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桥探访,收获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担忧

一座座古桥都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展示了一代又一代苏州能工巧匠的建桥技艺,而且默默见证了千年苏州变化的风雨历程。古桥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就像一部部生动的教科书,给人启迪。

至 1985 年,苏州市区共有桥梁 361 座,其中古城内有桥 161 座,古城外包括郊区有桥 200 座。到目前,在姑苏区范围内仍有古桥 200 余座。饱经沧桑的众多古桥已经成为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的变化,苏州的古桥也在逐步减少。清代苏州古城内填河47条(段),约23.8公里,拆桥120余座;民国时期填河8条(段),约6.6公里,拆桥 45 座。新中国成立后,因整治环境和拓宽道路等市政建设需要填河23条,长约16.3公里,拆桥110座,其中也有重新恢复和新建桥梁。我们对苏州古桥的保存现状充满好奇,于是六月底我们前往苏州进行了为期7天的古桥主题“自由行”。

我们用了7天实地参观了苏州市区大部分古桥,印象最深刻的古桥莫过于下面这几座:


宝带桥

宝带桥的建造同我国历史上的漕运关系十分密切。隋唐时期,大运河漕运繁忙,逆风时,船只需要纤夫拉纤才能航行,所以为了方便拉纤需要在大运河与澹台湖交汇处修桥。然而造桥时遇到资金问题,为解决资金问题,时任刺史王仲舒带头捐出自己心爱的一条玉质宝带,当地士绅百姓深为感动,纷纷解囊捐赠,兴工建桥,历时四年而建成。为纪念刺史捐带建桥的义举,人们将此桥命名为“宝带桥”。

宝带桥现貌→        

←宝带桥两侧杂草

作为国内现存的最长的古石拱桥——宝带桥,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澹台湖交汇处,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宝带桥最大桥跨跨度为6.95米,与墩宽比是11.6:1,从而使桥下泄水面积达85%,居世届拱桥的首位。而古罗马及欧洲的古石拱桥都采用厚墩,阻水面积大,桥型笨重。直到18世纪法国桥梁大师贝龙才从理论上证明桥跨与墩厚比可以达到12:1-10:1,至此欧洲才出现了薄墩桥,但还是不及宝带桥桥墩薄。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惊人智慧让人折服。

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这首月夜泛舟宝带桥的诗赏读起来是不是别有一番意味?

随着时间的步伐,现在的宝带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景象。宝带桥整体保存较好,同时我们会看到在桥面、台阶上杂草丛生。特别是周边的水域可清晰看见水草漂浮,同时周边环境也存在问题。

就这些情况,我们向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局了解到:文物普查和巡查会定期进行,因为建筑文物较多,需要一定人力,同时会有面向社会招募的文保志愿者加入。特别是会组织一些学生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或者假期,先进行培训再同文保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也有专门单位会对于宝带桥进行观测,监测其形变和位移。


普安桥

“普安桥”意为普众安渡之桥。此桥结构独特,系石板平桥,是苏州古桥中最宽的一座是庙与桥相结合的典型。有“普安桥,造得巧,庙蹲桥,桥载庙,庙门对河道”之说。

普安桥连接着上塘街的东西两段,为单孔拱桥。它由南北两道拱圈构成,紧靠一起的南北两座桥构成了普安桥。

“北桥”桥面上建着一座古建筑,这座古建筑就是同治五年1866重建的关帝庙,这座关帝庙两进殿宇,庙门朝南,紧贴着南桥的北栏杆,庙房占桥的面积83%;庙前仍有桥面。现今关帝庙已做商铺之用。


             普安桥旧貌                     普安桥现貌

如今的普安桥可能只是保留了原来的拱桥结构,然后在此之上进行了相应的现代化改建,其拱已经进行了加固,桥面也比较平整,与人行道融为一体。但是在拱的下方,我们发现拱桥渗水有些严重。

                普安桥背面                                      桥下渗水现象


乌鹊桥

下面来说一说最浪漫的桥——乌鹊桥。它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最古老的桥

乌鹊桥依托着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被人们认为是最浪漫的桥 。因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

乌鹊桥为上承式拱桥,古时用纯武康石建造而成,规模宏伟。现在其主体结构完整,使用正常。

乌鹊桥现状

随着时代变迁,为满足现代车辆通行需求,不损害古桥建筑风格,现在将桥梁上半部分进行现代化改造:铺设沥青路面、方石板人行道、花岗石贴面改为钢筋混凝土桥。但是保留下半部分的原石桥,古韵犹存。  

乌鹊桥旧为石拱桥,经过多次重修重建,加以拓宽。现乌鹊桥桥面从实情考虑改为钢筋混凝土桥,供车辆行驶。下半部分桥拱少部分砖石碎裂,缝隙中长有杂草或填着垃圾,且拱圈外侧有渗水现象。


为了更好的了解古桥保护方面的一些知识,我们特地请教了东南大学丁汉山教授,丁教授提到,我国在古桥保护方面需要加大重视。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确实很多古桥在现代化建设干预下已经失去原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普安桥,人行道铺上了桥面,但却依然保留了部分老桥面,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至于为什么会有大量这样的问题出现,丁教授说,这正是古桥保护困境所在:古桥位置长期形成的交通格局、交通网络具有延续性,甚至影响至今。由于古桥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要求,因而古桥位置常常与现代交通、城乡规划相冲突。而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尤其应重视古桥的保护

要解决这个困境,势必需要管理层协调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只需要管理层参与,还需要从事古桥保护的专业人员付出。

然而,丁教授指出:目前古桥保护并没有形成行业,目前只是文物保护中一个小小分支。即使是文物保护,目前专业从事的人员也是很少的,而古桥只是众多文物中的一个类别,所以文物保护的政府管理层面需要加强,然后才可能形成、保护、维修的专业化,最终形成一个行业。而且现在从事古桥保护的技术人员大都是兼职的。

丁教授本人也投身于古桥梁保护事业,作为中国古桥研究所所长的他,打趣道自己也是个“兼职人员”。

作为古桥保护工作人员,丁教授建议大家平时遇到古桥做到“不要去破坏、不要去损坏、轻易不要去管它”。 

以这三座桥为例,它们经历这么多年时光,虽有后人的修补,也足以看见古人的精巧匠心,激励我们把这些精妙的技艺运用到更广泛的地方,也让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古代智慧,了解古代文化

我们可以看见不论当年是最长的桥,还是人们去追求浪漫的桥,它们经历过多少年的风雨,也终究是老了。人们知道的不知道的、鼎鼎大名的或默默无闻的古桥散落在世界各地,这些古桥走过漫长岁月,给我们带来数不尽的文化精神财富。也许你不懂设计、不懂结构、也不懂人们口中对于古桥美的定义,没关系,只要它为你的出行带来过便利,只要它代表着你的童年记忆······就请你善待他们。


责任编辑  | 谭慧婷 

编辑 | 谭慧婷 

文稿 | 秦舒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古桥欣赏--普安桥
苏州的古桥
【中华大地】苏州读桥(三)
小桥流水多,苏州的这些古桥,你愿意去听它们的故事吗?
中国著名古桥:桥孔最多的宝带桥
关于苏州 | 苏州这座千年古桥,你走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