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优秀的人,怎么就突然不优秀了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提升底层思维的能力 ·
01

一个中年人说:

我怎么也没想到,那个高中时那么文艺干净有想法的女生,成绩还很好,她后来考到上海一个知名大学。

当一次同学聚会后加了她的微信,看到每天朋友圈里刷的微商广告,我听到梦想破灭的声音:那个曾经那么优秀的女子去哪里了?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谁不是从那个少年长成那个青年、中年到老年的?

对年轻人抱有希望是对的,但人性里面不变的部分很可能比变化的部分更本质。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从青葱少年、妙龄少女变身为油腻大叔、大婶,最后走向“狗日的中年”?

大部分曾经的翩翩少年,最后会胖认不出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营养的丰富,总体上讲人们平均寿命变长、变老的过程在减慢。但生理的变化谁也挡不住,生出白发、体重在合理范围内的增长、皱纹等等,这其实是岁月的恩赐。

但人们经常鄙视“中年”男人女人的原因,我相信大部分都不是生理上的,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

典型中年人的样貌、精神状态更多指的是那些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好为人师不求上进、喋喋不休胡搅蛮缠絮絮叨叨、无目标没理想混一天是一天牢骚满腹。


一个人不论多大年龄,如果他对这个社会抱有兴趣和善意,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乐此不疲,这些事情对社会有价值;他有礼貌、爱学习,不服输勤思考,去认真干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信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被认作油腻的中年大叔,而是革命人永远年轻。
02
你想成为所在领域的高手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想经历成为高手的过程(这个过程远不如结果风光),而是羡慕真正成为专家的结果:

受人尊敬、有话语权、相对较高的物质收入、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等等。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

这大致是人的天性:都喜欢好的结果,但不愿意为获得这个结果去付出相应的成本。

几年前,一个技术背景出来创业的朋友跟我讲他的疑惑。

由于公司扩张很快,所以他总是在招聘。

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工作八年、十年以上的人,描述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和任务具体是怎么做,大都能说头头是道。

但当问到为什么要那样做、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时,大部分人就语焉不详很难说明白,也能看出是这些人根本没有思考过。

说不明白的背后,是这些人只按照要求去干活完成任务,干活的同时真正去思考问题的少,能够做完后还深入研究的就更少。

结果就是,大部分人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让这样的人去做些明确要求的具体工作没问题,但要让他们去自己谋划、设计和规划一摊子工作就很难。

这种状况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虽然大部分人都是每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但仅有少数人才真的下功夫去研究自己做的工作,并为了将这些工作做到极致去学习、思考。

03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进入职场,距离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有多远?

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真正地达到专家的水平和能力?

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按照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按照指令到自动化、直觉)、能否创新出新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对行业有所贡献两个维度,我们将普通人从入门到专家简单的划分为五个步骤:

·探索期

从学校到职场,每个人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尚没有个人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方向,只能进行不断尝试。

·新手期

无论主动或者被动,基本确定职业目标,但在这个领域的实践和学习都是初始状态:

会有人给他分配某项任务、活动要求其去完成,他也会参与项目的某一部分。

这个人也许学历很高,但还没有参与过多少项目和完成过真实的任务,可能只有理论知识而实际工作的经验欠缺,这种情况就属于新手期。

·胜任期

在这个阶段,无论效率高低和完成质量的好坏,他能够完成比较常规的活动、项目和任务。

对于困难的要求,经过学习和请教,也能够完成。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只走到了这个阶段。

无论这个人是35岁还是55岁。

由于欠缺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和机会,所以在工作上他们以完成任务和要求为己任,很少考虑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或者虽然有想法,但很少真正去做也欠缺机会。

·高手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能够高效完成简单常规的要求,还能完成复杂困难的任务和要求。

对于他们负责的工作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积累了许多模式和套路,形成对于工作的直觉,很多任务和工作可以自动化地实现。

这样的人在许多机构内部,通常已经被他人视为专家。

·专家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常见工作都有自己的模式和套路,形成对于工作的自然反应。


他们对于职责内的工作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且可以从更大的背景下思考自己的工作,知道自己的范围和限制在哪里。

这个时候,他们不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代替”整个行业和领域思考和实践,能够创新出系统化的方法论,解决新的、更复杂和宏大的问题。

04

任何领域和行业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密密麻麻的人,这个时候因为有任务的要求、领导的期望、绩效考核等外在因素,人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提升到可以完成任务的程度。

终其一生只达到胜任的层次,这是大部分职场人职业生涯的事实。

而通常到胜任阶段的时候,大致要35左右或者以上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放弃了!

这当然很残酷,因为仅仅胜任的阶段会很快被超越甚至替代:被机器替代、被更有活力成本更低的人替代。

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在职场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独特价值,所以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就不足,看不到明确的可激励自己的目标,所以这其实也是许多人“中年危急”的原因。

许多35以上的人(在竞争更激烈的一线城市,这个年龄可能要晚一些,40岁或者45岁),因为已经看不到明确的未来,然后就成了油腻大叔和大妈,好一点的寄情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或者激情于旅游、跳舞、养生等等。

在我十几年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大部分做知识管理的人,是老板要求去做,为了应付老板的要求会去买几本书看看、找一个培训班听听,然后或主动或被动的买一些知识管理的软件、咨询服务,然后就告诉自己或者老板这就是知识管理。


这样的人最希望有人告诉他一个方法或者买一个什么东西就能实现知识管理,如果你告诉他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状况,他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去做。

甚至许多所谓的知识管理“专家”,更喜欢的是包装自己忽悠大众,或者用这个新词更容易去申请项目,他们对知识管理本身根本不感兴趣,更喜欢说那些用户不懂自己也不清楚的名词概念,动辄显性隐性知识、知行合一、工匠精神、知识管理与大数据等时髦词汇,而对于真正的本质则没有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其实各个领域都有这样半吊子的专家,一抓一大把,但这样的许多却感觉良好!

/04/

在整个职场上,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只达到了胜任的层次,无论这个人是三十五岁还是五十五岁。

胜任期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去追着让你学习,各类考核和KPI你也可以应付过去、大部分项目和任务都能够完成。


这个阶段前期,许多人仍然想去提升自己,但大部分却没有坚持下来,因为从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胜任期到成为专家这个过程路还很长,而且愈发艰难

  • 这个时候当你想去学习,会发现相应的学习资源都很难找,而且越来越深越来越难。并且即便你学了也没有人知道,短期内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换个说法是,缺乏反馈,别说即时反馈,甚至长期的反馈都很少。

  • 这时候要求你不仅仅能解决问题,还要去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要求你主动去找那些更复杂、更困难的任务和项目,做这样的活动一定很不容易,许多时候你会一筹莫展根本没有思路和方法,但要硬着头皮上。干好了也没有奖励和鼓励,干不好了可能会有许多批评、讽刺甚至要承担责任。

  • 这个时候要求你思考更抽象、更本质和深刻的内容,要挑战你原来的认知和习惯,甚至会对你的心智模式和价值观产生挑战,你会感觉被冒犯并且深度思考的艰难和压迫会让大部分人拒绝去做这些。

或主动或被动,大部分人就认命了。

这个时候如果也没有其他的追求和目标,就开始想岁月静好,想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想没事带孩子看看电影喝喝咖啡,想人生苦短好好享受。这当然也没错,价值观不同而已。

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也不一定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只不过是被外界环境“逼迫”,要完成KPI要升职挣更多薪水,要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员工、好老公、好同事,所以通过不断地锤炼,慢慢地也就胜任了。

但当胜任以后,通常就没有了动力:

反正任务总能完成、干好干坏别人也看不出来,老板也不给涨工资,那差不多就行了!

05

可是,时代已经变了!

你可能会说我没有什么大的奢望,也不要求太高的收入,只要能过日子就可以了。

但现在你会发现,想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的机会都越来越少!

如果你只是平均水平,随着你年龄越大成本越高,可能会被技术和工具所替代,也可能你干的那部分工作会转移到薪水更低的城市和国家。

这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普通人的本性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但现在社会却逼着我们每个人必须追求卓越。

当然,也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但你至少要在某一点上有超越他人的能力和见识才行。

这已经不是让你多么优秀的要求,而是要能够保持基本尊严地生存,你都必须要追求卓越。

这就要求每个人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和创新,成为哪怕很细微领域的高手和牛人。

关于如何在一个点上成为高手,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一书里面有详述,核心模型如下:

具体是以下5点(每一点在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
第一点:明确个人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点:擅长学习,而且真正地去学并且学会了。
第三点:有机会去解决问题,尤其是复杂困难的问题,并且做完后还能够总结提炼。
第四点思维能力持续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上超越普通人。
第五点:将努力变成习惯,坚毅面对困难。

概括起来,一个人最终走向平庸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第二个是欠缺了持续向上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其一生只达到胜任的层次,这才是中年危机的根源
每一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打怪升级之路
孟子语录揭示职场生存之道
在成为高手这件事上,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走到第3步
从新手到高手:你必须迭代升级
职业危机的本质,是你始终停留在“新手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