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友,请关注您的眼睛

糖尿病友,请关注您的眼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其眼部并发症也受到眼科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特邀贵阳中医一附院眼科专家肖家翔教授为您解答糖尿病眼科疑问。

  “糖友”视力受损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其本质是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综合征。约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眼部组织可受累。有些糖尿病症状隐匿,患者常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到眼科就诊。

  最早的眼部自觉症状多为屈光状态的改变,由于血糖增高致房水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其变凸,屈光度增加,患者可突然近视,或原有老视症状减轻。当血糖降低后,晶状体恢复原状,患者恢复原来的屈光状态,又需戴老花镜阅读。这种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改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屈光度改变的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因为“大意”而错过了眼科治疗的最佳时期。

  控制血糖波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一个反映,其病变程度代表了全身微血管病变的发展程度,因此在糖尿病初发期控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其意义不仅在于防止失明,对延长患者的生命亦非常重要。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害后引起视网膜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是导致视力下降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约63.4%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此症,其失明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其极高的发病率、病情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亦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有关。对已罹患糖尿病眼病的患者,予以科学的综合治疗,将血压、血糖和血脂维持在基本正常范围,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重视整体施治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炎、虹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屈光异常及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为白内障进展迅速,数日内可完全成熟,血糖控制不佳时尤为明显。早期糖尿病性晶状体混浊是可逆的,因此有效控制血糖,适当加强运动和饮食控制,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晶状体混浊的进展,甚至可以消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初期,患者没有明显不适,随着病程发展,出现视力减退和闪光感,有的还出现黑影飘动、视物变形和视野缺损等症状,这是由于眼底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水肿等原因引起。

  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西医主要采用激光光凝治疗,但因其严格的适应症和一定的并发症,以及医院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独到优势,其以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视觉电生理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项目为指标,全身并发症状为参考,整体宏观辨证与局部微观辨证相结合,立法处方,应用中药内服及中药眼周涂搽、中药穴位贴敷、眼针等治疗,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定期眼科随诊

  一旦确诊糖尿病,应尽快做眼科检查,并长期随访。多数糖尿病患者在视力正常时即已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因此,对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做常规性眼底检查,并告知患者若无特殊症状也应至少每年复查一次眼底。怀疑或已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患者需做眼底荧光造影,以尽早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发展。

  一般而言,如眼部检查没有明显病变,应每隔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眼底已有出血、水肿和渗出等视网膜病变,随访间隔在2~3个月左右;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后要在1~2个月后复查;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早期复查的频率还应增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糖尿病可能会使人失明?!
糖尿病,一定要记得去眼科看眼底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济南糖尿病专家谈七种人易患者糖尿病眼病!
【疾病调理】糖尿病有这些信号,要警惕眼病变了!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收藏版
四类眼底病不及时治疗会失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