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北胜族」武威人李冲修建洛阳城,周杰伦《烟花易冷》“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获得2010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奖”

本文作者:慕容洞唐

整理编辑:秃发源凉

十六国时期,凉州刺史张轨避乱河西,建立前凉政权。当时,前赵刘曜与后赵石勒相争,兵革不息,纷乱不已;而凉州则相对而言却非常安定,许多中原民众纷纷流寓凉州,史载“中州避乱来者日月相继”。“永嘉之乱,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

永嘉之乱后,前来凉州避难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更好管理姑臧城,凉州刺史张氏一族开始大规模扩建姑臧城。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写到:“姑臧本为凉州政治文化中心,复经张氏增修,遂成河西模范城市,亦如中原之有洛阳也”。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凉州--平城--邺城--洛阳--建康(江苏南京)--西安 --日本奈良(なら),都是武威(姑臧)之风韵的建筑格局。”


▲実際、日本でも奈良 東大寺の例大祭やNHKのドラマ「大仏開眼」など、本格的な唐服を見ることができ

姑臧城”宫北市南”的布局,被李冲采纳。《洛阳伽蓝记》有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的繁华,和武威人李冲有直接的关系。《太平御览·皇王部二十八·高祖孝文皇帝》: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阳《魏书·卷五十三》:冲机敏有巧思。北京明堂、圆丘、太庙,及洛都初基,安处郊兆,新起堂寝,皆资于冲。勤志强力,孜孜无怠,旦理文簿,兼营匠制,几案盈积,剞劂在手,终不劳厌也。

周杰伦的歌曲《烟花易冷》所唱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说的正就是北魏末年的《洛阳伽蓝记》,其所描绘的,正是北魏孝文帝缔造的太和盛世。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深切器重李承,以礼相待非常优厚,赐姑臧侯的爵位。李承为李氏姑臧房始祖,史称“惟李氏出姑臧系者最华显”。李承的兄弟李冲,则是李氏仆射房始祖,才华横溢,李承、李冲从小丧父,李冲后来又丧母,其哥哥姑臧侯李承含辛茹苦抚养李冲长大,其中李承之子为姑臧侯李韶,李承和李冲随母尹夫人从小就被沮渠蒙逊请到姑臧,故以姑臧为自己的发家地,尤其李冲,出生地就在武威郡,今甘肃省武威市。

冯太后去世三载,孝文帝对太皇太后当年的旧臣没有疏远,比如李冲。再比如蒋少游,然而孝文帝拓跋宏也培养了像李韶、郭祚、张彝和崔光这样的心腹。李韶凭借叔父李冲的关系,一路发迹为黄门侍郎,孝文帝视他为亲信,再兼任大鸿胪卿,后任匠作大将,和李冲一样大造洛阳,此二人被视为洛阳之父。

史料记载,李冲受冯太后所宠幸,每月赏赐多达数十万钱,冯太后曾密赠珍宝、御物到李冲府第,外人不得而知。更神奇的是,李冲年四十馀岁时,鬓发班白,姿貌丰美,未有衰老之状。

人们常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称“大李杜”。李商隱、杜牧称为“小李杜”。却不知,“李杜”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李冲,而且和西北第一城武威息息相关。《魏书》记载,世宗诏王肃曰:“杜预葬于首阳,司空李冲葬于覆舟,忠义结于二世,英蕙符于李杜,宜葬于预、冲两坟之间”

(西晋)杜预文武双全,智谋渊博,擅长洞识乱象。(北魏)李冲谦虚自牧,容貌甚伟,百官听于冢宰。这所谓的“大李杜”其实特指李冲、杜预。对此,笔者在此纠正,如有错误遗留请各位方家大方批评!

本文为「姑臧遗风」系列文章。惟斗垂精,惟枢播灵,比肩世秀,闲出民英。八元腾实,三吏飞声,岂伊髦俊,亦降贤明....

下期文章,继续凉州系匠作大将。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作者简介:慕容洞唐,别名契苾小优,字优,原名冯洞唐。祖籍洛阳,源于赵郡。致力于凉州文化和洛阳文化的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主张将《凉州词》、前凉王陵、铜奔马“IP私有化”。*笔者才疏学浅,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和墓志
【五凉文化】以五凉文化为主,十六国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话絮凉州词之二:凉州词的主要成就及其在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凉州词产生的宏观背景(中)...
【河西史地】五凉文化的影响
《名家专栏》陈玉福:关于五凉文化
山人说姓:安姓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