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威廉·莫里斯1888

威廉·莫里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出生于英国沃尔瑟姆斯托,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自学成才的工匠。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1868年至1870年间出版的叙事诗集《地上乐园》,借古希腊到中世纪的传说一抒胸中块垒。他亦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但极少留下画作。莫里斯不仅设计纹样,也建立公司,生产诸多商品,让纹样融入生活。同时,莫里斯还是一位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家,还有出版《艺术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纲要》,成立社会主义者联盟。

道法自然的

设计语言

他认为艺术应当是平民可以承受的,手工的,艺术媒介不应有高下之分。自然是他的设计灵感源泉,图案多用花草、枝叶、鸟类等作为设计元素。对称舒展的骨骼、柔美的枝叶、饱满华美的花朵、灵动的小鸟儿,风格清新质朴,在图案里描绘出纯粹和谐的自然形态美。

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图案细节丰富、结构清晰,自然元素的形象栩栩如生,使人们从感官上获得一种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体验,让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给世人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设计理念。

时至今日仍然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对现代的设计师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直以来是各大时装周的“常客”。

在作品中尽情的歌颂自然,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了浪漫的自然主义色彩。

威廉·莫里斯的一生致力于将艺术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提出纹样应该为装饰的对象服务,使人产生愉快。

曾经说过:“给人以美,培养人们对艺术的兴趣,愉悦人们的闲暇,防止他们处于厌倦而对休憩也产生反感,以此给人的幸福增添光彩,并且在人们的工作中给予他希望和喜悦,总之,令人工作时感到愉快,休息时感到充实,这就是艺术的目的。”

引领一场

现代设计革命

而他倡议和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也打破历史的枷锁,成为一颗现代设计的火种,点燃现代设计改革之火。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对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对后世的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伦敦开始,工艺美术运动迅速传播到了维也纳、布达佩斯、赫尔辛基等欧洲的新兴工业城市。由于各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历史传统的沿袭和社会构成特色的千差万别,工艺美术运动迅速本土化。当挪威、芬兰和俄罗斯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工艺技术的革新和对传统美学因素的挖掘时,德国已经在倾力探索一种工艺、艺术和工业之间的平衡。

工艺美术运动对建筑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金属工艺品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平面设计中成就最为突出。

生于富裕家庭的威廉·莫里斯,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种子从小在他的心里种下,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

“红屋”被视为威廉·莫里斯设计生涯的开端,室内的装修风格,家具、墙纸、地毯、灯具和餐具等都由他亲自组织制作和设计。

威廉·莫里斯认为艺术设计是用来服务社会大众的,用来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他设计的壁纸、纺织品图案等都是以提升装饰格调,美化生活为目的。

他还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相统一、实用与美的结合,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设计风格上,除了体现一种“自然主义”风格,威廉·莫里斯还深受到当时维多利亚的审美、图案的形式化、中世纪风潮和东方设计风潮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将这些元素的兼收并蓄,创造出属于他个人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

威廉·莫里斯在图案设计的风格发展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862—1872年

“自然风格”时期

这一时期的图案主要是以植物纹样为设计题材,画面简洁、造型自然生动,具有明快清新的自然主义风格。

1872—1883年

“形式风格”时期

第二阶段的设计风格,同样以植物纹样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强化了对称式结构,注重曲线的变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愉悦感。

1883—1890年

“斜线风格”时期

这个时期,为了使图案在纺织物上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威廉·莫里斯在构图上开始采用对角的设计,对斜线结构的强调,图案具有简洁、清爽的视觉美感。

1890—1896年

“回归自然风格”时期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贯穿了他的设计生涯。这一时期,威廉·莫里斯回归自然主义风格,注重描绘自然的纯粹美,图案设计上更为清新和柔美。

威廉·莫里斯在壁纸、地毯、瓷砖、插画、纺织品等上面设计的图案,具有清新、质朴、沉稳的田园风格。设计的图案多以植物作为主题纹样,巧妙地利用自然元素的造型线性特点,运用S 形、菱形、水滴形、波浪形以及倾斜线,让图案形态更具动感和优美。

作品中平涂勾线的花朵,在涡卷的枝叶中有层次的分解穿插;左右对称的S形反曲线、椭圆形结构的茎藤,枝条中有小鸟唱歌,在视觉上传递给人活泼生动的审美感受,极具装饰感。

在枝叶缠绕,花果簇拥,虫鸟遍布构成的曲线世界里,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图案虽然挤得满满当当,但是层次分明、图案结构清晰,给人一种繁而不乱的秩序感、韵律感。

这种利用枝条和花叶连续生长的缠绕形成几何形结构图案,既展现了花卉植物生命力旺盛的生长形态,又使图案具有涡卷的动势,获得了和谐的形式韵律感,充满神秘的美感。

在色彩方面,威廉·莫里斯在图案设计中,注重色彩层次,浓淡配合,多运用分为单色和多色两种方式。

为了防止自己设计的图案失真,不易褪色的目的,威廉·莫里斯研究染色的艺术,探索发掘古代的染色配方,对植物染料进行反复的实验。制作出来的产品画面呈现出和谐感与整体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锋者与实践者,威廉·莫里斯的艺术思想与设计实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这个名字在欧洲、美洲甚至亚洲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在欧洲,他的思想影响到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他的艺术思想与美国的企业精神相结合,使得在美国取得了很高的市场利润。

他的思想甚至传播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成为日本“民艺运动”的影响因素。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威廉·莫里斯的思想在传入中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

时光荏苒,再翻开威廉·莫里斯设计的精美图案时,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即使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是他的图案依然给我们带来了的丰盛的视觉盛宴和心灵的宁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活审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威廉·莫里斯“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挖掘,会有助于社会创新设计,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纹化复兴下的
中国纹样之路

中国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传统,与当年英国的手工艺运动的完全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最终的选择,是经历了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后,包豪斯完全配合机器生产,完全抛弃旧的审美观念,完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逻辑发展的历程。而中国提出的文化复兴,不完全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也寄往文化塑造、文化赋能、文化输出和文化强国,所以既有之下而上的民间自发的文化觉醒,也有国家之上而下的方针和措施。我们了解19世纪以及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要再走一遍。当我们看到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纹样设计师,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美学理论家,以日本和欧洲为代表的纹样文化产业,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时,我们感到惋惜。

纹样是一种可以传达思想的符号系统,作为研究符号生命的科学有必要建立,这门科学应该称为纹样学,它将会说明构成文明的要素,支配文化的规律。纹样学是人类知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灿若星辰的纹样在此产生、传播、使用,形成中国纹样的宝藏

纹藏的第一步是编写中国纹样的字典,重视纹样学的建设,用于跨领域研究。第二步是鼓励中国纹样的创新和发展,对接产业融合

目前,中国纹样拥有像剪花娘子的民间大师,却缺乏领军性的设计人物;拥有美学和文化交融的遗产,却缺乏纹样理论大家;拥有巨大市场和经济体量,却缺乏成熟的纹样企业。

纹藏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纹藏,她是中国的纹藏。纹藏招募各地区、各研究领域、各应用领域的学者、品牌共创纹样美学,让中国纹样在现代生活生长。

探索纹样世界,进入诗意之旅,人山人海,期待相遇。








让我们一同向世界传递美
一键三连
【分享】到朋友圈
【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推荐 |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NO.2】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田园风
回望包豪斯(二)威廉.莫里斯
反“直男审美”的顶级进阶
东京拼布展上,你可曾看到那被镜头忽略但却直击心灵的“地上乐园”?||深度悦享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