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在当今的社会上,压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道德经》就成为了指引灵魂的灯塔。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射箭吗?弦高就压低一些,弦低就举高一些。拉过了就放松一些,拉不足就扩张一些。所以天道是减有余而补不足。但人类社会则不同,总是减少不足来供奉有余。谁能做到减有余以补不足呢?唯有得道的圣人。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功,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本章说明天道是“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以有余补不足。天道爱养万物,上天有好生之德,给万物以生存的机会。老子以张弓比喻此道理,说明圣人体察此道,所以能做到博爱天下,大公无私,而且为而不恃,功成不处。这个道理也是老子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

大道至柔,所以如张弓射箭,或高或低,或紧或松,能做到弹性把握,也正因此,才赋予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用。聪明人就是善于利用此物理并能做到一通百通、灵活运用的。

低调不只是一种姿态和修养,更是一种智慧。真正有德之人,如香兰芷草,不必张扬,其芬芳自能吸引人;真正做好事的人,从不宣扬自我,而是生怕有人知道。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看来都是很自然的。

其实,对于做好事,比如疏财仗义等,不必抓住一个典型来宣传教育大家。越是这样,说明问题更多,效果更差。越把做好事当成好事,做好事的人也许越少。因为好坏善恶只在一念之间。让做好事成为一种正常行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典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7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七七章:天道张弓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道德经圣解(九十一)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舍是大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