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流园地 | 楹联基础知识及和律诗联的区别

联语

珠玑

     联风诗雨承华夏

博古通今揽九州    

兰葆

     万事皆有法,楹联也有法,和诗一样,也有律,所以,诗有诗律,联有联律。咱们简单说说联律。

    中国楹联学会经多年酝酿,终于公布了《联律通则》,我理解,就是“楹联格律通用的法则”。写联就应该照这个法则,也就是规矩——去写。

  鄙人虽忝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其实诗联写作水平也不太高,不过比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略懂一点基础知识罢了。但是编辑让写,只好硬着头皮,絮叨絮叨。

  楹联有如下最基本的规则:

     一、上下联(以下将此三字略去)字数相同。(废话!废话也得说呀!)现在看起来,还真不是废话!最近有人居然提出“同字可以,字数不对也可以”,“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这个也是对联”,“上7下4也算对仗”!鄙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有这个理论!这句话本来是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一句,“更那堪”是领字(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要有个停顿,所以,实际上,是“鹧鸪声住”和“杜鹃声切”互为对偶句,这在词中是常见的,怎么还硬把“更那堪”搭上,成了上句7个字,下句4个字的“对联”了呢?只记得在袁世凯死后有人整了副字数不同的对联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5个字对6个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但这仅仅属于偶尔的文字游戏,不能拿来当标杆的。

     二、词性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以此类推。其中还有宽对、工对之分。宽对在对仗上比较宽松一些,而工对还要颜色对颜色、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甚至双声叠韵对双声叠韵……还是以此类推。一般都尽可能作工对。比如,“更深谁数漏,梦醒月撩人”,“淡看闲云舒野鹤,漫摇垂柳荡清波”,就是宽对,因为前者人和物相对,后者天文(这个天文,不是现在通常意义的天文)和草木相对,景物和禽鸟相对,如果把“梦醒月撩人”改成“天亮我开门”或者“梦醒我吹箫”……把“漫摇垂柳荡清波”改成“轻扬小雪落天鹅”……前者器物对器物,后者天文对天文,禽鸟对禽鸟,而且,野鹤、天鹅,都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这就是工对了!

     注意:“词性相同”不是“词义相同”!比如:“神州”对“华夏”、“千秋”对“万代”、“佳宾”对“贵客”……等等,都属于同义词相对,看似工整,实为拙劣!谓之“合掌”,意思是两个相同的手掌合在一起,是联家(也是诗家)大忌。但这主要指的是实词,有些虚词除外,比如,杜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中的“缘”、“为”,清代姚文田(嘉庆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所撰对联“过如春草芟难尽,学似秋云积不多”中的“如”、“似”等等。

      关于“合掌”这个话题,我觉得大家应该注意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对联(楹联)和对偶、对仗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对联(楹联),是一种文学体裁,比如,小说、散文、诗歌、对联(楹联)……而对偶、对仗,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比如,夸张、拟人、比喻、对偶……看一副“对联”的对仗是否工稳,当然包括合掌与否,还要看它的属性究竟是对联,还是其他文学体裁的对偶句。对联的对仗要求比较严格,其他文学体裁的对偶句的对仗(以及平仄)就比较宽松,甚至很宽松,比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代刘希夷乐府体裁的《代悲白头翁》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其他一些古风啊、词曲啊等等体裁中的对偶甚至是半对偶的句子,我们不能 把这些句子当做标准对联来看待,(因为人家没有作对联)而作为“可以这样写对联”的依据。

     还有一部分网友,对对子习惯首先往近义词方面去想,这是不对的,还有网友把上下联词意相近看作是工稳的妙联,窃以为不然也!如“青山客满投何处?野径岐多走哪方?”满、多,词意相近,投何处、走哪方,词意相同,而且都是设问语气,我感觉至少应该是“半合掌”状态。有人对以“紫府途穷怅此时”(紫府,神仙住的地方),就比较好。不但用词比较工稳通顺准确,而且,你看,青山,俗世,紫府,仙家;满、穷,反义;投,说的是身体,怅,说的是心情;何处——空间,设问口气,此时——时间,回答语气。虽然什么都反着,但是不“隔”,不“拧”,内涵、意蕴……很协调。对联,正对当然可以,但是一般以反对为更好。说句俗话,就是,一个意思,两种说法。

     有一种对仗方式称为“借对”,有三种方式:一是借义,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对“顾”,就是用的“朝”的别义(朝拜)。又如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借“寻常”的数字意义(古代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二是借音,如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就是借“清”和“青”同音。又如杜甫《秦州杂诗》:“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珠”和“朱”谐音,与“白”相对。三是直接借字,就是不要管它词义是否相应,只要字面能对就行。如“行李”的“李”,可以作为“桃李”的“李”,(如杜甫诗“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石头”的“头”可作“方位词”的“头”,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钧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石头,即石头城,今南京市。)

  还有一个须要 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名词的“级别”。比如,鸟,下属很多种类——鸡、鸭、鹅、燕、鹤……都是鸟,具体的鸟名可以相对,比如,鹅对燕,金鸡对白凤……但是字面上不能用鸡(包括所有的属于鸟类的鸟的具体名称如鸭、鹅……以此类推)来对“鸟”,比如,“大鹏”不能和“小鸟”相对;还有,兽,下属虎、豹、狼、狐、熊……;树,下属杨、柳、桃、杏、槐……;身,下属口、耳、手、腹、脚……以此类推,下属的小项不能对上一级的大项。比如,“银狐”不能对“野兽”,“古槐”不能对“大树”,“一身”不能对“双手”……

    还有一种“无情对”,这是一种趣味联,文字游戏。即上下联各说各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只是各个单字对得巧妙,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桃李争荣日,荷兰比利时”等。(“三星白兰地”是外国一种酒名,“荷兰比利时”是两个国家名。)

    最近出现一个现象,好多群、好多人,也不动脑子,一哄而上,见到“相思”必然“寂寞”,见到“寂寞”肯定“相思”!它们的词性相同吗?寂寞,是相同偏旁部首的(同为宝盖头)、并列(也称联合)结构的连绵形容词,相思,是吗?且不管“相思”是动补结构还是偏正结构,总之肯定不是并列结构,两个字偏旁部首也不相同,而且词性基本属于动词,虽然有时动词和形容词可以成为同伙,但是这两个词太不般配,不宜派对!寂寞,你可以对悽惶、娇娆、徘徊(这个是动词)、缠绵、逍遥(比如,寒窗安寂寞,达道近逍遥)、欢欣(比如,月下倚栏多寂寞,溪边撩水好欢欣)……)。相思,你可以对对视(比如,银河方对视,素月更相思)、自爱(比如,自立方能自爱,相怜必定相思)……大家不要怕牺牲脑细胞,脑子越用越灵光!如果对于词性不好判断,那么有个小窍门,就是单个字对比,比如,寂寞、相思,寂和相词性相同吗?寞和思词性相同吗?……

(未完待续)

       兰葆,男,71岁,河北遵化市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委会委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北京博朗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特邀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网入网书画家,遵化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冀东文化与艺术》副主编,中国楹联学会出版之《当代嵌名联大观》一书特邀作者。2010年10月被中华诗词家联谊会、中华诗词英才网、《诗词之友》编辑部联合评定为“中国最具影响力诗词名家”(之一)。同年10月份在“星光杯”全国艺术名家大赛中,七律《白梅八首》荣获金奖,并被授予“最具文化魅力的艺术名家  ”荣誉称号。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一定要写清体裁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舍得一间楹联第一课
对联速成 1 基本要求
对联百科
让对对子写对联更容易:专家告诉你对偶、对仗、对联、楹联的异同
[推荐]秋水对联文库
【理论探讨】楹联的国学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