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00年前的远古人类吃什么?
7000年前的远古人类吃什么?
(2011-07-05 10:33:11)

民以食为天。

我国的“食”主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并且历史悠久。

人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饮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深厚广博,且历史悠久,有鲁、川、苏、粤、浙、闽、湘、徽八大菜系,国人皆口福不浅。

可你知道在7000年前,远古人类是如何吃饭的吗?

 

1982年,在仙居县城西南28公里处的下汤村,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全村男女老少200多人掀起了一股挖土造田的高潮运动。

在挖掘过程中,铁器触到硬石,铿锵作响。村民们颇为惊异,随后在土层间发现了形状怪异的鹅卵石和印有简陋花纹的陶器皿。

他们未曾想到,下汤地区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被他们无意间揭开了神秘面纱。

专家在下汤遗址采集到大量的原始陶器碎片,若干完整陶器,以及大量石器,如石刀、石斧、石凿、石磨盘、石磨棒、石环形器等,其中石磨盘、石磨棒等在同类遗址中十分罕见。

 


下汤遗址出土的石器

 

过去,在我国的河姆渡及世界各地的古文化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的稻谷,但古人如何食用这些稻谷呢?

是将稻谷碾成末,抑或是根本不碾,连谷壳一起吞食?

 

下汤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帮大家找到了确切答案。

这些重三四公斤的椭圆形石器和盘状石板块,就是考古专家寻觅已久的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工具。

古人类收获了谷物之后,将其放在石磨盘上,手持石磨棒在磨盘上来回研磨,使谷粒脱去外壳成为大米。

同理,远古人类如法炮制,把麦、黍等粮食也研成粉末,做成食品。

这也是稻谷脱粒最原始的方法。由于长期的研磨,石磨盘留下了与石磨棒互相吻合的浅坑。

从稻谷加工这一点上来看,我们不得不为7000年前远古人类的智慧所叹服。

 


下汤遗址

 

下汤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已经接待了数十万人。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人前去探访呢?

下汤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目前在仙居、台州乃至整个浙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居住遗址。它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凭借这些珍贵文物,可以想见南方“百越”祖先劳动和生活的情形,也可以体味下汤人的人文精神。

并且,下汤遗址颇具独特性。

石磨盘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也曾有发现,但是那里没有发现与之相匹配的石磨棒。下汤遗址既有相匹配的石磨盘,又有石磨棒,两者配对,凹凸吻合,且有数套之多,这不仅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也是世界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下汤遗址又增仙居历史的厚重

 

其实,下汤文化遗址的发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曲折的传奇故事。

在1982年发掘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的时候,村民们并没认识到这些石器的价值。他们将碎瓦片、碎陶片当作普通的石头随手扔掉了,将小石斧、小石刀这样可爱的小玩意儿带回家给孩子当玩具。

 


这些有着史料价值的文物,险些被当作了普通的玩石

 

幸好村里有一个叫张金苗的村民,他读过高中,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出于保护文物的意识,他向县里报告了这一情况。

当时张金苗收集了200多件文物送到仙居县文化局,这引起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当场就奖给张金苗50元钱。

在80年代,50元对一个山区的村民来说,可是一笔小“巨款”。

 

之后,仙居县文化局动员下汤村村民把捡回家的东西献出来,根据村民献出东西的多少,奖励毛巾、茶杯和热水瓶等东西。仅那一次献出的器具和陶器、骨器残片,据说就有上千件。

因为保护文物有功,张金苗也被评为“台州市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仙居发掘7000年古遗址,占地约2.5万平,出土最早的稻谷脱壳工具
黄梅那些消失的器具
让国宝告诉你(之一)石磨盘、石磨棒
磨制石器出土 郑州制造磨砺出黄河中游农业文明
史前一万年——新石器时代革命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