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路上,一个人最可怕的状态是什么?
01
教书这么几年来,我挺佩服身边这些老师的,那就是从开学到期末,对于班级对于成绩,全程高能,都是抓的紧紧的。
在我看来的高能行为,其实在别人那里,就是一种标配行为。这种标配行为,不需要什么心理建设与驱动,不需要什么意志努力,到了那个场景,就开干。
从昨天看的一篇文章中知道,这样一种持续不断、长年累月的行为,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常态化努力。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成长道路上,是在做一种间歇性努力。一个项目来了,就拼命干活,感觉自己已经很拼命了,就发一个朋友圈。最近要考试了,一段时间赶紧去一下图书馆复习复习,想着这几天辛苦一下,过了这一段时间,又可以放松了。
在高中最苦的那一段时间,老师总是跟我们说,过了这段艰苦岁月,到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也是一种间歇性努力。
而真的努力从来都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它不在朋友圈里面,只在旷日持久的年岁中。
02
我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好多人跟说我啊,小伙子一定要好好把握开始教书的前五年,这五年定型定的好,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
教书关键期五年,这样的事情,是我那几年听到最多的“至理名言”。
但是实际上,所谓的专业成长,从来不可能可以用五年来衡量的。时间的尺度,应该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李镇西老师在《自己培养自己》这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专业成长路径,就是不断阅读、不断写作、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当然这四种成长方式还应该加上一个时间前提:从不间断。
现在想来也是,成长道路,哪有什么捷径啊,就是自己一点一点往前拱出来的,一点一点看书学习,一点一点写作反思,一点一点试错实践。
常态化努力,在专业成长上,或许就是持续用看起来简单的方法自我践行。
03
想起以前自己小时候的暑假日子,那个时候在农村就是每天疯玩,到了开学,甚至出现好几天握笔手会发抖的现状,为什么发抖,那不是因为暑假太久不写字。
不过现在孩子们的暑假,情况大有不同。
至少在我自己所在的班级,情况是这样的。
暑假里我每天都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给孩子们点赞。有部分孩子天天单独把每日口算发给我,我就发一个点赞的图标。另外进入八月,我们已经进入自主阅读打卡阶段,也就是说需要自己确定打卡任务打卡了,这样也有很多孩子在群内打卡,我也每天给这些点赞。
我一直觉得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对孩子们的坚持给与了持续的鼓励,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点赞表情。

我们以前总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只有在学期中才是学习时段,放了暑假就是好好放松的啊。熟不知,暑假是一段最为特殊的学习时光,没有了老师的监管,需要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更加需要自我监督。
其实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更加需要一种常态化的努力,而不是断崖式努力。因为常态化努力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一场游击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次冲击跑,而是一次马拉松。

04
早几年,我开始用写作,来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
但是写作开始的初期,我做了好多的心理建设啊,写不好怎么办,没人看怎么办,没灵感怎么办,反正就是各种理由。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坐下来写就是了,忙碌也好,闲暇也好,学期也好,暑假也好,心情好也好,不好也好,在学校也好,出差也好,反正就是坐下来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现在我写一些其他材料,总是会去搜集以前写过的文字,看到以前的文字,就在心里骂一句自己写得真差。
不过还好,我从最开始的地方,一路走到了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试试分步引导,给孩子“合适的梯子”很重要
班主任随笔: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终身成长》颠覆传统成功学观点,重塑你的思维模式
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人生的两种打开方式,你选哪一种?
成长小事解答【2019年8月16日】
女儿抑郁休学后,我才醒悟:失去自我掌控的孩子,永远学不会努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