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24】时慧慧:主题探究中的“融通”之道——评史丽芬老师课例《老王》

蓝字




主题探究中的“融通”之道
——评史丽芬老师课例《老王》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前言】
《老王》是部编教材七下的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主题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主题引导我们从虽然平凡却依旧闪现人格光辉的人物身上习得向善、务实、求美,进而贯穿自我生活中找寻生活的状态和可以达到的境界。学习方法方面引导注重熟读精思,注重从多种角度把握文章重点,体味关键语句中渗透出来的文章意蕴。
然而,《老王》一课难教,难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遥远,无法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难在人性的高度和深度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体会深刻;难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难度的设定不好把握。
今天就史丽芬老师执教《老王》一课,谈谈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文本联读,融合语文单元教学初探
温儒敏先生说:“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研读部编教材可以发现,单元内部各板块不仅在主题或文体上有关联,而且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
《老王》的课堂上让我们看到了单元内的文本联读。课堂伊始,丽芬老师为我们呈现出单元内容的分析与讲解,明确了“小人物”的单元主题背景下,我们需要依托熟读精思及关键词句赏析等不同方法体会文章主题内容。通过这样的呈现,为我们明确了单元的主题及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在学习单篇文章时可以在单元主题的大框架下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整合。
正因为拥有了单元意识,也就必然能够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形成单元内容的联读、比读,如用《骆驼祥子》中对祥子“三起三落”的剖析引出“我们理解老王,可以从同为人力车夫的祥子入手,对比感受小人物的活命状态。”“老王和祥子同为车夫,他们是否拥有同样的选择权?”在这样的联读对比阅读和深入思考的过程学生们逐渐能够理解同为小人物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也便会有灵魂深处的高贵与卑微之别,主题思想呼之欲出。
丽芬老师的做法正是在对教材原有学习内容之间的打通、关联整合,可谓是将语文大单元教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真正地有意识地付诸于实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初步探索,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方向。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
二、个性解读,多角度融汇自我与文本
余映潮老师曾说:“读出课文的味道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将课本读“厚”,从教材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才能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为精彩的教读奠基。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丽芬老师的文本解读是深入广博的,而个性解读的背后体现出的是教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能够将自我融通于文本的能力。这一点正契合于于漪老师所倡导的“一课三备”式的“加法”式备课精髓所在。
如课堂中展示对于老王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评价时,呈现出的一组句子:
“这是一个孤苦无依的、无亲无友的老车夫
这是一个失群落伍的、惶恐担忧的老车夫
这是一个一只眼睛瞎掉,备受歧视的老车夫
这是一个无“家”可归、悲惨不幸的老车夫”
简单的几句话,从生活环境、个人境遇,一直到生存状态的概括,老王形象跃然纸上。
如在“善意的坚守”板块中引述三件经典事件时丽芬老师用到了这样的句子:“低到尘埃里,立在人间最低处的老王又是怎样为人处世呢?”一下子让我们心头震撼,并深深感慨。送人事件之后,用这样的句子作结:“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课堂结尾处说道:
“这是文明人的恻隐之心
是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
是对“人”的敏感和敬畏
是最高贵的灵魂!
是生命最高的境界!
再没有选择的人
也可以选择灵魂的高度
再不幸的人
也可以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我们感受着低在尘埃里的“小人物”灵魂深处的高贵之处,并再一次与祥子的堕落形成鲜明对比,达到精神净化的作用。
课堂精彩的文字概述背后是“融入自我”式备课的完美体现,是教师不断寻找自己,教出自我的成长过程。这一点让我们叹服。
三、依托文本,分层级融聚语言赏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之作,值得再三揣摩、品味。在中国当代文坛,杨绛是一个边缘化的作家,她淡泊而睿智,宁静而坚韧。她的创作类型多样,并且她本身兼具翻译家、学者、剧作家等多重身份,这一切都决定了她的创作有独树一帜的特点。《老王》一文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严谨的写实手法,平实而细腻。温和、节制的叙事技巧和高远旷达的精神境界使她的文章透露着内在丰富的生命律动。
我们如何能够读出杨绛的朴实自然的文字背后耐人寻味的深情呢?这必然需要借助于依托文本的语言赏析训练。丽芬老师首先在体味“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话题时采用多视角切换朗读,体察人生百味。学生将自己站在“老王”“他人”“杨绛”的视角,通过文中的重点语句朗读,赏析感悟不同视角下老王的角色特型,最终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小人物处于一种“活命”的状态。在第二板块“善意的坚守”部分,对于三个经典事件的剖析,分层次朗读,把握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反复体会感悟老王的一生虽然低到尘埃里,却依旧很用力地努力生活,为他人奉献。“最后的告别”板块中利用同类词句整合比读,突出强调“只”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老王生活中的无法选择的无奈和悲哀,就是在这样的没有选择的被迫过活的日子里,他还是选择了做一个善良的人,主题思想呼之欲出。“良心上的愧怍”板块中分组活动从杨绛和老王两个角度来体会理解“愧怍”的含义,聚焦关键词句中,使用心理活动及动作补白来体会人物的情感。为学生理解“愧怍”做了较为不错的铺垫。思辨理解过程中对于“文化”“文明”的解读更加深了杨绛文章中所凸现出来的貌似平淡而又饱含人生哲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撼人的艺术张力的特征。
每一节课都必然是会有遗憾的,每一个听课者都一定也会对文本拥有着自我独特的个性解读,但毫无疑问的是,授课教师身上拥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之处,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课堂问题的生成,才能够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及备课磨课提供更多深入思考的时机,能够促进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再次感谢丽芬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对于文本的深入的解读,多样化形式的课堂推进,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深入思考探究的机会,这对于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语文阅读原来可以这么教!
崔峦: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在教学中实施?
我看“人文性与工具性”
“一篇”与“多篇”,课内外的主题阅读该怎样整合?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阅读助力师生成长 ——广州市李国英名师工作室“语文主题学习”交流研讨会
一场教学技法“盛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