录的——在18世纪中叶,双叟咖啡馆就已经是“存在主义”文学家及哲学家如萨特、西蒙·波伏娃、加缪等人经常聚会的地点。西蒙·波伏娃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坐在双叟咖啡馆内,眼睛瞪着咖啡桌上的白纸……我感觉得到我的手指蠢蠢欲动,我需要写作……其实我想写我自己……第一个升起的念头是:作为女性自身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西蒙·波伏娃的名着《第二性》的起源。自此波伏娃作为一名女权主义作家被历史铭记,一生推动“女权”运动。

  

  关于双叟咖啡馆,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即自1993年以来,它每年都会向法国小说颁发“双叟文学奖”,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足见双叟作为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在今人心目中有多么厚重的分量。

  

  罗马咖啡馆还原18世纪场景

  

  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有一家赫赫有名的古希腊咖啡馆。大多数人知道西班牙广场,可能源于《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的浪漫表演,她在广场台阶上吃冰淇淋的俏皮模样至今令影迷难以忘怀。而如果你来到西班牙广场,千万别只顾着在台阶前拍照,因为广场旁康多提大道上始建于1760年的古希腊咖啡馆更值得你去一探究竟。

  

  这家古希腊咖啡馆的可音译为安提柯咖啡馆,但因其第一位主人是名希腊人,室内的装饰也一直延续古典韵味与优雅传统,所以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古希腊咖啡馆。大理石的桌面、红色的墙壁、镶着涂金画框的名画、名人的手迹和宽大的镜子、明亮的大厅以及身着帅气燕尾服的服务生,所有这些装潢与场面都在为你还原一个18世纪的雅典,仿佛时光已经悄悄在人文气息最繁盛的时代里静止。

  

  记者在古希腊咖啡馆时,发现无论是时间紧张、匆匆的过客,或是打算在这里消磨一整个下午的顾客都能找到合适的位子。点了一杯咖啡,我背靠名画而坐,望着来往行人,心中有难以言说的激动。想象着几百年来,拜伦、雪莱、易卜生、肖邦、李斯特等文艺大咖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伴着苦涩与香气交织的咖啡香,岁月的流逝似乎没有任何痕迹,但在人类历史的文化进程却已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欧洲的“便士大学”

  

  为什么欧洲的许多大文豪、知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是从咖啡馆走出来的?笔者翻阅了很多资料,也采访了一些有识之士。“欧洲的咖啡馆是个社交场所,它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拉平了阶级等级区分。随着咖啡价格的降低,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去喝一杯参与闲谈。”一名意大利朋友说,“很多新闻都是从咖啡馆中流传开来的。了解欧洲,咖啡馆是第一课。”

  

  “咖啡馆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擅写社会百态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这样写道,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存在主义等政治、社会、文化思潮都是从咖啡馆走向社会的。托马斯·乔丹写信给伦敦市长时称,“如此伟大的一所大学,我觉得从未有过,在这里你可以成为学者,只要花上一个便士”。

  

  “便士大学”自此则成为英国坊间对于咖啡馆的别称。然而这所坊间大学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譬如来自政府的压力,国王曾担心安分守己的臣民在咖啡馆内高谈阔论,成为制造暴乱、滋生政治阴谋的温床。再比如来自酒吧的经济压力,很多人选择去咖啡馆后,酒吧的生意就冷清了,因此常有酒店业主释放言论称,饮用咖啡对健康有严重的影响。然而这些阻力都没有真正阻碍咖啡馆在西方社会的遍地开花。

  

  “咖啡馆不但不会使人向恶,反而会促进文明的进步,富人和穷人、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人,都在这里会面,它促进了艺术、商业以及各种知识的发展。”这是17世纪末,英国皇家学会成员约翰·雷顿发表的公开言论。与其把咖啡馆简单理解成喝东西、写文章的场所,倒不如说称其为思想的传播与集散地,它甚至象征着资本社会阶级观念取缔与言论自由的开始,并逐渐在公民社会发展成一种质朴无华的风尚,延续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见闻 | 街头咖啡馆
盘点欧洲那些有故事的咖啡馆
欧洲最值得去的古老咖啡馆,每一家都堪称一本故事书
(3)【别样欧洲】赏心悦目的咖啡座
饮料中的历史——咖啡如何影响近代的欧洲社会
[杂谈]166年前的今天,巴尔扎克死于喝咖啡过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