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总是习惯性后悔?

文/李志阳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你是不是经常后悔,接着自责,感到没有安全感,自己内心无力,总希望通过外界认可来满足自己内心被认同的需要?

你是不是做任何事情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又担心受到外界的批评、指责,或是怕别人不满意,甚至达到一种完美主义,在自怨、后悔、抱怨的情绪中艰难行走?

内观己心

心理学家Roese和Summerville总结后悔是伴随着个体对过去生活反思出现的一种内疚、自责和伤心的情感,意味着个体意识到过去的行为或者决策是错误的。

其实后悔是由反事实思维引发的,是以比较为前提导致的负性情绪体验,其产生的内在动因是个体的自我指责,并表现出改变现实结果的动机或行为。

后悔是反事实思维所导致的情绪后果,是反事实思维的产物,或者说它由反事实思维所驱动。

因此后悔不仅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主要发生在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会产生更好结果的时候。

 外察世界

做事总后悔,和能力无关,和心有关。

以静之心处理事情,没有后悔时;以动之心处理事情,必后悔。

有弟子问王阳明,为什么我做了事后总是会懊悔?

王阳明说,你有这懊悔的心,就说明你良知还在。悔悟是去病的药,但要马上改正,否则只是沉浸在悔悟中而没有任何行动,那就是毒药。

最后真正毁了你的,并不是你一开始犯的那个错误,而是你因过分沉溺悔悟从而失去了可以进一步改善提升的空间。

所以就有弟子问王阳明:何能处事不悔?王阳明的回答是:从根上寻。

又问:如何从根上寻?王阳明说:你处事多悔,是因为感物惧动。

什么叫“感物惧动”?

就是你和事物建立联系之前,都特别担心这件事做不成,不能如你所愿,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想法后,你就不动了。你不动,是因为你怕动,你为什么怕动呢?

你在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中,总是有太多的无关情绪,有过多不必要的心理活动。

人能做成事,就是内心强大,内心强大并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你去学习心静,以静制动,无所不破。

你不必添加任何东西,只需要减掉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得失荣辱心,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少一点这些心,就多了一份静。

心静,处理起问题来也是静,心动,不处理问题都是动。

现在很多人内心波澜起伏,种种好念头坏念头始终在侵犯你。

真正浮躁的是这个社会,还是你自己也没有跳出浮躁的包围?

当你的心不能真正做到静如止水、抛却杂质时,你又如何可以获得你所幻想的简单与美好呢?

启迪多角度思维

反事实性思维

生活中有一种心理现象,就是思维活动针对的不是已发生的事实,而是与事实相反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就是一种与事实相反的假想。

比如人们在考试考砸的时候,就会寻思“要是再加把劲这次考试就能及格了”。

反事实思维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模拟式启发(The simulation heuristic)的论文时首次提出的。

它是基于人类是非理性假设的前提下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评价事件时往往出现“情感放大效应”现象。

决策者往往在头脑中预先设定好一定的背景和可能的结果,当决策的真实结果出现时,决策者会不由自主地将它和“反事实性思维”的结果进行再比较,如果真实的结果不如“反事实性思维”的结果理想时,后悔情绪便油然而生。

对于决策结果所产生的后悔程度,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后悔的“做效应”(Action Effect) 被提出来。

Kahneman 和 Tversky 认为:人们由于“做”(Action)导致的后悔程度要比“没有做”(Inaction)引起的后悔程度高。

“做效应”规律的提出开启了后悔研究的实证阶段。

研究还发现,后悔的强弱程度与实际结果接近意愿结果的程度成正相关。

实际结果越接近意愿结果,后悔程度越强,而当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差别越大时,后悔强度反而逐渐减弱。

研究认为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的接近性主要包括时间接近性、空间接近性和主观数字的接近性。比如迟到3分钟错过航班比迟到30分钟更后悔。

有意思的是在关于后悔的时间性模型研究中发现,长时后悔(程度较深的后悔)反而是“不做”引起的后悔。

正心正举

关于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早该知道”。

了解自己,无愧于心是你最好的底牌!

前段时间有篇网络热文被疯转,题目叫《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据说在知乎收获了几万个赞。

知乎用户给出了一段引人深思的概括性回答:

“如果在截至目前的人生里,有什么事情是我认为我领悟到的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的生活就像投资品价值一样,是存在均值回归的。那个均值,就是你内心最深处的冲动,是你真正的欲望,是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段话强调了“认识真实的自己”有多重要,这是一件“本应该”早知道的事情:定义你最终归宿的,是能力和欲望综合的真实的你。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清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选择你应该离开,还是应该留下。

被“我本应该”困住的人里面有你吗?

深陷过去的执念,连未来都赔上。

在美国执业心理学家盖伊·温奇的《情绪急救》一书中,他提到了相关的话题:拒绝、孤独、丧失、内疚、反刍、失败和自卑,是涵盖生活的七种常见的心理伤害因素。

很多人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差错,以至于不仅没有获得情感的释放,还反而陷入反刍的恶性循环。

我们常常感受到的痛苦,一方面来源于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个错误发生后其代价带给我们的痛苦,但还有更重的一层痛苦藏匿其后:我们不断质问自己,为什么会错?

不能接受是自己错了,在“我本应该”的后悔和遗憾里面,沉溺不起,造成了强烈的内心压力和情绪问题,甚至让你从此丧失对人生的信念。

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投下阴影

没有绝对正确的人生

好多我们熟知的在某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但他们的人生道路其实都拐了很多弯。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尝试了,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们一直在尝试的路上。

心理学家荣格有个阴影理论,他认为,我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会自然而然地投下阴影——阴影就是我们当时没有选择的人生道路。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投下阴影。我们需要意识到阴影的存在,并且学习与它共存。

也许当你顺利地走在现在的人生道路时,你会认为,当年没有选择的那个阴影是极度好的,而你的现在是极度差的,于是你给现在贴上了一个坏标签,给那个错失的选项贴上好标签。

但是,当下真的全无好处?错失的选项真的完美?

其实并不是,导致你这样以为的,只是我们的人性,我们的心理模式。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那么一句:我们总喜欢用二分法看待事物,做出非好即坏的论断,然而这样简单的两级划分,未免流于武断,我们需要去包容负面的现象。少一些非好即坏的论断,多包容负面的现象,有助于我们面对自己曾经的“选择错误”。生活中能够不断从错误中继续奋进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拨迷见智

深陷过去的执念,连未来都赔上,知耻为勇是我们反省和前进的力量。

开启自在之门

知欲少求,终能收获丰厚;勇往直前,方能舍我其谁。天下之事,苟善处之,虽悔,可以成功;不善处之,虽利,反以为害。

——《二程粹言》

习惯性后悔的人,就是自己没办法爱自己的一种潜意识的表达。心中缺少爱,也就无力拥有爱自己的能力了。

说到根上,是缺爱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想克服,先得学会自己爱自己,然后把向外追求爱的心,放到内在来,从爱自己开始,当你学会了爱自己,内心就有安全感了,从而就不用向外求安全感了。

电影《无问西东》结尾有这样一句台词:“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你若照管好了自己的一念、—言、一事,体察此心没有分毫亏欠,也就无惧成败毁誉、是非利害。

因为没有什么,不是瓜熟蒂落般的自然;没有什么,超乎你的意料之外,值得你心起波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迈向深度学习:基于核心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元
如何做到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为什么幸福的人,看起来笨笨的?
提升自尊自爱的三大关键
批判性思维的起点:分清事实与观点,一文教会你怎么做 | 特雷西在美国
只改变思维模式,不改变行为模式,永远不会改变事实和结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