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热枕画芭蕾舞女的男人

提到芭蕾舞女,我脑海中便会自动跳出一个人

他一生画了无数幅芭蕾舞女画

大家似乎早就把他和芭蕾舞女两者画了等号

《明星》

画中的女孩,尊贵典雅却又天真活泼烂漫,我想用世间所有美好的词形容她也不为过。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么一副美好的画作却是出自一位“厌女症”画家之手,他就是埃德加·德加,那个朋友眼中“可怕的德加”,那个女性们闪躲不及的疯子画家。却能画出世间最美的芭蕾舞者。

赢在起跑线的出生

德加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上流之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富商的女儿,祖父是一位艺术家。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贵族。1856年,22岁满怀激情的德加说服了父亲,出发去意大利,朝着学习艺术的理想前进。也正是这个时期,他遇到了自己的偶像和老师安道格。

《自画像》

作为一个富二代 ,德加也同其他同龄贵族公子辗转于各种娱乐场所,但是他去这些地方,都不是为了娱乐,而是工作,只要坐定,他便能无视身边的喧嚣,安静的画起画。

正因如此,安道格觉得他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是真的痴迷于艺术,觉得孺子可教也。于是对着德加对他说出了那句影响深远的话:“孩子,尽可能多的去画线条吧,不要根据自然,而是自己的记忆。”

这句话直接影响了日后德加作画的习惯。

融入巴黎混迹街头

 1862年的一天,德加正在卢浮宫临摹着委拉斯凯兹的画,一人在他身后注视良久,正是画家爱德华·马奈。当二人攀谈起来,才发现彼此同为银行世家出身,极为合拍。 

德加眼中的马奈

与马奈熟识以后,马奈带他走下了古典圣殿,走入喧嚣人群,他听到了巴黎方才兴起的机械轰鸣,看到平凡男女,脸上是生活的酸甜苦辣。

与众多画家的选择相同,德加搬入了蒙马特的一间画室,先后与雷诺阿、卡萨特等一众艺术家好友为邻。他们互相串门探讨绘画技巧,或是同行外出寻找灵感,在巴黎的浮华中穿梭而行。

《艺术家亨利·米歇尔·莱维在他的画室》  

《咖啡厅里的小剧场》

但相比于户外画画,他还是更愿意待在巴黎的咖啡店、小酒馆、剧院,甚至是不起眼的洗衣店。巴黎是各种各样人物聚集的天堂,而德加宛如城市中的幽灵,偷窥着他们的生活,并将其一一记录在画布上。

这样的德加让巴黎作家埃德蒙·康考也忍不住在日记中提起:“我一整天都在那个名叫德加的画家的画室里度过。他是一个古怪的家伙。现代生活中有这么多花样,他偏偏挑选的是洗衣妇和芭蕾舞者。”

 《熨烫衣服的女人》

一生挚爱 — 芭蕾

要数到印象派里的尖酸刻薄,德加绝对能排第一。独来独往的他心直口快,一直与印象派保持距离。他曾这样挖苦过喜欢外出写生的印象派:画画不是体育运动,艺术家不必非要玩荒野求生。古怪的德加每日沉浸在自己的色彩世界中,那性格中阴郁而暴躁的一面,在不断挥动画笔后肆无忌惮地暴露出来。马奈在一次争吵后撕了德加的画与他决裂,老好人雷诺阿也因受不了他的脾气,不再与他来往。

《马奈与弹琴的马奈妇人》

在与好友决裂后,德加开始频繁出入离家不远的巴黎歌剧院。剧院黑暗的空间给予他安全感,混迹于热闹的剧场,似乎能够抚平和压抑住他心中的孤独。坐在角落的德加,他看到一个个穿着芭蕾舞裙的女孩,出场的瞬间点亮了整个舞台。

德加找到了属于他的世界。那群灵动的不停旋转的小天鹅,她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德加黑暗生活中的亮光和逃离的出口。他不再满足于欣赏台上的芭蕾舞,他想到要到这个彩色世界的背面,到后台去看个清楚。

《舞台上的彩排》

从此,我们总能在一群排练的舞女中,看到一位穿黑衣戴礼帽的画家。一大清早,这位画家就会站在楼梯的顶端或底部,观察芭蕾舞者的每个动作。夹着速写画夹,不停地捕捉舞女们的一举一动。

 

渐渐地,德加的“舞女画家”的称号就这样传开了。但只有德加自己知道,他的兴趣并不是这些跳芭蕾舞的女孩。他只是着迷于每一个瞬间的舞姿,无论是跳跃、旋转、俯身,还是偶尔摔倒的样子,在他心中都是令人向往留恋的勃勃生机。

背上“厌女症”称号

德加的名声,却在这之后变得越发糟糕,只因他笔下的舞者实在是太过真实。慵懒的坐姿,凌乱的头发,看起来就是非常普通平凡的女孩,但这些女孩在观众们印象中都是完美的天鹅……于是大家便给德加贴上了“厌女症”的标签,“丑化女性”的标签,也就这样被贴在德加的画中。

《休息中的芭蕾舞女》

翻阅德加的画作,人们更是为那些“丑陋”的容颜所愤怒:风情万种的女演员安德雷精神恍惚,独自在餐厅喝着苦艾酒;德加的红颜知己卡萨特,竟也面容衰老松弛,令人反感。曾经活在德加画中的古典美人,似乎都已被残酷的岁月磨去了风情。

《苦艾酒》

 德加就这样成为了坐实了厌女症的称号,大家好像都忘了他曾画过那么灵动、耀眼、优雅的芭蕾舞者。

还原真相

后来,德加的视力越来越差,他开始将自己封闭起来。他认为艺术家必须孑然一身,抛弃爱情、舍弃友情。但当他听到曾经挚友马奈去世的消息时,开始有些恍惚,甚至还默默地买下了一幅马奈生前没有完成的画作。

日益糟糕的视力除了让他变得更加自闭外,也使德加变得更加的烦躁暴怒,本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苛、疯狂的德加,在面对那些无此次修改后还无法令自己满意的画作。他开始放弃。

1886年春天,德加在日记中剖白:“除了心以外,我的一切都在老化之中。” 这一年他五十二岁,此后,他的作品不再展出。

没有人知道,那个背着“丑化女性”的称号的德加曾为画笔下的舞女写过一首诗:

“我理解你们的挣扎和辛苦,你们不为人知的委屈和心酸;那些胆怯和脆弱都是真实的、正常的;停下歌声和舞蹈,你们最真实的一面对我来说最重要。那或许不漂亮,但是足够震撼。”

他画笔下是有无数“丑化”的女性,但他对这些舞者也给予了最多的包容、善良和共情。观众们只能欣赏到天鹅们在耀眼灯光下的灵动舞姿。而他,站在后台无数昼夜,看到了她们流血的脚尖,疲惫的身躯,其实他才是最懂她们的。

 等待的舞者,这疲惫抚着脚腕的画面,就是德加眼中所见的世界

许多年前,一切故事还未发生。前往佛罗伦萨的路上,年轻且天真的艺术家,在他日记本上写道:“我期待在未来,找到一位善良,朴实,文静的小女人。她能体谅我的无知,也能陪伴我在作画中度过谦逊的一生。”

直到去世前,德加也未能找到陪他共度一生的那个女孩,但他在画中,也许是找到了。

文 字|桃子同学

排 版|桃子同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二代”一夜沦为“负二代”,画舞女画成大师,终生未婚被梵高挖苦
他画下无数芭蕾舞女,却一生无法和女人相处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身临其境,赏析芭蕾舞女演出
他出身富贵人家,却格外喜欢绘画,穷尽一生专注画舞女
德加“芭蕾舞女图”背后的阴暗现实
德加与浮世绘:窥探芭蕾舞女孩的百态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