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人长征”
X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军长征”
洛钊


救亡路上,红军长征与高校长征堪称并蒂莲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松沪抗战'失利,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日军侵略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历时两年多,筚路蓝缕,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坚持烽火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穿越历史烟云,回望红军长征和浙大长征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浙大西迁办学的意义在于烽火中保存了弥足珍贵中华文脉,让高等教育人才辈出,薪火相传,不因战争而中断。
抗战开始浙江大学率先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竺可桢校长担任主席。这个委员会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等9股,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中一项工作;同时成立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另外开办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特训班,由'特教执委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教学。
战火中浙大初迁浙江天目山,在江干码头乘船,辗转全部到达建德。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11月下旬,浙西形势危急,浙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再次搬迁,师生分批行动,乘车、步行、换船,经五天奔波,全部到达建德。
苏州陷落后,日寇南侵,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再次搬迁,竺校长经多日奔波联系,江西省政府同意将吉安县青原山及泰和县大原书院旧址给浙大。
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大开始撤离建德,师生们走上了极其困难的赴赣历程。从1937年12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转抵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师生饱受惊吓和风霜之苦,幸而人员、物资都无损失,平安到达目的地。


竺可桢校长殚精竭虑倾心教书育人


在吉安的泰和时期,由于战乱,物资缺乏,浙大师生家属生活极其艰苦。竺校长廉洁俭朴,一心为公,处处为人表率。战火中他忙于迁校事宜,无暇顾家,甚至夫人张侠魂和次子竺衡身患疟疾也无法顾及,由于战时药品缺乏,竺校长的夫人和次子先后病逝于泰和。
西迁途中,一些同学满怀悲愤投笔从戎,上前线杀日寇。竺可桢对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大加赞赏,以战国时代赵氏孤儿的故事教导同学:当今临敌之际,年轻人有两种途径可以报国,一是赴前线杀敌,此举需要勇气和胆量,如程婴所为;一是在校刻苦学习,以后从事国家建设,此举需要毅力与恒心,如公孙杵臼所为。竺校长的讲演,慷慨激昂,催人奋发,给学生们极大鼓励和鞭策。
8个月后,浙大再度西迁,经过40多天艰难跋涉,于1938年10月底到达广西宜山。一天18架敌机轰炸宜山,落在浙大校舍的炸弹就有100多枚,造成10多间房舍被毁。1940年1月9日,竺可桢带领全体师生第四次收拾行装继续往贵州搬迁,在第二故乡写下了7年办学史。
浙大西迁竟是这般可歌可泣青史留名


走进遵义博物馆,你可了解浙大西迁那些可歌可泣的烽火故事。1939年2月,竺可桢校长考察遵义的湄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教育有基础。遂决定将浙大迁到湄潭。
竺可桢从贵阳抵遵义那天,受到全城绅士的欢迎。竺校长风尘未洗察看了江西会馆、南华宫等处,决定将滞留在贵阳青岩的一年级迁到永兴,理学院及师院理科迁湄潭县城,至此,浙江大学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贵州黔北找到了这一方适于教学科研的净土,并在这里扎根成长、开花、结果。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长征'。由此,遵义不仅是中国红色之都,也是抗战时期的教育之都。
战时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浙大学生因多来自沦陷区,经济来源断绝,靠公费、工读维持生计,教职工一家数口开支大,艰难度日。虽印刷条件和纸张及其困难,但学术期刊比战前出版还多。逢著名科学家诞辰或有意义的节日,学校即有学术报告会。
此时浙大爱国力量蓬勃发展,本着'读书不忘救国',开展各种抗日活动,有黑白文艺社,铁犁剧团等。1943年成立'湄江吟社',有钱琢如、苏步青发起,师生结伴游览,吟咏颇多。或忧国忧民,或歌颂壮丽河山。
同时,浙大附中与湄潭中学合并,浙大对当地学风产生重要影响,当地青年原来以经商和做官为前途,自此读书风气日浓。
生活、学习条件如此艰苦,但浙大西迁培养的1300多名学生中,涌现了不少如李政道、程开甲、谷超豪、施雅风、叶笃正等精英。据统计,在当年浙大任教和求学的师生中,建国后有50人当选两院院士。诺贝尔获奖者李政道曾说,一年的'求是'校风熏陶,发端了他几十年细推物理之乐,给了他攀登世界高峰的中华文化底蕴。
浙江大学在遵义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在湄潭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其中有一大批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等世界著名科学家都出自这里,他们在十分简陋的物质条件下,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不惧战乱,潜心研究,孜孜以求,成就斐然。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还为贵州黔东北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浙大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那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诸多的教学成果被人们所认可。国外名校甚至把她和英国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浙大师生集中遵义,后取道贵阳、长沙、汉口、上海回到杭州。今天浙江大学发展成为全国四大名校之一。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我们今天追寻西迁故地,探寻求是精神。这是一次历史回眸,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它引领我们继续前行,成为教育和激励后辈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军长征在遵义一一浙大西迁遵义办学老照片集锦
抗战时期沦陷区几十所高校内迁
守护,浙大西迁的另一重使命
纪念竺可桢诞辰130周年④|求是精神 浙大之光
一个“管天”的科学家 把一所无名大学办成“东方剑桥”
竺可桢日记 带有生命体温的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