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夕阳下的回忆
夕阳下的回忆

作  者:刘 荣 根
图  片:选自网络


绿树、昏鸦,如血残阳斜照着溪边的长条椅上坐着的一个瘦瘦的老男人。从远远的地方望过去,犹如一幅油画。一条黄狗匍匐在老人的脚旁。秋天了,天气虽尚未真正转凉,但早晚和白天正午时的气温拉开了差距,不时会有丝丝凉风拂过。老人微闭双眼,像是半醒半睡,看上去像一座街头的雕塑。突然,老人抬起眼皮,瞟了一眼脚下伸舌喘气的狗,又回到深深的回忆之中……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街小巷的墙上画着大炼钢铁的宣传画,以及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十五年内要赶超英美”的标语。居委会在东门街头原蓝球场的地方竖起了一座小高炉,鼓风机不停地吼着,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把炉子内的火苗吹得既青又蓝更紫。

那年他还小,仅仅八岁的他,有一天晚上跟着比他大几岁的姐姐到居委会的炼钢工地去参加义务劳动。大人们正在炉前炉后忙乎着往炉膛内的坩埚里添加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废铁”。居委会向各居民户下达了上交废铁的任务,老百姓很听话,也很积极,各家都翻箱倒柜,把家里是铁的东西都拿出来上交。居委会办起大食堂,各家都到食堂吃饭了,家里也无需开伙做饭了,于是乎把原先烧饭的锅都砸碎了交给居委会用以大炼钢铁。
 
开始,他和比他稍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排成一条长龙似的队伍,用手将一块一块的煤碳传送到高炉旁边的煤堆,以保证烧炉子的人不间断地向炉膛内加煤。他看到这样的热火朝天的场面,兴奋得屁颠屁颠,搬了一会儿煤块就跑到一边去玩了。家里养的一条黄狗跟在他的身边,也欢快得上窜下跳。
 
半夜,当他被姐姐从煤堆旁边的一间工棚里叫醒的时候,居委会干部正在给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每人发了两只大饼充饥。他辦了半只大饼给心爱的黄狗吃了。
 
大炼钢铁的年代的义务劳动他仅参加过这一次,这一次的劳动在他脑海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同时在他脑海留下印象的还有,从炼钢炉里炼出来一块块“钢铁”后被整齐地堆在一起。经常有上面来的干部,带着其他居委会的人来参观学习这里大炼钢铁的经验。他也经常地看到居委会的主任,那个当年隨着渡江南下的丈夫一起从山东来到无锡的侉子老女人,神采飞扬地向来人介绍所谓的经验。
 
再后来,到这场炼钢运动结束,也没看到有人来拉走这些“钢铁”,几年后被当成垃圾扔掉了。
 
老人想到这里,嘴角露出浅浅一笑,多少年后他才明白当年的大炼钢铁运动,由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曾浪费了多少的人力和物力。当然,可喜的是后来的人们从当年失败的教训中重新找回了正确的方向。
 

 
老人伸出右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隨即又将半睁的眼睛闭上。下晚的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遥远的西山,小溪边两棵小树的叶子颜色已由白天阳光下的翠青渐变为黄昏里的墨绿。近处,两只黑色的甲壳虫还在小路边嬉戏追逐。老人无暇顾及眼前的光景,他的思绪又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居委会的干部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鼓动下,看着墙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标语,读着报纸上亩产粮食一万斤的新闻,看着处处冒烟的炼钢土高炉,听着上级领导催人奋进的报告,办起了公共食堂。说是要让人们过上共产主义的生活,各家各户砸了锅(送去炼钢)拆了灶,一天三顿统一到食堂去吃饭。
 
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孩子,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经济,只是在朦朦胧胧中感到好玩。开始食堂里饭管饱,菜肴也丰富,有荤有素,有汤有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吃饱了饭,就扛着木棍当刀枪,排着队伍把儿歌唱。至今还记得的儿歌歌词已经无多,但有一句他终生难忘,“1958年,一只大饼卖三年”。那时候他不知这句话的意思,长大了他理解为:当时城乡处处在放“卫星”,农村甚至放出了亩产万斤粮的大卫星。人们误解为粮食多得吃不了,连街上烧饼店里的烧饼,放了三年都没卖出去。可想而知,当年的浮夸风严重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遭到“惩罚”。
 
公共食堂大锅饭式的生活好像没多久就过到了头。以食堂的早餐为例,粥由原先的厚粥变成稀粥了,原先的白面馒头和大饼油条也日见其少,直至有一天稀粥变成了能照见人的“薄隆汤”(吴地方言又稀又薄的粥汤)大饼油条白馒头也不再有了。老百姓也不知道国家有了困难,从嘁嘁私语的议论到叽叽喳喳的质疑,但都无济于事。起头闹事没人敢为,再说粮仓里的粮食也不是闹腾闹腾就会长出来的。
 
前两年从苏北农村来苏南城市参加“大跃进”建设的不少江北人又被动员拖家带眷地“还乡”到苏北老家去务农了。没多久公共食堂也偃旗息鼓被解散了,各家各户又开始买回来陶制的小瓦缸一样的煤炉外壳以及炉芯和炉胆,自己动手搪起了炉子。大人在搪炉子,小人们围成一圈观看。他至今还记得那一套和泥(为防止泥巴烧干裂开,到理发室找点头发,或用稻草和泥作熟)搪炉的程序。
 


从此,各家各户又敲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过起了油盐酱醋平凡日。不过与二年前没到大食堂吃饭时不同的是,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用品都开始凭证供应了,粮油也上计划了。而且这计划经济的凭票供应办法一直延续了好几十年。
 
那时候的他已经十一、二岁,读着小学三、四年级,正是长身体要营养的时候,但是却饿得三根筋挑着一个头。
 
难以忘记的是他的一位语文老师,因为得了浮肿病,连一堂四十多分钟的语文课都难以上到底。因为浮肿,国家给老师配发的营养品是小麦肤细糠。有一天老师带着用一只纸袋装着的麦肤走进课堂,中途当先生打开纸袋用手抓捏肤糠送进嘴里时,课堂上的几十个学生的眼中泛着饥饿的绿光。忍无可忍,他举手报告老师说饿,老师叫他走上讲台,让他抓一点肤糠吃,他害怕,但饥饿的虫子在肚子里作怪,没有了害羞,他走上前去抓一小把吞了,太好吃了,他感觉从未有过的美味,忍不住又抓了一小把,掉转头去,已有十多个同学走下座位在他的身后排起了队,他们的眼睛里同样映射着饥饿的目光,他松开已抓起的那一小把麦肤。他看见站在旁边的老师含着欲滴的泪珠,无奈地在摇头……
 
六十多年前的事了,说出来现在的孩子难以置信。孙子会对爷爷说,没吃的,为什么不到超市去买?想到这里,他感到今天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拿着退休的养老金,从不为饥饿发愁。他只想再唠叨一句,孩子们不要忘记你们的祖辈曾经走过的艰辛路。把国家建设好,民富国强,幸福的生活才能万世绵长!


【作者简介】刘荣根,男,江苏无锡市人,1950年生。1968年下放射阳县插队落户。后返城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盐城市分行员工,已退休。爱好读书和写作,在多个文学平台发表小说、诗歌若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饥饿的童年你经历过吗?给你留下什么样难忘的回忆?
电炉炼钢动画
再接再厉 勇攀高峰!伊犁钢铁炼钢厂定径浇铸取得成功
方成 ▏钢铁元帥升帐
明叔煮茶话当年(11.大办钢铁)
那年六一节,儿童也要炼钢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