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人突遭中毒袭扰:目前世界上最毒的物质!只需要1公斤肉毒素就可以毁灭地球上的所有人!
作者:飞行的书卷
时间:2023年8月8日

本人曾经遭遇最恐怖的蘑菇中毒,由于全程意识清晰,已记录全程。详见纪实日记:
绝命致幻:误食见手青,地狱炼魔还魂记

近期,本人又遭遇世界上最剧烈的神经毒素——肉毒素中毒!为了警醒世人,记录如下:

2023年8月4日,重庆的亲戚送来了一些自制香肠、腊肉、圆子(糯米饭团成的圆子)。这些东西,不知道是几时制作的,而且由于自驾跨省时,暴露在高温天气下两天,严格说来已经变质了

圆子,我在2023年8月4日蒸吃了两三个,妈妈一个都没吃,说有怪味,我吃了后,晚上和第二天感觉胃部反酸、烧胃,但没有其他不适,就忽略过去了;其中有一节20厘米左右香肠和一块腊肉,是在2023年8月6日晚上煮的,煮了两三个小时,当时感觉满屋有怪味或者臭气,以为是没煮透,就切好了装在盘子里,当天吃了一两块腊肉,但是吃了好几块香肠。香肠感觉味道不太好(妈妈基本一口没吃);第二天(2023年8月7日)上午我继续蒸腊肉两个小时,中午吃了几块,仍然感觉有些哈喇。第六感告诉我:不大对劲,很可能有毒!
我当时打算扔掉这些可怕的东西,但妈妈舍不得扔。我大声说:你舍不得扔,我吃了就会中毒!到时候就得去住院了!最后妈妈终于同意扔了!这一点,妈妈比其他老人强多了!看看这类老人:


于是我把腊肉全部倒进了垃圾袋!
2023年8月8日早上起床,我发现右耳后根有些一阵一阵跳疼,大便竟然拉肚子!像水一样!肚子也偶尔有阵阵绞痛;于是我静坐修习六甲秘祝半个多小时;到中午我感觉脑袋像发烧一样,测了体温是36.3度,并不发烧;下午右耳后根跳疼非常厉害!陪妈妈出去走路时,感觉浑身无力!好久没做双力臂了,我跳上去发现一点力量也没有,甚至无法做一个引体向上!这种虚弱感,以前从来没有过!当初我感染新冠时,几乎没啥症状,除了耳后根偶尔跳疼!过两天就不药而愈了!而现在我耳后根跳疼的厉害程度,远远超过了感染新冠时!大概是感染新冠时的10倍!并且全身无力的程度,也远超新冠感染时,我感染新冠后,行动能力也几乎没受到任何影响!此外,我遭遇致命毒蘑菇中毒时,虚弱感也没今天这么厉害!我当时感觉这个毒素的可怕程度,至少是10倍以上的新冠毒力!到最后,我的头皮也一阵一阵痛起来,好像要顶破头皮的样子!
事实证明:我认为此毒素的毒力,远远超过新冠毒力的感受,都是反映客观规律的!
家里人一开始认为我又感染新冠或者甲流了。买了抗原检测,并无感染;到我头皮都阵痛的时候,家里人有些慌了,说要送医院,我说第二天再看看。我思忖是不是肠胃型感冒?于是买了藿香正气水服了,貌似症状有所减轻;晚上回家,我切了一个青柠檬泡水喝,有苦有酸,症状有所减轻。
第二天症状大大减轻。今天第三天,基本痊愈。于是我查询相关信息,才得知,我中了目前对人类而言,最毒的物质!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都看到过两种致命毒素,那就是鹤顶红和砒霜。电视剧里的人物总是一吃就“必死无疑”,其实这两者是同一种物质,它是不纯的三氧二砷,呈现红色,可实际上它是白色晶体物质,它们确实可以致命,但是毒性却不是最强的
曾经王处一中过砒霜的毒:
历史考证:曾经身中剧毒的修佛高人和修道高人

有一种物质大家应该都见到过,而且每天都在食用,它的毒性是鹤顶红和砒霜的无数倍!是目前对人类而言最毒的物质——它就是肉毒素,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致人死亡的毒素。

肉毒素有多毒?
肉毒素的人类致死剂量,按静脉注射的话是1.3-2.1ng/kg,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如果是70kg,那么91-147ng肉毒素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死亡。地球上的人类总重量大概在6千万吨,也就是说,只需要1公斤的肉毒素就可以毁灭地球上的所有人。可想而知,肉毒素对我们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命都有着巨大的威胁。

肉毒素的发现
在1793年,世界上发生一场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肉毒素也是那时候第一次被德国医生克纳发现,主要起源是香肠,那时候有一户人家非常喜欢吃香肠,但是香肠时间放太久了,就开始变质了,香肠坏掉了,在氧气稀少的时候,便会产生过“香肠毒素”这种生物物质,即使少量食用便有可能导致死亡。与此同时,克纳还发现这种毒素还存在一定的“药用价值”,这也为以后在医学方面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比利时物理学家埃门金,在1895年又发现了肉毒素,这一次不是香肠,而是腌制的火腿。他对腌制火腿和死去的三个人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最后从中提取了一种微生物,也就是肉毒杆菌从那以后,自然界最毒的物质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中,也了解到它的毒性有多强,但还是每年有人死于这个毒素。肉毒杆菌中毒其实还是少见的,虽然肉毒杆菌无处不在,但是没有达到一定的剂量,也无法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肉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肉毒杆菌”所分泌的外毒素。肉毒菌(又称肉毒毒素),外形像梭子一样,也叫肉毒梭菌,全名是“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个臭名昭著的食品致病菌。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以A、B、E型最为常见。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不到0.000001克就可以致人死亡。当它旺盛繁殖的时候,会产生一类世界上最毒的毒素——肉毒素(botulinum toxin),造成肉毒素中毒症(botulism)。肉毒素有7个类型,毒性各不相同,毒害人类的主要是A型和B型
肉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一类毒性蛋白物质,其毒性是砷的1万多倍。人体口服摄入肉毒素致死剂量为8~10μg。一粒稻米重的肉毒素(20毫克)就能毒死2千人。
  要问肉毒素有多毒,要先从砒霜比较说起。砒霜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毒性最大的物质了,但它远比不上氰化钾;而氰化钾,又远不比上肉毒素。1微克的肉毒素就能致死人类,按这样计算,1克肉毒素就足以毒死100万人。正因为肉毒素堪称毒药之王,它已经被开发为生化武器


变质的腊肉腊肠会产生肉毒素。
吃变质腊肉被毒死的案例不少,随便举例:
案例1: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01日13:46 华商报 
村民年前腊肉现在食 6人吃饺子中毒1人亡
   本报咸阳讯(记者晓风)3月25日,陕西礼泉县叱干镇南丹村村民陈立发一家六口吃晚饭时中毒,后经医院全力抢救,5人脱离危险,陈立发10岁的小儿子不治死亡。  
据南丹村村委会主任张爱友介绍,事发当晚7时左右,陈立发一家四口连同岳父母6人正在吃饺子,陈立发的两个儿子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紧接着,陈立发夫妇和岳父岳母也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现象。接报后,县、镇有关部门和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人员赶到陈立发家,全力组织抢救。  
目前,陈立发夫妇以及13岁的大儿子和岳父母5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而陈立发年仅10岁的小儿子因抢救无效死亡。据说,陈立发一家当晚包饺子所用的肉馅是他们今年春节前从陕南带回家的腊肉,一直未曾食用,存放至今。具体中毒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之中。
案例2:
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却让郭女士吃足了苦头。62岁的她,一度命悬一线。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医生携手层层“追凶”,奋战近一个月,终于才挽救了她的生命。
3月6日下午5点半,无法自主呼吸,全身仅两根手指能轻微动弹的郭女士被紧急送进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二病区。重症医学部主任、中心ICU二病区秦秉玉,主治医师牛京京立刻救治,全力维持郭女士的生命体征平稳。“她被送来时情况很糟糕,整个人就像被注射了肌松药一般,全身瘫软,肌力为0,无法睁眼,不能吞咽。血氧饱和度在有创的气管插管后,才能勉强维持住。”牛京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长叹一口气。
郭女士家属回忆,3月1日,她突然出现了胸闷、气短、腹痛的症状。起初家人以为是感冒了,但是吃过药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持续加重。不到两天时间,身体硬朗的她,就变得连呼吸和睁眼都无法完成,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我母亲身体一直很好,为啥突然会这样?”郭女士家属的疑问,也是医生们的困惑。为了查明病因,做到对症治疗,重症医学部、神经电生理亚专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亚专科等多学科专家携手,持续商讨诊疗方案,在诸多疾病表征中寻找“真凶”的踪迹。
同一时间,专家团队还要及时处理患者各种性命攸关的情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亚专科主任李玮结合各项检查结果,逐渐将“元凶”锁定到神经系统感染上。神经电生理科主任李六一、副主任医师冯淑艳在为郭女士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发现,患者的运动神经存在明显异常。
就此,一个关键的信息,让“真凶”逐渐露出马脚。冯淑艳说,郭女士是特殊的“下行性”软瘫。通俗地说,就是从眼睑下垂、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抬头无力-呼吸肌-四肢,自面部向身体迅速进展的无力瘫痪。这种进展方式,具有一定特异性。“最关键的体征是患者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加之前期有腹痛和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短时间内进展迅速。种种迹象,都与肉毒素中毒很相似。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冯淑艳又对郭女士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电生理检查——神经重复电刺激。“这种检查是针对神经和肌肉接头病变进行的。肉毒素中毒的患者,毒素可永久抑制囊泡释放乙酰胆碱,造成神经肌肉突触传递障碍,导致肌肉不能兴奋,所以电生理上看到运动神经波幅降低。而在高频重复电刺激下,会出现运动波幅递增的特殊现象。”
检查结果正如冯淑艳所料。为了确认“真凶”,专家团队又将郭女士的血液样本送检,检测出E型肉毒阳性。这时家属才想起来,郭女士将已经存放了3年之久的腌黄瓜吃完了。而这些腌黄瓜,可能已经被肉毒杆菌污染。
肉毒杆菌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所以临床上食源性的肉毒素中毒并不常见。李玮感慨:“从医几十年了,她是我见过的第三例肉毒素中毒患者。”在接受肉毒素抗毒素单价A、B、E三型药物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后,郭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4月1日,她平安出院回家。

肉制品中的肉毒菌
  自古以来,倒在这种毒素下的人类生命不计其数,而且在西方尤其多见。西方人很早就发现,吃肉制品容易发生肉毒素中毒症。Botulinum这个词汇,就源自于“肉肠”的拉丁文botulus;而中文译为“肉毒素”也是这个缘故。因为在几百年前乃至更早,人们并不懂得食品安全的学问,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模糊知道,吃肉肠有中毒死亡的风险。在微生物学发展起来之后,人们才确认这种中毒是肉毒菌带来的。

为了避免被肉毒素所害,古人早就探索出了一个好方法——加亚硝酸盐,因为它对于抑制肉毒菌特别有效。
  亚硝酸盐虽然也有毒,而且会在肉中合成微量的致癌物亚硝胺,但它的毒性和肉毒素相比,那简直是望尘莫及。所以,用严格限量的亚硝酸盐来避免肉毒素中毒的危险,对于加工肉制品来说,绝对是明智之举,所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许可在加工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不信,只要认真看看肉肠、火腿之类产品的标签,总会在配料表中看到“亚硝酸钠”四个字。

  我曾经非常反对餐饮业使用亚硝酸盐,是因为餐饮产品当时制作当时食用,顾客不会吃剩菜,所以没有必要用。而且亚硝酸盐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超标甚至中毒事故。但加工肉制品不可能当天做当天吃,所以不能不加。要想避免其中微量致癌物的害处,唯一的方法是少吃外面卖的加工肉制品,多在家里自己用鲜肉做菜吃。肉毒素中毒多见于烹制加热不均的变质腌肉、腊肉、豆豉、豆瓣酱、臭豆腐及毛蛋等。

尽管这个肉毒梭菌和肉毒素本身都不耐热,肉毒梭菌的全名可不要忘记——肉毒梭状芽胞杆菌。芽孢杆菌的特点是能产生一种叫做“芽孢”的东西。细菌一旦变成芽孢状态,它就非常皮实,不怕100度加热。要在120度以上加热20-30分钟,才能把芽孢们灭掉。一般煮几分钟是没用的。当然,芽孢们也不是什么条件下都能进入活跃状态的。它最喜欢的是室温条件,从15℃到30℃是它的最舒服环境。在10℃以下的冰箱里,或者在55℃以上的发烫环境中,它就暂时无法繁殖也无法产毒了。芽孢在缺氧的状态下就会产生肉毒素,我们生活中的腌肉、发酵食品等都能给它提供“好的环境”,所以肉毒素一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达到一定的剂量,就危险了。夏天温度太高,超市又不一定能做到全冷链运输和储藏,买菜回家的路上温度也很高,就有多种致病菌繁殖甚至产毒的隐患,更何况,我吃的香肠,在路上高温天气下放置了两三天!所以,把吃剩的食物赶紧放进冰箱,是家庭中预防肉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但是,芽孢如果没有灭掉,它会潜伏在食品中,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们就会“破壳而出”,变成一个个活跃的肉毒梭菌,大肆繁殖,甚至产生毒素。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所以,在食品加工中,有“杀菌”和“灭菌”两类处理。杀菌只是把活细菌杀死,芽孢们却杀不死。所谓“巴氏奶”,就是用85℃左右的的“巴氏杀菌”处理把细菌杀死,但是芽孢杀不死,所以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常温下会很快变质。所谓“常温奶”就是经过120度以上的“灭菌”处理,把芽孢们也都干掉。这样,无菌灌装、趁热封口,就能够让牛奶安静地在无菌纸盒里存放6个月以上,甚至1年以上。

  肉毒梭菌的芽孢,比普通的芽孢更“顽强”。即使外界温度高达100摄氏度,还是可以存活6小时以上;用121℃的高压蒸煮3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这种芽孢。所以,在制作肉罐头的时候,加热温度稍微差一点,或者时间短一点,产品的中心温度达不到要求,就可能会有肉毒梭菌的芽孢“幸存”下来,造成安全隐患。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吃变质的食物,因为我们无法消灭肉毒杆菌和芽孢。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针对性抗毒素治疗,这种病的病死率超过H7N9病毒感染。

肉毒毒素的主要源头:自制罐头、腊肉
特别是变质的肉类所释放的肉毒素毒性非常强烈,仅靠简单的处理加工及烹饪很难去除对人体的危害,严重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系统,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病人死亡。
肉毒毒素是己知毒性最强的毒素,而人类中毒最常见的形式是「食源性肉毒中毒」。也就是说,因为吃到了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容易被肉毒毒素污染呢?
主要是两类,一是家庭自制的罐装食品或生的、未充分加热的发酵食物,如罐头、香肠、腊肉等;二是发酵的豆制品和面制品,如豆瓣酱、豆豉等。


中毒症状:
一般肉毒杆菌不容易被消灭,在普通的湿热温度100度的高温可以耐受5小时才能被杀死,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食源性肉毒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一般感染后最短2-6小时候发病,主要是发病初期可以出现头痛、头昏、眩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稍后如得不到救治,病情会加重,会出现典型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的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及时就医才是解决的办法。一旦发现身体腹痛、胸闷、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等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病史。
食用变质的肉类,有大量有害微生物及毒素。即使充分加热杀灭活菌仍然会造成危害(这就是为什么我煮了四个小时也没用处的原因):
1、肉类变质后,所滋生的细菌大量超标,这些大量超标的菌落,经高温加热能杀死一部分,但也有未全部杀死的可能性,消化液不能杀死有害细菌,将在人体肠道和胃内进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2、大量繁殖的细菌也会产生大量芽孢(为恶劣环境准备的休眠体),这种可怕的东西要在120℃-152℃的高温高压下才可被杀灭,而我们平时烹饪的温度都在100℃左右,无法将芽孢杀死。如果我们把这块肉吃了,芽孢进入人体后就会被激活,开始新一轮繁衍;

在美国每年报告平均有110例肉毒中毒患者,其中大多数病例为婴儿肉毒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了受肉毒杆菌污染的自家封闭罐装食品。

肉毒杆菌中毒是神经毒素,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但是属于可逆转,早期可能就是发力,头晕心慌,严重会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可疑食品和同食者集体发病史,潜伏期最短2小时、最长14天、大多为12-16小时。发病期病人的血清及大便能检测到肉毒杆菌外毒素。
肉毒素中毒有胃肠道的症状,也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不排除有全身症状的可能性:
1.胃肠道症状:肉毒素中毒以后,大多数会引起刺激性的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并且也会出现食欲下降和腹泻,导致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容易引起身体处在虚弱的状态。
2.神经系统症状:肉毒素在中毒以后很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容易引起刺激性的头晕和头痛的症状,部分人体可能会引起意识减退,不排除有昏迷的可能性。
3.全身症状:肉毒素中毒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导致身体出现极度虚弱的症状,一般会出现四肢乏力,同时也会伴有呼吸困难,部分人群可能会伴有意识丧失,还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瘫痪等。肉毒素中毒以后,要做好意外死亡的预防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种致命毒素,可能被你主动请进厨房啦!
认识肉毒梭菌
专家揭秘肉毒杆菌 “史上最强毒素”到底有多毒
为什么2岁的孩子可以喝蜂蜜,1岁以下的就不行?
“肉毒杆菌”有多毒?
60年前边疆小镇的致命流行病,惊动了国家,也解开一个科学误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