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屋效应:如何让人无法拒绝你

找领导请假5天,被拒?

你朋友欠你2万块钱,多次索要未果?

被拒绝的感觉太难受,该怎么破?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通过提出很大的要求来逼迫别人让步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也总是使用到这种效应。

  • 比如在谈判时,我们总是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然后慢慢地让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 买东西砍价的时候,先给一个较低的价位,然后慢慢往上加,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价位;

  • 要想让别人帮忙,首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讨价还价之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类种种,就是通过“拆屋效应”来实现的。


通常人们潜意识里不太愿意连续拒绝同一个人两次,当你的第一个无理要求被拒绝后,他会对你有一种愧疚感。所以当我们马上提出一个相对较易接受的要求时,他会尽可能的满足我们。





《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一个实验,假扮成青年咨询计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大学校园里去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


要与一群年龄各异的少年犯一起在公共场所呆上好几个小时,而且也没有任何报酬,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结果也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绝大部分人(83%)都拒绝了这个请求。

但当他们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邀请大学生们作为义务管教员去动物园之前, 罗伯特·西奥迪尼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请求:

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花2个小时的时间为少年犯们提供咨询服务。当然所有的人都拒绝了那个极端的请求。

在他们拒绝了那个请求之后,才提出了这个小一点的、参观动物园的请求。

这一次,由于参观动物园的请求是以让步的形式提出来的,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了,答应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


拆屋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同时有两种心理机制启动。


一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二是开始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要会发生的事实。


如果在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的一个新的选择与内心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纳。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运用了“拆屋效应”。

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家长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家长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


又比如你让孩子每天熟记30个英语单词,他会说20个行不行,你让他别玩游戏,他会说那我做完作业是不是就能玩。

因此,孩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孩子所接受。

同时,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在这些方面养成与家长讨价还价的习惯。



拆屋效应也是在谈判中常用的和有效的技巧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谈判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看似无理而令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继续谈判下去,而只代表着一种谈判的策略罢了。


比如一件成本10块钱的商品,商家先抛出100的价格,并不意味着他不想把这件商品卖出去,这只是阻止你砍价的一种策略罢了,目的是让买家参照给出的报价提一个他预期的价格,然后双方再一点点谈判,一个往下降,一个往上涨。

报价是“拆屋”,你的还价就是“天窗”,这已经是大家默认的一个规则,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不代表你不想卖我不想买,只是一种谈判的策略。

这是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它能让你在谈判一开始就占据着比较主动的地位,但记住这只是“拆屋”,如果想让谈判真正有所进展,不要忘记“开天窗”。

所以,如果你的一个要求别人很难接受时,在此前你不妨试试提出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那么我们如何合理的应用“拆屋效应”呢?

✔ 提出要求时要大胆开口。在这个相对离谱的要求的衬托下,你的真实要求就由于显得合理而易被接受。


 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即自己的真实目的,在双方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 让对方进行对比。面对两个选择,人们常常会进行对比,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这时,你就要暗示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不给对方缓和的机会。双方对峙时,最重要的是气势,不给对方任何缓和的机会,便是自己气势的展现。

ENDING
熙桓心语

拆屋效应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技巧。如果你的一个要求别人很难接受时,在此前你不妨试试提出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但拆屋效应在运用中,提要求者应紧抓唯一目的,从心理上攻克对方。

虽然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拆屋效应达成目的,但也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如果逢人便用这种方式,只会被人厌恶。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用这个心理技巧,让你的沟通交流事半功倍!
几个常见的社会效应问题,说的很到位
拆屋效应
「每天一点心理学」拆屋效应
五分钟心理学 | 拆屋效应:教你如何不被别人拒绝!
拿起来就用的心理学,拆屋效应:利用底线的方法,逼别人让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