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手脚不热乎”的小方子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手脚不热乎”这件事儿。

       我以前就有一个患者,她非说自己手脚发凉,没阳气。结果,用了很多补阳的配伍,都无济于事。

       到最后,她来找我,我说,你不是没阳气,而是阳气发不出来!我给她用了一个小方子,很快见效。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这也侧面说明,咱中国老百姓对“手脚不热乎”这个事儿,既敏感,也存在不少误解。

       我自己的经历,就不提了,都是一些雕虫小技。现在,我给你说一个大师级别的医案。

       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杏林名宿,伤寒学大家聂惠民教授。

       有一次,聂师接待一个患者,女性年38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总觉得手脚不热乎。入秋以后,就得盖棉被,穿厚衣。到了夏天,睡觉的时候必须关门关窗,否则就感觉到两只脚嗖嗖冒凉风。有的时候,不得已,她得穿厚袜子睡觉。

       这个人用了很多温阳益气之品,都无济于事。

       后来,她去找聂师。聂师一看,患者脉象沉弦而细,舌质略红,苔薄白,经细致检查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再仔细查看,发现患者在说话之前,往往先叹一口气,平日伴随胸闷现象。

       聂师说,你的问题不在阳虚,而是肝郁气滞,阳气不得舒展。我给你一方,让你把阳气放出来。

       怎个好方?但见——

       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白梅花6克,瓜蒌皮10克,制香附6克。患者一共用了18剂,诸证悉平,手脚温热,自云重获新生。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我给你仔细说说。

       其实,手脚不温的原因,正如聂师所说,不一定是阳气不足。也有一种情况,是阳气无法舒展到四肢末端。这样的人,四肢虽然不温,但谈不上有多凉。同时,脉象往往偏弦。这其实是肝郁气滞,令阳气被遏制住了。脉弦,其实就是肝郁的表现。胁肋胀满、胸闷、大便不成形、容易叹气等等,都是肝郁气滞,克犯脾土的表现。所有这些,都是不难辩证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你补阳气没用的。因为阳气的通道太窄了,你再怎么补阳气,它也发不出来,无济于事。所以,你需要把通道打开,解决肝郁的问题。阳气通道顺畅了,四肢末端自然会受到濡养,它就温乎了。

       怎么做呢?聂师用的是四逆散配伍。四逆散,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记载的配伍,原方就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各6克。其中,柴胡和枳实调畅气机,白芍柔肝,炙甘草和中护脾、调和诸药。这配伍的主要作用,就是疏解肝郁,松畅气机。

       聂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白梅花、瓜蒌皮和制香附。这三者,都有理气、解郁、散结之效。

       这配伍,也是我早年在经方研习班学习的时候,听老师讲的。我觉得很典型,所以写出来奉献给大家。

       我写这个,自以为有现实意义。现在,眼看要入秋冬季节了。不少人又该受手脚不温之苦。尤其是一些女性,表现尤为明显。我感觉啊,你在用热水袋、暖手杯等东西的同时,不妨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心情不好,情绪紧张,长期压抑烦恼,你难免肝郁气滞,肝郁气滞日久,就把阳气给“憋住”了。到这时候,你肯定会手脚不温啊!典型的例子,就是你紧张的时候,手脚发凉,是不是啊?这是我给你提个醒。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中医的古老智慧。

       文中配伍,固然典型,但也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药证合拍,方才救人。药证不和,就是毒药。(文君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碗汤拯救手脚冰凉!张仲景的散寒名方,活血驱寒,让手脚暖和
手脚冰凉、畏寒怕冷,一定是阳气不足吗?我告诉患者:让你用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的都是在谋财害命!很多人...
怕冷,源于肝郁!一张方子,疏肝 补阳,开启一条新思路,请欣赏
肝郁气滞阳气虚。
放出阳气,万病无迹!一张方子,疏肝气,放阳气,巧治阳痿
张仲景“梳理阳气”的方子!巧治手发凉,低血压,请你认真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