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选粹】王钦丨雄哉·雁门关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王钦,笔名乾元、闲云野鹤,山西运城人,太原市作协会员,万柏林区作协副主席。曾执行主编《山之右·河之西》——万柏林区地名录;执行编辑万柏林团区委主编的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征文汇编的《优秀作品选》;执行编辑万柏林区直机关工委主编的《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汇编。近年来有200余篇散文、随笔分别在《西部交通运输》杂志、《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老年杂志》《太原日报》《太原晚报》《万柏林文艺》、《今日万柏林》《古交文苑》《七色花》等纸媒,以及《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华网》《东方女性网》《搜狐网》《网易网》《散文网》《和讯网》《今日头条》《太原道》《旅途》《万柏林宣传》《作家新干线》《夏都文脉》等新媒体发表。


文学天地

雄哉·雁门关

王钦          

话说:“金沙滩一战,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四郎八郎失落北方;五郎出家当和尚,七郎万箭穿胸膛;最是可怜老令公,李陵墓前撞碑亡;七郎八虎金沙滩,单剩六郎一杆枪……,这是刘兰芳先生在评书《杨家将》中的精彩一段。

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朋友大都是和听评书有缘的,笔者的好多知识即是从听广播学来的,有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王刚,讲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白眉大侠》、《夜幕下的哈尔滨》,还有天津快板《西游记》,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广播剧《保卫延安》、《叶秋红》。那么可学之处有什么呢?概括起来即:精忠报国、忠烈千秋、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百折不挠、砥砺前行。

对于山西境内外三关之一的雁门关我是神往已久的,但一直未能成行。去年在宁武关了解军镇文化时就下决心一定要去雁门关。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

自秦汉以来,山西北部就是北朝各国统治的中心,成为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带。雁门关及其所在的代县是古代塞北少数民族入侵内陆的通道,所以,雁门关自古就是边防战略要地。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彭雪枫同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1937年10月18日,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地区对日军汽车运输队进行的伏击战斗。两次伏击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切断繁峙至忻口间交通,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取得了了抗战以来的“雁门关大捷”,战后该团特务连被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光荣称号。这支英雄的部队“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的前身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同志亲手创建的陕北红军下属的一支红军连队。抗战时期,隶属八路军第120师,当年的番号为八路军120师716团特务连。在近年来的重大实兵演习中,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09年,这支部队作为陆军首支两栖突击车方队亮相国庆阅兵式。2015年,再次接到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首都阅兵任务。

由关外入关内,经小北门。城门依然可见雄固的石砌门台,两侧镶嵌有砖镌联语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入瓮城城楼上有匾书“雁门关”,目睹雄关,心潮澎湃。仿佛听到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俯摸城砖,似乎穿越那久远的历史中,那峰火连天的古战场,那惊心动魄的号角声……

登上关城,纵目四望,只见群峦起伏,关河苍茫。雁门关就这样屹然耸立于危峦之巅,犹如苍莽的巨臂,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将雁门的东西十八隘连成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远眺,古城墙下则原野苍绿,长空蔚蓝,山岩赭红,城垣青灰。近看,左右边墙雉堞、峰墩壕堑,清晰如昨。雁门关坐落于千嶂万壑之中,北倚勾注山,南绕滹沱河,上控三关,下锁晋阳。东与平型关相临,连接紫荆关和倒马关,可以直达河北,连接渤海;西与宁武关和偏头关相接,直通黄河岸边,扼守着山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咽喉全晋,势控中原。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赵国对楼烦、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宋朝对辽金、元朝对金、明朝对蒙古瓦剌的战争屯兵重地。古往今来,由于雁门关历史悠久,地形险绝,体系完备,地位重要,战争频繁,雄居华夏名关要隘之首。三千多年来,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赵武灵王、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薛仁贵、郭子仪等在此浴血奋战光耀青史。从公元前4世纪起到20世纪,这里前后发生过规模战争1700余次。战国时期李牧镇守雁门防备匈奴,曾采用“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的策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此后十数年不敢南下而牧马。秦皇“扫六合”后,谴大将蒙恬将兵三十万,出雁门,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北筑长城以守藩篱”。

到雁门关自然就会想到杨家将,雁门关北口立有“杨将军祠”。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杨家满门忠烈,前仆后继,可谓感天动地,这正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忠义精神。回想当年宋辽交兵,狼烟四起,杨业跃马横刀狙辽军于云州地面,旌旗舞动云飞扬,战鼓擂鸣彻四方,风云帐下英雄立马,鼓角灯前雄姿勃发,一杆枪左勾右挡尽显光华。老令公杨继业忠诚坚定如金石,浩气可激荡风云,横扫雁门,驰骋在塞外草原戈壁,保卫着边疆和黎民百姓的安宁,威震北国。闭上眼睛,就能感到四周的灰烟四起,短兵相接,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只觉得人声,马声,杀声,喊声,鼓声,顺着风声隐约传来。让人想起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雁门关,静静地雄踞在那里,默默无语……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忻州市代县: 一个低调的地方,有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雁门关
雁门关在山西什么地方,和杨家将有何关系?
中國古建築(三)【43P】
【山西】代县雁门关
山西代县:雁门关
山西的雁门关对中原来说,意味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