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妈妈最重要的事,是取悦自己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Tasey            编辑|禾月

最近微博上有张图片很有意思。

这是一个小女孩的造句作业。

在她的句子里,

妈妈”不是”臭美,“就是”看帅哥;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在看帅哥;

”只有“看帅哥,”才会“开心;

看到这儿,我想说:宝贝,你还是太年轻!

你应该庆幸,这个世界上有帅哥这么美好的事情存在。

不然你妈承受的生活暴击,可都要转移到你头上了。

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

有一个会取悦自己的妈,是多么幸运的事。

1
当妈的不高兴,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霍华德误涂了促进雌激素生长的药物,结果连续几天都非常情绪化,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激动、哭泣。

他一脸崩溃地问妻子:“我沾了一点儿就这么严重。你全身都是雌激素,怎么没事呢?”

妻子说:“别逗了,我的整个人生都在跟雌激素做斗争。”

在情绪管理这件事情上,女性有着天生的劣势。

西方有句谚语,叫Happy wife,happy life,是说女主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氛围。

不开心的母亲,难免会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轻则苛责、挑剔,重则打骂、虐待。

爆发出来的情绪会伤人,硬生生按下去的情绪,更会伤人。

孩子总是能敏锐地觉察到妈妈藏起来的不开心。

所以压抑情绪的母亲,会培养出爱看眼色的孩子。他们也会学着压抑自己的需求,来取悦不高兴的父母。

如果小孩都不能理直气壮地做小孩,而是过早地承担了“懂事”的责任,那他的童年岂不是太过沉重、太过压抑了吗?

2
总是不高兴,更容易产生“牺牲感”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

为什么商场搞促销时,明明没有优惠多少,却有那么多女人前赴后继地购买?

最高票回答是:

因为中国的女人对别人好时,别人会说她大方,慷慨,善良;但对自己太好就会说自私、小气、吝啬。

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一直在学习怎么爱别人,却没人教我们爱自己。

可是人非圣贤。长时间的自我压迫,难免会产生一种“牺牲感”,而这个“牺牲感”最容易被赋予的对象,就是孩子。

从小到大,我妈嫌弃我爸老实无能,经常对我和妹妹说:

我没有跟你爸离婚,还不是因为你们?

我为这个家付出,还不是因为你们?

我这一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把你们培养好。那就算没白活。

我妈的初衷,是想表达对我们的爱,希望我们努力、争气。

可是我们听着,总觉得肩上沉甸甸的,心里很难受。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觉得妈妈生活里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

这种“牺牲感”,让妈妈沉浸在“受害者”的角色里不可自拔。

这种爱的“道德绑架”,也会让孩子内心无法自由舒展。

成长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怎么会幸福?

3
懂得取悦自己,才能给孩子完整的爱

王菲的女儿窦靖童曾经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条微博,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窦家媛宣传新歌。

下面很多人直呼:

“你能原谅,我都不能原谅。”

“我不能接受你给她打广告。”

不过点赞很高的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王菲给孩子的教育是爱大于恨的,所以童的行为我可以理解”。

王菲是一个懂得取悦自己的妈妈。

她有自己的事业和爱人,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出于自己的内心,活得自在潇洒。

对于女儿,她自然也会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成长。

所以,不管是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是同母异父的妹妹,窦靖童都坦然接受,成为粉丝口中的“炫妹狂魔”,上一代的爱恨情仇在她这里完全不见踪影。

布芮妮·布朗博士曾在《脆弱的力量》一书中说: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

让孩子的内心充盈着爱和自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的前提,就是父母先成为这样的人。

4
做个快乐的妈妈,从这一刻就开始

纪录片《零零后》,跟拍了几个孩子从小到大的10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

孩子两岁,她每天专门抽出时间,跑到幼儿园喂奶。

为了就着锡坤上学,她不惜搬家,与丈夫两地分居。

锡坤迷上魔术,她就找最好的培训老师,甚至亲自跟去夏令营,督促儿子上台表演。

直到锡坤上中学,妈妈的事业几乎停滞。

可是她的付出,并没有让锡坤的成长更顺利。

她的呵护,和她的担心焦虑,一起传递给了锡坤。

那个12岁的男孩摊在车后座上,眼神迷茫,不知所措。

他对着镜头说:我希望快点长大,希望妈妈快点离开我。

有人说,成年人的痛苦主要来源于身份的叠加。相比之下,女人更容易在身份叠加中牺牲自己。

为了爱情磨平棱角,为了婚姻放弃工作和兴趣爱好。

而为人母后,就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变身孩奴。

可惜的是,这种牺牲,未必会换来对方的幸福。

所以,不妨从这一刻起,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吧。

学习尊重自己的感受,累的时候别硬撑,碰到烦人的亲戚就说个“NO”。

别再追求做一个教科书式的妈妈,接受孩子的成长总会有瑕疵。

就像毕淑敏在《女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享受》里写的:爱自己,其实可以存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在厨房里,单独为自己做一样爱吃的菜。

在商场里,专门为自己买一件心爱的礼物。

在公园里,和儿时的好朋友无拘无束地聊聊天。

在剧院里,看一出自己喜欢的喜剧或电影。

“那是属于正常人的最基本的生活乐趣,只是无数的女人已经在劳累中将自己忘记。”

5
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女演员马伊琍在40岁后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在采访中谈起新时代女性如何看待生活与爱情,她的脸上写着淡定与坦荡。

她说:“我觉得首先你要学会怎么爱自己。只有会爱自己的人,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

不论是婚姻还是亲子,把所有的幸福寄托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舍弃、置后自己的需求与愿望,这段关系都可能会枯竭。

亚里士多德说:“人这一生,可以锤炼的,只应是自给自足的幸福。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你的痛苦永远没法拯救。”

身为人母,学会哄自己高兴,是生活的第一要务。

这将是我们所有幸福的基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里有了弟弟妹妹,大孩子觉得受冷落,父母孩子都要学会处理关系
孩子说:“我还没活够”,妈妈回答:“哈哈哈……”――孩子害怕时,我们都做错了
深夜痛哭的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孩子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肩膀
钢琴课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记录86教育发脾气学生全经过
疫情下的二胎家庭实录:不管俩娃差几岁,这件事永远躲不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