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想再讨好任何人——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讨好型人格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不熟悉的人突然之间来找你帮忙,但这个“忙”或许有损于你的切身利益,但往往在这个时候因为这样或那样的考虑,不知道如何去拒绝请求的情景。

而讨好型人格与此情况相类似,讨好型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这种类型的人会不断的去迎合他人,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他人能够开心,而去迎合他人的一种行为模式。

它的具体表现有:

害怕他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没有自信心。

遇到冲突喜欢主动道歉,即使不是自己的错。
抬高他人,看低自己,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一味的迎合他人,不会拒绝,给人一种没有自己的主见的感觉,总是忽略自己。即使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维持一段良好的关系。

“为什么我会是讨好型人格?”

其实可能导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在出生之后没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联结关系,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中与人相处的模式以及自己的一些重大经历带来的影响等。


父母的教养方式:控制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讨好行为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孩子总是处于父母的控制之下,这种方式教养孩子可能会让他长大之后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总是打骂孩子,孩子害怕他们的批评和责罚,他们会缺乏安全感,同时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为了能够让父母“满意”,从而被迫的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讨家长的欢心。


自我的原因:在不良的教养方式的影响下,孩子的内心会十分的自卑敏感。因为他们一味地贬低自己、忽略自己,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自我的边界其实是没有建立起来的,比较模糊,他们会认为他人和自己是一样的没有边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与人交往的初期,是比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又会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因为关系中的另外一个人并没有像他一样“回报”他。

怎样才能摆脱讨好型人格?

建立边界意识,在面对他人不合理的需求时,学会拒绝,直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
多与自己对话,不管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心里,同时记录自己的言行和心理,比如我今天又干了什么牺牲自己的利益的事,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试着去分析,自己是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以后发生类型情况,我该怎么做。

遵从自己的内心,提高自信心。不要总是在意他人的评价,面对冲突时,也不要总是道歉,而是先找到事情真正的原因。

你是最好的你,是唯一的自己,记得更爱自己

文章作者:叶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爱讨好别人,大多是从讨好爹妈开始的
心理学一分钟: 分手之后为何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3个步骤,学会处理家庭模式中的”坏关系”
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根源于家庭不良教养模式
“越爱,越想逃离?”:如何才能利用亲密关系,治愈自己
不同家庭教养模式将导致不同结果,你选择哪种?| 家长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