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伯乐选贤识骏骥——《论语》悟读【295】

伯乐选贤识骏骥,英雄酬志效鲲鹏。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通“智”)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选用贤人,罢黜坏人。错,通“措",安置),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g,同“向",刚才)也,吾见(xiàn,被接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何为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何为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选用贤人,把他们安置在坏人之上,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悟读】

为人惟有仁德重,处世须凭气骨撑。

贤达之人,社会的尺度,社会的标杆,社会的脊梁。

贤者坦坦荡荡,先忧后乐,勇于任事,心系天下;

佞者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本章夫子谈了两个问题,一曰仁,二曰智。关于仁,夫子说是“爱人”,其所言之爱人,是其学说之核心,以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为核心,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张岂之先生说,儒学即仁学;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重点强调了从政者要亲贤远佞的思想。

文中所言之子夏,是夫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是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被后世誉为传经之鼻祖,晚年到魏国西河一带教学,开创的“西河学派”,他用实例解读了夫子的亲贤远佞

皋陶,传说中的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舜、汤皆被儒家视为圣王;伊尹,曾助汤灭夏建商,汤死之后,又辅佐外丙、仲壬二王。皋陶、伊尹均被儒家视为贤臣。

亲贤远的思想,三国蜀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有明确表达。在总结汉朝兴亡的教训时,他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西秦作为一个边陲小国,能够迅速崛起,除了民风彪悍,地理优势,君主贤明,励精图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人才。

历史不断证明,而且还将证明,亲贤远佞,关乎政治的清明,关乎事业的兴衰,值得每个为政者认真的反省深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远侫,也蕴含着一种交友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
自古得天下者,首先学会的都是容小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 . 32
王帅读《论语》317:学渣和学霸的区别。
《颜渊篇》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什么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