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正:七台故事

宋代柳永在他的《望海潮》中,用“东南形胜”来描绘三吴都会、钱塘一代的繁华;在我看来,这句话用在商都也不过分,所不同的是那篇古文里的这句话说的是东南的王气,而我用这句话描绘的是商都的人气。


商都又叫七台。台,是清朝在地区设置的驿站,今天的商都县城是当时阿尔泰军台驿站中的第七个台站,故称之为七台。

商都在历史上,曾是一片游牧之地,有着“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风光。光绪年间,清王朝实行移民垦边政策,商都开始由昔日的游牧地逐渐变为农耕区。民国七年即1918年,正式设治建县,此后,便以独立的行政建制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上。

商都43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34万人口,是乌兰察布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七台镇是商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商都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是在童年的时候从桑干河边来到七台的。当时,一踏进七台,身上玉米的清香就立刻融在了稔熟的麦香里。穿越笔直通畅的街巷时,七台的乡风即刻便紧紧地裹挟了我,比起桑干河边来,商都算是一个大地方了。厚厚的城墙,繁华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样的店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最惹眼的还是那旺旺的人气。乡下或邻县的人们说下七台或者上七台,就是进商都城,那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

我家住在七台城南面的一条巷子里,被确定为平安巷5号。与我家并排着的每个院子都敞着门,只以低矮的土墙为界。邻居相互串门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你去他家借个家什,他来你院子里挑一担水,或者在闲暇的时候在一起唠唠嗑儿,是不费多少事的。谁家有什么事,很快就会传到各家各户,乡土气息浓郁而温馨。

紧挨着平安巷后面的一条街上有一个戏园子,每到晚上便演一出山西梆子一类的剧目。小时候,偶尔可以和父母一起去看一回戏。依稀记得,有一天晚上演的是《穆桂英挂帅》,又矮又小的我坐在长条板凳上,被前面的人头挡得什么也看不清楚,于是便只好踮起脚跟来,伸长脖子,把眼睛张得大大的盯着戏台。穆桂英威武的披挂,和插在背后长长的彩翎,甩来甩去的,漂亮极了。饰演“穆桂英”的演员,唱腔清丽而婉转。那时候,每当夜幕落下来,戏园子里“咚咚嚓嚓”的乐器声,就透过静静的夜空,隐隐地传到院子里来。月光下,我常常站在那里,痴迷在那种美妙的声音中。听戏,是我小时候的一种免费享受,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离戏园子旁边不远有一座大庙,那是一个神秘的去处。大庙的墙上,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壁画,还有关羽以及陪伴在他身边的周仓的泥塑,这些泥塑常常吸引着我好奇的眼睛,引发着我的疑问:他们真的是神吗?对于我的疑问,从来没人给过解释,而这些泥塑的神圣却一直在我的心目中保持着。遇到天旱时,人们便带着供品,来到庙里,祈求这个红脸神向龙王借“磨刀雨”。

传说,当年关羽每次大战前,都要磨他的青龙偃月刀。斩颜良时,适逢农历二月初二,还不到下雨的时候,关羽就朝着天上的龙王大声吼道:你要不借我磨刀雨,我就不让你晒龙衣!无奈,龙王只好于当天降雨,因为每年农历六月初三他必须晒龙衣,要不,他的龙衣就会霉坏。关羽就是用二月二的雨水磨了刀以后,才温酒斩颜良的。这以后,每年二月二,无论大小,都必然有雨,而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则必然是晴天。当地人熟知这个传说,所以一遇天旱就想到了关羽,希望他能出面向东海龙王借雨,以解稼穑之急,他们相信关羽有这个本事!

除了天旱祈求关羽向龙王借雨以外,再就是赶庙会了。庙会的时间是每月的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其中四月二十八这天的庙会,人多、场面大、也最热闹,其时,人们都要去庙里给神敬香。尤其是四月二十八这一天,几十里以外的农民,牵着头上扎红布条的大羯羊、抱着大红公鸡,还带了彩色的面人、面鱼、糖包、枣馍……纷纷涌进城里,跪在大庙的台阶下面进贡、烧香、磕头、许愿、祈求。虽然正是锄麦子的季节,但是人们谁也不愿意耽误这个日子。庄稼人一年四季辛苦,赶一趟红火不容易,况且还有一个祈求神保佑的心愿呢。那年头,生产力还很落后,可怜的庄稼人吃、穿、行、住、医都没有保障,就只好把这一切都寄希望于神了。于是,不管天地里的活儿多么赶手,也总要打扮一番,走一趟七台,到庙里去敬香。

这样,庙里便人来人往、香火袅袅,香案上堆满了红红绿绿的供品,像小山似的。神的那些人间侍从们忙碌着,迎接着香案前一拨又一拨虔诚的信奉者,求神祈雨的、希望有个好年成的、求健康的、盼望一年四季不得病的。十二岁的孩子,头上戴着镶有红边的凹顶“和尚帽”,由父母领着来“圆生”,“生”一“圆”,就意味着长大了,在神那里挂上号了,往后就能得到神的保佑了,还有求平安福祉的、心愿等各种各样的。

这时,戏园子里戏子们充满感情的声调,与大庙里的香火及虔诚配合在一起,把七台的旺气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地的戏团也赶来助兴,耍猴子的、变戏法儿的、吹糖人的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黑压压的都是人,商家买卖即刻便兴隆起来。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卖的买的都高兴。一年一度的庙会,为七台带来了人气、财气、旺气,也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大庙里专门有一个地方供奉着为孩子们消灾免厄的奶奶塑像,所以叫奶奶庙,这是母亲们光顾的地方。有一年,我的身体出了一点小毛病,母亲便领着我来到房后面的奶奶庙,祈求奶奶的护佑。那时,我年龄还小,费了好大力气才爬到了大庙的台阶上,站在那儿好奇地欣赏庙里的布局、设置,觉得奶奶庙是一座很了不起的建筑。而母亲则跪在奶奶的塑像前,摆供、敬香、磕头、许愿,祈求奶奶能够给我祛病脱灾,很虔诚的样子。不久,我的病就好了。在我看来,那完全是药物的作用,可母亲硬是说奶奶保佑了我。这以后,便经常领着我到奶奶庙去敬香,为我祈求平安。我也就在母亲的虔诚和泥塑奶奶的保佑下一直平安着。

离我家不远,有一堵城墙,城墙大约一人多高,用黄土夯垒而成,看上去浑厚而敦实,彰显着七台悠久的历史,除了蕴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外,还深埋着滴血的战事。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日本人占领七台至解放前夕,在商都影响最大的战事有:1937年董其武的“商都攻坚战”、1945年苏蒙联军的“反击苏美龙守城战”、贺龙所部吕正操、姚喆的“七大顷战斗”,1946年察北骑兵三团的“卯都地区截击战”、1947年商化联合支队的“阮家村围歼战”、商化康联合县支队的“王大温村战役”。

与此同时,还发生过惊心动魄的两起惨案:1945年的“血洗万昌元”和1946年的“商都县七区反革命哗变”。这些战役和事件,真实地记录了商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历程。有喜悦,也有悲壮。

斗转星移,时光渐渐地将老的东西遗忘了、丢弃了,大庙早已被印刷厂取代,戏园子古老的韵味封存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文化的底蕴则在县志里记载着。平安巷5号,则刻在我的心上,时刻让我感到温暖、亲切。

现在,七台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风貌。元宝山美丽的传说,不冻河的欢歌,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一曲《可爱的商都》,唱出了商都人的自豪与骄傲。如今,一个崭新的商都正在掘起。当年,商都只有一所中学,师生最多不过一千名。现在已经发展到四所,此外,还有一所职业高中,光一个四中就容纳了几千学子。连小学生都搬进了教学楼,教室里干净舒适,暖气代替了泥炉子、铁炉子,时代把简陋、落后一并交给了历史。

更让人注目的是现代城市风情。“商海”、温州步行街、超市、农贸市场,无论哪一处,人群川流不息,货架上物美价廉,应有尽有。不出商都,就能潇洒走一回城里的街。很多老百姓都住上了楼房,广场从早到晚都聚满了消闲的人们;街道两旁栽上了丁香,种上了草坪,风景亮丽而宜人。穿梭在大街上的出租车、公交车方便着人们的出行。

大城市不也是这个样子么?

作者简介:舒正,女,散文家。目前已出版散文集《舒正散文(一)》《舒正散文(二)》;主编《里快文学作品评论集》《里快文学作品评论集(草原卷)》。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十月》等报刊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关公出世
城隍庙里的奶奶
秦岭爬山,遇见一座“龙王庙”,庙里僧人和我探讨“天龙八部”
永定河畔仅存的治水纪念
陕北抬楼子《祈雨》你绝对没见过
【散文】胡天生||欧阳修治理九龙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