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去世了,中国再无“名媛”…

著名翻译家杨苡去世了,享年103岁。

她的名字可能不曾留意,但她翻译的经典作品《呼啸山庄》一定看过。

她也是第一个把《WUTHERING HEIGHTS》翻译成呼啸山庄的人。


翻译的真好,这个词真美。

而她的一生,也如这个词汇一般,岁月呼啸,我自不负。

在很久之前,杨苡还不是“先生”,而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

她出生在天津,原名杨静如,人如其名,安静美丽。


家里祖上出了四个翰林,到父亲这里,做了民国天津中国银行的第一任行长。

家境显赫,杨苡的生活自然也十分轻松,平时有哥哥姐姐宠着,又进了美式学校,有机会学习画画、观看电影。

当时她最爱的电影是《魂归离恨天》,原著便是后来的《呼啸山庄》。

但这一切美好随着父亲去世、哥哥姐姐离家读书都远去了。


少女的心苦闷孤独,家庭越发像个牢笼。

杨苡的心里出现了巨大空洞,她开始盼望着像哥哥那样离家出走。


而命运的造化之处则在于,恰好有人愿意聆听她这种烦恼。

那个人叫李尧棠,我们都叫他,巴金。

那时最著名的作家就是冰心和巴金,但因为母亲对杨苡严厉管教,她实在看不到冰心歌颂的母爱伟大在哪里。

倒是巴金的那部《家》里的一句:“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深得杨姑娘心意。

“我觉得我的家酷似他的家,我却不能像觉慧那样,冲出那个被我称作'金丝笼’的家庭”。


17岁那年,杨苡鼓起勇气偷偷给巴金寄了一封信。

就像现在追星似的,信里有崇拜有倾诉,也有“收不到回信”的预料。

但是巴金最后还是给她回信了。

态度有些犀利,坚决反对杨苡学习他笔下的觉慧,“说我年纪太小,应该先把书念好,要有耐心。”


杨苡不解,为什么你能写觉慧而我却不能做觉慧。

于是一封带着质问的长信再次寄出。

很多年后巴金还清楚的记得,“那一次杨苡给我寄了长达17页的信”。


也是信写的太长,这事被母亲逮住了。

作为巴金的粉丝,母亲倒不反对追星,就是生气巴金一把年纪了,总给孩子传达一些不够传统女人的思想。

后来杨苡离家求学、结婚,母亲都要提一嘴巴金,嘴上是不会原谅这个人了。

也生气,“你怎么就写不出一本《家》呢?巴金能写,你就不能写?”

写书其实不难,杨家的朋友里有冰心、徐芳,沈从文有段时间就住在杨苡隔壁。

她的哥哥杨宪益也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北大古典文学教授。

杨苡自己的丈夫赵瑞蕻,后来翻译了《红与黑》。


但杨苡并非那种技术型作家,她是自小喜欢文学、喜欢写作,而后又受到了五四运动和七七事变影响。

因此,关于杨苡的职业经历,所有的故事都源于热爱,成于勤奋,又自然流露着对爱国、进步和真理的追求。

这种浑然天成,也需要时机点化。

1938年,杨苡发表了一篇诗歌,名字叫《失去爸爸的孩子》。

因为在里面骂了日本人,她被通缉了。


为了逃避抓捕,杨苡从香港绕到越南,最后又从越南绕进了云南。

“大家都流眼泪,回到祖国了。”

一路的流离也让她怀疑,手中的笔墨真的有用吗?


沈从文给她的答复是有用,可以从中文系转去外文系,尝试翻译这条路。

“少写那么多口号诗,不见得有多少价值”。

“你读过英文,该多读些国外原著,打开眼界,将来,你也可以替我们这些人打开眼界嘛”。


于是在良师的指点下,杨苡走上了翻译的道路。

她动笔翻译的首部作品便是《呼啸山庄》,也是那时她才知道,这就是自己曾经最爱的电影的原著。


不过那会《呼啸山庄》通常被译为《咆哮山庄》,杨苡觉得不够好,但自己又找不到更好的词。

一直到有天暴雨,狂风作响,像主人公的哭泣一般,杨苡灵光迸发,想到了“呼啸山庄”。

此后多年里,这本书反复再版,从未再更名。


后来的日子里,杨苡自己也面对着呼啸。

一边是战争的变化、路线的斗争、生活条件的起起落落。

一边是颠沛流离中,《俄罗斯性格》、《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伟大的时刻》等等经典译作的问世。

这是她的人生际遇,也是翻译家这个职业的另一种真相:

美丽的词汇、句子,都要用真实经历的苦难、挣扎做置换。

活着就是一种呼啸,呼啸便是黎明前的声音。

杨苡去世前不久,生了一场大病住院,许多记者、朋友去拜访了她。

从报道来看,病房里杨苡虽然身形消瘦,但一头银发整整齐齐,整个人也清醒活泛。

甚至听说,老先生靠着床头,还干了一罐可乐。

“我又战斗了,而且战斗胜利了。”

干脆的声音像一位贵族小姐,不以物贵,只因人闪耀。

但没想到,仅仅几天后她就去世了。


其实也并不悲伤,人生100年,杨苡过得都很不轻松。

历经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如今她终于不用再紧张不用再提心吊胆,国强民富,见见老朋友,絮叨些碎碎念。

在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里,她说: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现在,话说完了,也就无憾了。

杨苡先生,一路走好!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翻译家杨苡去世,享年104岁
逝者|杨苡:活着就是胜利,记忆是抵抗时间的方式
世纪老人的回忆录:人生值得一过,活着就是胜利
杨苡:百岁老人的等待与希望
世纪呼啸而过,杨苡没有让自己成为谜
103岁著名翻译家杨苡逝世,曾翻译《呼啸山庄》,丧事一切从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