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应商报价时漏项,投标有效吗?
作者:宋 军 发布于:2019-08-19 14:36:0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我要投稿
案例回放
采购人(中学)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采购一个预算金额在210多万元的工程项目,选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项目按正常程序进行并公示中标结果后,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调阅了该项目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发现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中没有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对6项内容都报价,而只是报了5项内容,漏报了一个预算金额在10多万元的采购内容,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其他两个问题。
为此,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认为该中标供应商没有实质响应招标文件,应判定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为投标无效,同时认为该中标供应商中标资格也应取消,要求采购人或确定排序第二名的递补,或重新组织开展招标活动。
而采购人则认为,经咨询工程管理部门的权威人士,只要中标供应商以原有报价为准,在签订合同时明确总价不变,其漏报项必须按要求完成,不另增加费用,并在完工后进行认真验收,是可以接受的。为此,各方处理意见不统一。
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认为中标供应商没有实质响应招标文件,且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投标团队,应取消其中标供应商资格。
采购人则认为,因采取的是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各供应商的投标报价已公开,且项目建设档期趋紧,重新组织采购,不仅各供应商报价没有秘密可言,时间也不能保证工期,就让中标供应商按原投标报价承接工程算了。
供应商坚持认为,既然没有质疑和投诉,且中标公示期已过,作为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无权更改采购结果,虽有漏报项,但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愿意亏损做这项工程,按要求对漏报项进行施工。
采购代理机构认为,在整个采购过程是依规依法进行的,按《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采取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职责为评标委员会。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不应该调阅采购资料,如果要改变采购结果,只有采购人出具改变中标结果的理由及函件,才能撤消中标通知书、或重新组织采购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法规依据和书面函件。
由于各执一词,致使采购合同迟迟不能签订。
问题引出
1.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有没有权力调阅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
2.投标供应商漏报项是否属于未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
3.谁有权取消供应商的中标资格?
4.评审出问题对评审专家如何处理?
5.专家评审未发现漏项,采购代理机构有没有责任?
专家点评
问题一:从目前出台的政府采购法规看,对于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有没有权力调阅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没有专门的规定。但依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9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精神看,作为一级预算单位或采购人的上级部门,是有权加强对下级部门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的。
《指导意见》指出:“采购人应当做好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归口管理和所属单位管理,明确内部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采购需求、政策落实、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结果评价等的管理。”“归口管理部门应当牵头建立本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本单位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建立政府采购与预算、财务(资金)、资产、使用等业务机构或岗位之间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确定采购需求、组织采购活动、履约验收、答复询问质疑、配合投诉处理及监督检查等工作。”所以,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调阅下级的采购活动的相关资料是符合规定的,也是职责所在。
问题二:为了保障工程项目招标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国家出台了不允许投标人自行修改清单特征和工程量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投标人必须按招标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填写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必须与招标工程量清单一致。而本案例的中标供应商是漏报了内容,比“修改”清单特征和工程量更为严重。所以,可以定性为该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没有实质响应招标文件。
问题三:本案例中,既然采购人的上级相关部门有权调阅中标供应商的投标资料,且又发现了中标供应商在投标过程中存在没有实质性响应的问题,那么,谁有权取消供应商的中标资格呢?在目前的《招标投标法》和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相对应的规定。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只规定了在评审过程中,“投标文件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对此,只有《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有相应的规定。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对违法行为作了明确规定,但《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却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
那么,这就有一个法规的适应性问题。按常规,工程的招标采购适用于《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规,不适用于《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但笔者认为,当有关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或借鉴其他成熟的法规,毕竟法规总是滞后于实践。
所以,取消中标供应商资格的决定应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组织评审专家对该供应商的投标文件进行重新评审,其依据为《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第三条所规定的。因此,看该供应商的投标文件是否属于实质性未响应招标文件,如果确认为是,则由评审专家出具意见,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依据评审专家的意见作出撤销该供应商的中标资格,至于是否按推荐名次顺延?还是重新组织采购活动?这就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处理了。
问题四:之所以出现反复,是因为原评标委员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财库[2016]198号)第二十九条也规定,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因此,事后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除了应按规定在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系统中记录评审专家的职责履行情况外,还应以书面形式将情况报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由监督部门对其依法进行处理。
问题五:本案例中,表面上看全都因为评标委员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造成的,但实质上采购代理机构是有一定责任的。一方面采购代理机构的组织者在评审前应提醒评标委员会注意是资格后审,评审专家有资格性和符合性审查的责任;另一方面在复核上没有认真把关。
法规链接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五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其评审意见无效,不得获取评审费;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一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一)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二)擅离职守;
(三)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四)私下接触投标人;
(五)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
(六)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
(七)暗示或者诱导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或者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
(八)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或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一)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
(二)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
(三)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
(四)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五)提供虚假申请材料;
(六)拒不履行配合答复供应商询问、质疑、投诉等法定义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开招标废标后,有7种情况下可以重新招标!你知道的有几个?
国务院:清理招投标等差别化待遇!投标人条件该如何设定?
2016,热度最高的“十问十答”
评审专家可以对招标文件提出异议吗?
案例与说法 | 业主评委受贿引发的思考
更欢迎仪器采购低价中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