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获奖案例分析丨蜗牛牵我去散步,含评委点评
“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案例分析
参赛作品名称《蜗牛牵我去散步》参赛作者  陈老师
省市+单位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101团恩美幼儿园
案例背景上帝恩赐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慢腾腾的,每挪一步就那么那么一点点,一点点。我催它、唬它、责备它,它总是用抱歉的、伤心的眼神告诉我,仿佛说:“我已经尽力了”。我蹲下身子摸了摸它,心里也跟着难过,为什么上帝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呢???“老师,YY打自己......”YY说。在恩美幼儿园工作的那10年,没遇到过一些“特别”的孩子,没有太多的压力。可最近2年来,我遇见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他的语言发展、社会交往、生活自理能力......都比其他孩子差,当然除了个头高之外,还常常有一些特殊的举动,时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惊险发生。他的到来,打破了班级的常态,如同给班里的老师们出了一道教育附加题。老师们每天揪着心直到夕阳落下那一刻。他的每一个异常表现都是我们积极探讨的问题。如何理解他的行为?如何才能创设条件促进他与正常儿童交往?如何帮助他提高语言等方面的能力,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很大的收获。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们老师对小朋友说得最多的是:要爱护YY,让着他,帮助他,要主动找YY玩,但YY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每个异常的发生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我们的正常一日活动程序也时不时因为他而不断上演令人头疼不已的小插曲。让人感到太累心,用那段时间的感受来说:快神经了,我的妈呀。告状的家长也一连好几个,但慢慢的通过我们的各种开放活动、亲子活动,YY 的特殊表现,家长们也就不再计较了。《指南》也成了当时亲师会上更有说服力的YY救命稻草。《指南》里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尊重幼儿在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如果用一种小动物来形容YY的发展速度,差异中,想到了那慢腾腾的小蜗牛。而,通过YY自身的现状,针对他而言不过多干预他的一些行为,只在YY的肚子饿了没?危险了没?来因他本身的特别而特别照顾这些最基础的保障时,是远远是不够的。寻找突破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关掉吧!”YY提着鞋子,发了疯似的跑过来,歇斯底里哭喊着。2019年11月2日中午15:30起床时间,我放了一首舒缓、优美的苏格兰民歌视频《口哨斯卡布罗集市》。YY提着鞋子,发了疯似的点着脚尖跑了过来,歇斯底里地哭喊着:“关掉吧!”“为什么要关掉?”我说。“老师,请帮我关掉吧!”他拽着我的衣角,跺着脚,委屈中又似乎隐藏着一份恐惧的眼神,抽泣地对我说。还没等我蹲下身子给他穿鞋子,他就转身点着赤脚绕着桌子周围跑了起来,并愤怒地推掉扣在桌子上的一排排小椅子,我安静地看着他所做的一切,他见我没反应,停掉了继续推椅子的举动,跑到我跟前,抓起放在电钢上的遥控器轻轻放到我的右手上,又轻轻的两手抓着我的右胳膊,抽泣地说:“关掉吧!”,看着他啪嗒啪嗒地流着伤心、似乎又夹杂着恐惧的眼泪,我立马关掉了视频,播放了轻音乐《水边的阿迪娜》,蹲下来抱着哄了哄他,安静不到5秒,推开我,就转身回到座位上,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但他的眼睛还时不时会盯着我,生怕我会再摁起遥控器,播放那个视频。小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跑过来围着YY:“YY别怕,老师放的口哨音乐多好听!” 案例二:异常的行为 2019年11月20日,早晨数学课上,我让恩泰小朋友给大家发练习纸,YY用怪异的声音直接说了一句:“不要”“不要就不发给YY喽”顺着YY的话,我开玩笑地给YY说。没等我说完,他转身就把坐在他旁边的曼怡推倒在地,我严肃地说了句:“YY,你在干啥?”YY一声尖叫,推到自己的椅子,跑到楼道外的建构区要推倒1米多高,近2米宽的透明鞋柜子。见我追了出去,他立马跑到杯架子跟前准备磕头。我立马拉住他的手,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安慰了几句,抱了抱他。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课间活动中,我带孩子们准备去一楼,在下楼梯的过程中,YY没有任何征兆的将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家烁从楼梯的从下往上数第四个台阶上推了下来,一个连锁反应,家烁前面的于世文跟着栽了下来,庆幸的是家烁反应快,没受伤,而世文腿膝盖处磨了点皮。针对于此事,我们老师立马碰了头。
案例分析案例一分析:1.艺术是人类感受美,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口哨斯卡布罗集市》视频里的五颜六色的野花、碧绿的田野、即将封冻的河流和大海的动态播放 ,优美动听的口哨声,瞬间给人美的享受,似乎瞬间可以冲刷所有的烦恼。YY是很喜欢音乐的孩子,而他在欣赏此视频时,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他的语言,所表现出的极为痛苦。形成的情绪反差极为强烈。2.是什么原因导致YY对此视频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是口哨声?是花的动态生长过程?而这个现象已经从上学期第一次播放此视频就开始了,都大班了为何还会这样?   YY的姥姥和YY的妈妈是老师出生,YY一直跟着姥姥在一起,而YY妈妈在乌市上班,为了能全方面找出问题,帮助YY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将此视频同时发送给她们,一起分析。案例二分析:1.此类事情阶段性的发生。2.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稍稍不如他愿,情绪反应就会过于强烈。3.利用自伤行为、攻击他人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4.与同伴制造矛盾时,没感到难过或道歉,而是继续伤人。5、对他人没有安全意识,攻击他人行为不特定。
案例措施案例一措施:为了解开这个谜,我分别做了3次实验。1.放学时间,我偷偷地趁YY上卫生间的时间,播放有声音无视频的《口哨斯卡布罗集市》轻音乐,YY听见此声,裤子都没提的从卫生间窜了出来,大哭让我关掉。2.美术课上,小朋友们在专心的画画,我截取了视频中间部分,小声播放音乐:花开的动态生长过程那一部分,那是我一直怀疑YY痛苦的地方。YY的反应是,抬起头看见了视频就哭。3.隔了三天,星期二下午放学时间,我和YY姥姥在交流此视频的事,播放的是没有声音的视频,YY在楼道和赵若溪玩,的正高兴,冲进来找姥姥,一看见此视频,一下慌了神似的,拉着姥姥就往外跑。  围绕YY的异常反应,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在电子阅读书里搜到了一本有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刘学兰主编的《补救性心理教育丛书.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扰》,因为YY的家人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起过,只是在YY上小班的那段痛苦时间,建议家长带YY看看专家。所以心里上有种压力,就是要快速读完这本书。  电子书上没显示页码,书中讲到:许多自闭症儿童有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有些对感知觉障碍,如光、噪音、触觉或痛觉等反应过度迟钝,有些过度敏感会有以下特征。1.不正常的步态与姿势2.对声音的反应  他们可能会迷恋某些声音,如:摩擦力驱动的玩具发出的声响,也可能回对某些声音感到强烈的痛苦,会捂耳朵、猥琐不前。3.对视觉刺激反应 有的会沉迷于某些视觉刺激,可能对一些不理会,也可能对一些视觉刺激而感到苦恼。而通过YY针对《口哨斯科布罗集市》轻音乐的多次不同方法无意播放和有意测试,也印证了YY的身上确实存在自闭症的倾向。目前,YY除了排斥此视频之外,对其它所接触的音乐或视频,所表现出的状态都较好.只能停止此视频的再次播放,减少YY的痛苦。因为YY的语言能力有限,他所呈现出的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他内心的世界的。曾今针对YY一副美术作品《雨中的爸爸》,她的妈妈给我说过一个词:刻板行为,这个词,我在这本书里读到过。突然在想,YY是不是对视觉刺激反应特别敏感,他会不会是因为在视频里看到那些花的动态生长过程的变化,而被吓到了呢?因为我们看到的花开、花落就是花开了,静静的绽放,花谢了,花朵就那样枯萎的败了的一个静止的状态。而在YY的世界里认为,他所看到的视频里的花的生长动态过程和大自然中所看到的花的那种感觉不一样,视觉上让他无法理解时,是不是也是刻板在作怪所导致的起因之一呢?案例二措施:1.班级老师对幼儿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尤其是提醒小朋友在和YY玩时,要多一点宽容,并学会保护自己。2.家园密切联系,针对此现象及时沟通解决。  事发的当日下午,针对此事,再次留住了YY姥姥。YY姥姥说,YY的毛病是喜欢欺负小同学,爱逞强,就是喜欢推搡小朋友,为这个已经收拾他好多次了。希望陈老师严格管教。我说:“他的动作很突然,经常让人防不胜防”“逮着一次很收拾,他逆反的厉害,他发现要被收拾,往往会突然示弱或报复动作,绝不依他,他道歉还会犯,本来开学想给你说一下他这个毛病,你尽管放开管,我知道这个毛病的要害,你太忙,没来的急给你说。还有,室外活动时,如果有高处活动,一定要注意他的举动,不行就取消他玩的机会,让他站在边上看,必要的惩罚一定要有。陈老师,真的让你辛苦了。”听着YY姥姥紧张、严肃、真诚、的说着每一句。我连忙回了一句:“每一个孩子走进我们班,都与我们有缘,会的”3.查阅资料 在《补救性心理教育丛书.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扰》书里的第二节:自闭症的主要症状三——兴趣和行为
案例总结我读到了一本《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陈婕女士写的书。书中写到:中国的自闭儿家长,是世界上最为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家长之一。一是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这个家庭似乎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似乎所有自闭儿的父母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情况,虽然境遇不同,但心情是同样的。  书中说干预的地点最好是自闭症儿童生活的地方,如家庭和社区。干预的重点是从治疗转为教育。教育和干预的主要执行者:家长和老师,而不是专家和医生。实质上,这些话无疑指的是家、幼儿园、家长和老师,可YY的家长的不敢正确面对,确实让我的心里多了许多紧张的气氛。《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保育和教育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园要密切合作,关注幼儿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沟通是首要话题。通过每天的沟通,将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将一步步新方法不断的实施、验证,YY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朋友们、老师、家长见证了这一切。自闭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基本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同一的行为方式,主要在3岁前起病。2~5岁是自闭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因为患者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兴趣,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不明,单纯凭借某些特定的行为来诊断,会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诊。孩子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未来还会有变化,所以不能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带帽子”。但是,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眼神不对视、对别人的呼唤不予理睬、语言发展有障碍、多动、不听指令等现象,就要留意孩子在发育上是否有问题。即使诊断不是自闭症,只要孩子存在发育落后的情况,家长就要尽早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这对普通孩子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因为没有及时进行康复和特殊教育而错过最佳的干预时间,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幼儿园未来工作的我们来说,今天你遇见了一两个,明天也许你遇见三四个,只有我们接纳不同,用耐心、爱心和坚持,才能让特殊孩子在普通的幼儿园班级的融合教育下,在专业详实的指导下,和普通孩子一起健康成长,这也对于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是个长远、艰难的挑战。也是攻破这道教育附加题的首要条件。
评委点评:案例记录了教师如何对待特殊儿童,如何做特殊儿童家长工作,如何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特殊儿童,不嫌弃,不放弃,牵起他的小手,带着他成长。文中记录的点滴,充分反映出教师对特殊儿童的爱,让人感动,给人启迪。案例事件典型,作者能够依据相应的理论加以分析,且分析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做的感统训练只是在重复动作,而没有效果?
如何判断一个老师能否接纳特殊孩子?|短视频
【心理学科】关于自闭症,我们需要了解的
用耐心和爱牵着你的孩子慢慢成长,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指导,这家幼儿园是教科书级别丨学前教育宣传月
如何面对孩子和家长的入园焦虑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